推进家校合作,完善德育体系
推进家校合作,完善德育体系
黄京武汉六中武汉市球场路64号邮编:430016
摘要当前德育形势下,需要进一步深化家校一体建设.现在家庭教育存在许多误区,有的过度溺爱,有的严厉惩罚,有的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忽视品德和心理。
现有的家校合作以家访和家长会为主,形式比较单一, 利用新媒体,加强常规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德育管理部门是重要的组织者,以理念为先导,提升教师、家长的认识。
在家校合作工作中,我们倡导“三边互动”,即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
关键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新媒体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由市关工委牵头,武汉市教科院组织的“武汉市家庭教师”培训活动,受此次培训的启发,结合平时的德育工作,对如何促进家校合作,完善德育体系发表几点拙见。
一、当前德育形势下,需要进一步深化家校一体建设: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
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从而在改革创新德育工作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行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结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走出德育误区,提高教育实效。
这既是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也是更加重视德育工作的行为实践。
二、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和家校合作状况分析:
能完全落实,实效性并不强。
家长会开的沉闷:家长会上往往是老师唱独角戏:等校级领导,年级领导,科任老师,班主任,依次讲完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家长们听累了,笔记也做不下去了。
会上,教师与家长交流的主要
内容局限于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在校表现的好坏等等。
由于时间
有限,老师也不可能个个学生都在会上讲到,家长也缺少和老师沟
通的时间和平台,所以家长会的实效性也不强。
三、如何推进家校合作:
1、利用新媒体,加强常规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家校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家长——学校、家长——家长之间搭建一个平台,探讨家教形式、方法、效果。
班级建立QQ 家长群或微信群,让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都加入到群中。
老师可以在群里拍发活动图片,布置假日作业,汇报平时作业改发情况;家长和家长之间可以沟通孩子近期的思想状况,介绍好的家教方法上传好的关于家教文章。
老师能及时通过校讯通可以跟家长每周,每天都可以沟通,让家长能够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具体情况,家长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学生对症下药。
教师也可以直接在网上看到家长的反馈情况及提出的问题,在上完课以后,也会挑选合适的时机对每个学生做工作,开展工作不受上课和交通的限制,效果不必家访差,但工作的可行性大大增强。
2、教师是关键,以理念为先导,提升教师、家长的认识,德育管理部门是重要的组织者。
长期的工作中,我们深感家庭教育的不足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可以说中国100%的家长都没有经过培训就匆匆忙忙上岗了,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结果常常是吃力不讨好,自己每天弄得筋疲力尽,家长还有怨言,甚至不理解。
为此,我们首先从转变我们的教师的家庭教育观念入手,先改变我们的教师,再改变家长。
具体做法是每年在班主任和青年教师的工作培训中,将如何加强家校合作作为常规培训内容之一,请专家或家庭指导教师来培训。
不仅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以及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还初步学会了家校合作的一些技巧。
3、努力营造师,生,家长互动的心灵互通的和谐氛围。
在家校合作工作中,我们倡导“三边互动”,即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
a.召开有效的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例会。
家长会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同角色,可以组织只有妈妈参加的“妈妈家长会”、爸爸参加的“爸爸家长会”,分层召开的家长会能使家长会更有针对性。
学校召开家长会不仅宣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解决目前学生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介绍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必要性,还要召开家长委员例会,认真听取家长代表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班级内的家长会不仅有家长参加,也可以请学生一起参加,在会上,让他们展示才艺,展示学习成绩等优良表现,还可用其他表演形式向家长倾吐心声,甚至可以请家长和老师一起参与一些娱乐活动,从而加强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在家庭以外的场合下的沟通。
让许多家长充分懂得孩子,懂得尊重孩子,从而追求沟通的艺术。
b.设立家长开放日
在校内可以定期开设不同主题的家长开放日。
比如“艺术节”开发日,“科技节”开放日,“社团展示”开放日,“十八岁成人礼”,“青春门”等结合其他大型活动,邀请不同班级或不同类别的家长前来观摩和指导。
以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家校合作活动,请他们参加对活动计划讨论,请他们来观摩活动效果,增强家长在活动中的力量。
如果一个班主任把家长也调动起来,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那么他的工作就会轻松许多。
如果学校能把家长委员会调动起来,那么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社会是促进学校、家庭合作的重要平台。
实现德育社会化,一是把学校德育纳入社区大系统,改变德育看做仅是教育部门责任的观念,建立全社会参与监督管理的机制,形成共管共育之势;二是优化社会环境,发动社会支持,参与学校教育;三是搞好青少年校外教育,充分发挥基地(学工基地、学农基地、学军基地、德育基地)、设施(文化娱乐
场所、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作用,四是通过各种形式教育活动,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
学校和家庭这两个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
总之在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体系创新格局的实践中,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德育发展的生长点,为培养21世纪我国创新人才争创佳绩。
参考文献:【1】罗良忠《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方式的创新研究》
【2】吴重涵,王梅雾,张俊《家校合作:理论、经验与行动》
【3】郑晓边《心灵成长——校园生活中的健康心理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