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报表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财务报表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集中体现,它将一个企业分散的经营活动转化为一组组直观的数据,提供有关公司业绩、问题、及发展远景的信息,通过这些数字可以了解财务控制的结果、诊断企业的病症、评估经营业绩并对未来做出规划。

1、企业身处何处通晓各种财务报表,是任何一个想要控制企业经营的人员所必需的。

但只是简单地知道各种报表的构成还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有效进行管理,经营人员必须能够分析和解释这些财务信息。

(1)知己知彼:经营策略分析在竞争日趋激烈、供求关系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必须通过自我分析,洞察自身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并依次规划和调整其市场定位的策略与行为目标。

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拟定投资方案、规划投资规模、结构与时间安排时,不仅要知道自身的财务状况与竞争实力,也还必须了解掌握目标项目的市场状况、特别是对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要有个清楚的认识。

即:知彼知己。

1、经营战略分析的目的:为了确认企业的利润动因和业务风险,对企业潜在的利润有一个质的了解。

经营策略分析包括两个方面:行业分析和竞争策略分析,它为财务报表分析提供一个框架,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

通过经营策略分析,可以确定公司的利润动因和主要风险,据此正确评估公司经营的可持续性,并对未来的经营做出合理预测。

2、一家企业能否超出资本成本获得收益取决于自身策略选择:包括:行业选择和竞争定位行业分析——对影响盈利能力的各种经济因素的确认。

一般说:一个行业的平均盈利潜力受下列因素影响: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程度新企业加入这个行业的难易程度能否获得替代产品、买方的议价能力进行行业分析,主要分析上述因素的目前情况,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竞争策略分析——是确定参与竞争的基础,总的说,有以下策略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成本领先——能使企业以较低成本提供与其竞争对手相同的产品服务。

追求差异——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个特定方面,其成本虽有所增加,但不能超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水平价格。

进行行业分析,要确定企业打算实施的策略,估计企业是否具有实施策略的能力,认清必须防范的主要风险,并且对企业战略的持久性进行评估。

(二)、经营目标分析在进行经营策略分析后,经营者对行业中的竞争者及自身优劣做出初步评价,接下来可根据自身经营目标确定财务分析的重点。

一般而言,企业有两个最基本的经营目标:第一个目标:取得理想的投资收益率对一个企业来说,“理想”的收益率必须满足四个标准:考虑到股东所冒的风险,必须能给股东一个应得的收益率。

必须创造足够的利润以支持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最安全、最有保证的货币来源是企业内部创造的利润。

投资收益率必须足够高以吸引新的投资者或出资人。

如果投资者从其他的相比较企业中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报,一定不会将钱投入你的企业。

投资收益率必须提供足够的储备以保持实际回报不减少。

即:必须认识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为控制企业的经营,必须研究影响投资收益率的各种因素。

注意:任何增加净利润的变化(如:更多的销售额、更低的费用、税额等)不会增加占用资本的数量,占用资本的任何减少(如:存货降低)不会降低利润,但同样会增加回报率,反过来,能增加运用资本的任何变化,如果不按同一比例增加,就会减少回报率。

第二个目标: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除了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收益率外,投资人、贷款人、企业职员都期望企业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显然,企业都面临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因债务同时面临财务风险投资人、贷款人对于非必要的高财务风险总是特别关注,故:经营分析和控制不仅仅考虑盈利性问题,还要考虑生存及实现良好的财务状况问题。

总之,企业的财务分析应从理想的回报率和良好的财务状况这两个基本方面着手,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企业的盈利状况是否令人满意企业的资产周转是否流畅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企业的现金流转是否充足2、企业的资产流转是否流畅营运能力——指企业的各项资源,通过配置组合与相互作用生成的推动企业运行的物质能量。

作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能量来源,营运能力的作用机制首先表现为各项资源价值的贡献上,然后,通过这种贡献作用于企业的利润。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项资源,从财务的角度表现为各项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主要针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而言。

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营运效率(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营运能力集中反映在总资产的销售能力上,即: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天数=资产平均占用额应以分析期的不同分别加以确定,并与销售收入净额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为分析其快慢的影响因素,需进一步从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以查明其升降的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是: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注意:销售收入及利润虽说是各项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直接来源是流动资产的周转,而固定资产作用的对象首先是对流动资产价值转换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与转换效率(流动资产利润率)的影响,故:对流动资产的考核应着眼于销售收入的实现状况,而对固定资产则侧重于利用效率的考察。

(2)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营运能力的大小主要体现为流动资产销售能力大小。

流动资产周转率 = ,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期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

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分析主要揭示以下问题: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周转额越多,对财务目标的贡献程度越大。

流动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投资的节约与浪费情况。

在销售额既定的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流动资产占用额就少。

反之越多。

流动资产周转指标与企业供、产、销活动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的方向是:第一,按资金周转的阶段分别研究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运行,揭示某些脱节现象。

第二,查明由于销售产品数量、品种结构、质量、售价等因素变动对周转指标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若周转缓慢,还要计算由于延缓周转而浪费的流动资金数。

延缓周转浪费的流动资金额 =第四:可对各主要构成要素的周转率进行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即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赊销收入净额 = 销售收入–现销收入 – 销售退回 – 销售折扣 – 销售折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①收账迅速,账龄较短;②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③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④借助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比较,还可评价购买单位的信用程度及企业原定的信用条件是否适当。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 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指一定时期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 =分析:①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能力,而且可以衡量生产经营中各有关方面的运作和管理存货的水平。

②可衡量存货储存是否适当,是否能保证生产不间断地进行和产品有序地销售。

③可反映存货结构合理与质量合格的状况。

在做“存货周转率”分析时,应注意:第1,并非越高越好。

过高,意味着存货不足可能引起脱销,过低时,应该进一步分析存货质量结构,分析存货中是否包含有实际价值远远低于账面价值的即将报废或已损害的原材料、商品和产品。

第2,分子采用“销售成本”而非“销售收入净额”,目的是为剔除毛利对周转速度的虚假影响。

第3,为分析影响存货周转速度的具体原因,可进一步按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计算周转率。

原材料周转率 = 在产品周转率 =产成品周转率 =第4,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影响。

(3)固定资产营运效率严格讲,销售收入并非由固定资产周转带来,只能直接来自于流动资产周转。

而且固定资产要完成一次周转要经过整个一个折旧期,故:用销售收入除以固定资产占用额来反映固定资产周转速度具有很大缺陷,并不反映实际周转速度。

但固定资产通过推动流动资产的周转与企业的销售收入有着必然联系,即:流动资产投资规模、周转速度很大程度决定与固定资产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利用效率。

有必要将流动资产投资规模与固定资产结合起来,考察固定资产的营运效率。

固定资产营运效率=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按原值计算,避免因折旧方法不同而产生差异。

在不断提高流动资产自身营运能力的同时,如何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并以相对节约的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尽可能多的流动资产规模,加速流动资产价值的转换速度,从而实现更多的销售收入,这是提高固定资产营运效率的重点。

三、财务状况是否健康?企业的偿债能力是综合财务能力的组成部分,是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稳定性保证。

(1)短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保证程度。

反映当前偿付日常债务的财务实力。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以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为基础,往往不涉及企业获利能力对企业的影响。

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 = ,表示的是用企业的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分析:①与营运资金相比,流动比率更能反映短期偿债能力;②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③西方认为这个比例2 :1合适,但应该根据行业和企业的情况而定。

在我国的运用有一些局限性;④流动比率的分析应注意流动资产结构、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流动负债数量与结构情况,并结合现金流量加以考察;⑤应注意伪造流动比率,掩饰短期偿债能力的行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它是比流动比率更进一步说明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计算速动资产时将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原因有:第一,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第二,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未作处理;第三,部分存货已抵押给债权人;第四,存货估价可能会存在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问题。

分析:①速动比率在西方一般认为1:1较安全;②速动比率会因所处行业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别;③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3.现金比率立即动用的资金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所确定的比例。

现金比率 = =一般认为现金比率为0.2以上好,但不能认为这个指标越高越好。

现金比率的高低受下例因素的影响:日常经营的现金支付需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收现周期短期有价证券变现的顺利程度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能力(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

它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金结构有十分密切关系。

通过以下指标反映: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

表明: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通过借债来筹资的,及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比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①债权人希望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安全;②对所有者而言,关心的是总资产收益率是否超过借款的利率及其程度;③从经营者角度看,比率过大,风险加大,债务负担过重,但比率过小,会被视作过于保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