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管理民主化

班级管理民主化

管理班级民主化,“轻松”做班主任班级来是由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组成的一个集体,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小社会。

班集体的凝聚力如何,班级内部和谐度怎样,从很多方面是取决于班级的管理的,而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服务。

既然是服务,就要求教师为全体同学服务,同时也要求全体同学为教师和自己服务,这就需要教师和全体同学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

那么,我们就要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建立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

那么到底什么是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班主任和有关任课教师要有明确的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意识,并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贯彻这中方式;二是充分发挥班委的核心作用,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风采、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机会,形成一套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通过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

由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民主管理班级有其合理性和重要性,那么,作为新世纪的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到民主管理班级呢?一、树立民主思想。

思想是行为的指导,要使班级管理民主化,首先要有民主思想,不仅是班主任、任课老师有这种思想,学生也要培养这种思想,因为一个班级的管理不是一个班主任就可以管理好的,他需要任课教师的帮助,需要全体学生的配合和支持。

同时,如果只有教师有民主思想而学生依然是那种“你说怎样就怎就”的思想,那么老师是没有办法实现他的民主化管理的。

那么,班主任应怎样给自己和和学生树立民主思想呢?1、学习“前人”的民主管理思想。

打开一些教育网站,特别是一些名师的博客,像魏书生、窦桂梅、任小艾、李镇西等,一个个名师近在眼前,你会发现他们的思想与理念精彩纷呈,他们带班方式各有千秋,但他们也有共同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采取民主化管理方式管理自己的班级。

比如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的李镇西,他在评价一个学生时,并不是只凭一家之言,而是综合教师、该生自己及其他学生的评价来评价的。

2、跨领域,借鉴其他民主管理思想。

自新文化运动后,民主、科学思想就开始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了,现在的中国,不论是国家管理,企业管理,还是学校管理,甚至家庭管理都在谈民主。

所以,民主思想处处有,只要善于观察和借鉴就能逐渐培养起来。

3、树立公正、民主的班主任形象,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生通常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如果班主任事事做到民主,那么,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逐渐树立起民主思想。

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文中指出:“儿童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老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由此可见,只要班主任自身树立起公正、民主形象,学生就不难树立起这样的思想。

二、班主任应该有一颗公仆之心,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实行民主管理,班主任首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态,如果班主任总是高踞于学生之上,指挥学生,命令学生,动辄呵斥学生,那就没有民主。

我认为:班主任不是保姆,不是警察,也不是监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就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

所以我认为班主任是园丁,是船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学生的公仆。

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基于此,班主任应该俯下身子甘当“牛马”为学生服务。

只有当老师有了服务思想,学生才会感觉到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主人,才敢说话,敢出主意,敢参与管理,敢负责任。

当班主任真正做到处处为学生服务,为学生“谋福利”时,其实他也是在为自己服务、行方便。

因为他的这种行为使学生受益,反过来学生也会“报答之”。

于是,学生就会仿效班主任的方式,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或学生和其他人的交往中为他人行方便,为他人服务。

因为班主任的行为告诉他们“行他人方便就是行己方便”。

三、建立融洽、信任、互助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努力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信任、互助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学习、生活就觉得轻松愉快,班主任工作起来也感到不紧张、不吃力;师生互信,便少了猜疑、对立,少了敌对情绪,班级工作也就得心应手;师生互助,班集体就有了无穷的力量克服前进中的阻力。

魏老师说,这种互助关系体现在,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教教师学会教书、管理班级。

要“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发火、打骂学生只能说明班主任无能。

在建立这种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我体会比较深的一点是:对待学生要少批评多鼓励,少喝斥多赞扬,更不能打骂体罚学生。

试想:一个动辄就批评、讽刺、挖苦、打骂体罚学生的班主任怎能与学生产生感情共鸣?怎能建立融洽、信任、互助的师生关系?四、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教育环境。

1、共同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渗透平等、民主的氛围。

目标就像灯塔,起指引方向的作用。

一个班级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学生的行为就有了引导,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如果缺少了目标,那么,大家很有可能就会迷失方向,也可能在前进的方向上各走各的路,而忽视了大家实际上是一个集体而非一盆散沙。

由此可见,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班主任应当成为班集体的领航人,正确引导学生确立有价值的目标。

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拟定自己班级的目标,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民主、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

当然,班主任和班委要在其中协调各方利益并作最后的决定。

2、健全班级各项制度。

管理民主化首先就是要避免班主任一言九鼎的“一言堂”,或者班长的权力过于集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首先就要建立好各项基本制度,让一切工作都在制度的制约下有序开展,并且需要全体同学的监督,任何事情都必须在制度规定的范畴内进行,班级中每个人都人人平等,这是民主化管理的基础。

班级制度主要有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班干部职责、班级学风建设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等。

班级的各项制度在制定出来后需要用文字性的东西把它们记载下来,这样当评判某个学生的某种行为时才不会出现空口无凭的局面,做出的评判结果才有说服力。

比如,在班级里实行班级责任分工制,把班里的大小事务细化,分给每个学生具体的任务。

比如谁负责擦玻璃,谁负责关门窗,谁负责图书,谁负责倒垃圾等等,使班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服务。

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就可以很快找到负责人,很快的解决问题,这样会避免推卸责任,互相指责的现象出现。

制度建立后更重要的是实施,这需要有效的监督,需要班主任发挥作用,引导好全体同学主动遵守并相互监督。

3、民主选拔班干部,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营造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那么,在选班干部是就要斟酌再斟酌,不能草率了事。

实践证明学生民主选举或自我推荐选出来的班干部比完全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的效果好。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都是班上学习好或个子比较大能镇住其他同学的学生,而至于他们到底能不能胜任或喜不喜欢做班干部则考虑的不够。

由于这样,有些学生虽然身为班干部但并没有履行或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有的甚至会觉得做班干部是一种负担。

另外,教师指定班干部的做法可能会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因为学习成绩好不一定什么都好,有些学生成绩差但有做班干部的“天赋”,而老师的做法使他们没有机会去当班干部,去表现自己。

这样下去,这个班级就会逐渐失去凝聚力,也没有和谐可言了。

所以,班干部的选举一定要民主、公平,让每个学生都有竞选的就会,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增强学生的平等、民主和公平意识,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经过竞选和班干部工作的指导与实施,将会形成一班得力的班委会成员,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成为班集体的核心和凝聚班集体的纽带。

这样的班干部将会更负责的为班级服务,为班主任分担职责,因为他们肩上担负的是班级同学和老师们对他们的信赖。

因此,班干部的选拔必须得到同学们的承认,需要竞选投票等民主化的手段,这样选出的班干部才能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营造良好的班级民主管理氛围。

4、班级事务公开,这是民主化管理的关键途径。

现在国家正在提倡政府的工作中除了机密性事件外都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让老百姓清清楚楚的看着政府办事。

所以,我们的班级事务也有必要公开。

班级事务公开,有利于全体学生了解班级近期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状况,这样学生们才能对班级里的事务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那些事事办得好,好在哪里;那些事办的不是很好,而怎样做效果会更好。

班级事务公开,有利各个学生找到自己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切入口,有利于弄清楚自己该从哪些角度协助班委解决班级事务,促进班级发展。

由此可见,班级事务公开可以号召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班级管理,利于集思广益,集中力量建设班集体。

5、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实现自主教育,自主管理。

6、建立好沟通的桥梁,这是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教育环境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对倾听的有效利用可以使交流双方达成思想的一直和情感的交流。

因此,在建立沟通桥梁时,班主任老师要学会利用倾听这门艺术。

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广大同学的呼声和要求,这样班级的工作和活动才能贴近班级的每一个同学。

建立班级里的沟通桥梁可以采取一下四个渠道:一是建立班级QQ群,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反映给班主任或其他负责人;二是写班级日记,准备一个笔记本,同学们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想法写进去,班主任或其他同学可以看到,这样可以起到全班沟通的效果;三是建立班干部值周制,每周安排一名班干部负责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班级动态,并集中报告给我;四是任何同学有意见、建议,可以直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和我联系,或者当面报告。

五、尊重学生内在需要,构建激励机制。

民主管理班级的另一个方法是注重激励。

激励之下出好学生——这是很多班主任的身心体会。

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

长期的批评和高压政策只能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自信心彻底丧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从,实际心里孕育着强烈的愤懑和反抗。

所以,班主任要经常对孩子们说:“我们是一个很不错的班级。

”“我为自己能成为你们的老师感到骄傲。

”这些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的话语,既让学生和班主任融合在了一起,更让学生的自信心高涨,荣誉感倍增,班级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通过奖励机制来实现民主管理班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让学生自己提出应该奖励的事项、被奖励者、奖励物、奖励的方式等。

六、发展学生心灵深处的人性和个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