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跳远训练方法
三级跳远的独特之处是他需要速度、力量和平衡能力的结合。
三级跳远由三个不同但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单足跳(起跳和落地用同一只脚)、跨步跳(着地时用另一只脚)和跳跃(与跳远动作相似)。
单足跳和跳跃较容易掌握,但掌握好跨步跳并非易事。
三级跳远原先称为单足跳—跨步跳—跳跃,后来改名是为了强调三跳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训练
制定训练计划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以下训练计划应被完全采用,省略任何一部分都将会影响该计划的效果。
良好的基本训练是重要的,必须不断发展腿和臂的技能,要反复进行以下训练直至达到自动化程度为止。
三级跳远运动员必须善于思考,把脚训练成为“有思维的脚”(提高对动作的感觉),想方设法努力完成训练计划中自己最薄弱的环节。
运动员必须有规律的、不断进取的进行训练,这样在比赛中才能获胜。
然而,一名受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是不会在比赛中失控的。
练习方法
以下练习方法可作为你训练计划中的一部分。
立定三级跳远
运动员面对跳远沙坑,在距沙坑20—25英尺(约6.1米—7.6米)处进行立定三级跳远练习。
下一步,标出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的距离,按标记跳。
跳时,注意单足跳和跨步跳时的膝部用力动作和跳跃时的摆臂(双臂)动作。
单足跳距离为8—10英尺(约2.4—3米),跨步跳为11—13英尺(约3.4—4米),跳跃为12—15英尺(约3.7—4.6米)。
对男初学者来讲,如果总距离达到30—38英尺(约9.1—11.6米),则是比较理想的。
女运动员距离可按比例推算。
名将之约独家整理
跳栏
用双脚双臂摆跳过4—8个低栏或中栏。
栏间距为5—6英尺(约1.5—1.8米)。
跳起后双膝向胸部靠拢,以越过栏架。
随着力量的增强而增加栏高和增加栏数,而且栏高和栏间距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
对初学者来说,跳中栏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交换腿跳
由弓箭步跳起,跳起后将前膝抬到约90°角,后腿微曲,然后两腿前后交换。
由于与三级跳远的技术无关,所以臂的动作随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双腿跳
跳时膝部和踝部用力。
一旦腾空,尽量将左膝抬高到超过水平位置。
双脚着地站稳后再进行下一次,此次尽量抬高右膝。
双臂做强有力的摆动时,要控制好跳的方向。
单足跳
单足跳就是同一只腿的连续跳跃。
跳时单摆臂(除非已习惯双摆臂)。
跳起后,将起跳腿大腿摆到水平位置。
当这只腿着地时,另一只腿的膝部由身后摆向前方,同跨步跳时的摆腿动作一样。
以下三种练习是三级跳远训练的精髓。
这些练习有助于运动员掌握正确的三级跳远每一跳的技术,并强调了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动作。
同时,此种练习可给运动员一种惊险的刺激,从而可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
名将之约独家整理
跳箱练习1
跳箱的宽度为12英寸(约30.5厘米,应适合于运动员放脚)。
跳箱的高度为18英寸(约46厘米)。
利用跳箱弹上、跳下,连续进行单足跳—跨步跳—单足跳—跨步跳—单
足跳—跳跃练习。
两腿交换动作进行练习,以使双腿得到均衡的发展。
跳箱练习2
这种练习用于发展跨步阶段的技术和弹跳能力。
运动员跨过跳箱,在箱与箱之间做一个跳步,接着再跳下一跳箱。
这种练习也可换腿进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
跳箱练习3
第三种是踏跳练习。
运动员通过短距离助跑在跳箱上起跳,腾空后落入沙坑。
五步助跑适用于所有这几种练习,距离过长容易使运动员产生疲劳。
上述几种练习都要以跳跃阶段的空中动作结束,并以脚跟落入沙坑。
三级跳远运动员必须具备一般水平以上的短跑和跳跃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强有力的肌肉和良好的运动能力。
本章内容既适合初学者也适合于优秀的三级跳远运动员。
名将之约独家整理
技术
合理的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三级跳远比赛时,运动员总是要提示自己技术动作。
既是加强技术的精确性可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飞跃的进步。
助跑
三级跳远的助跑距离应长到足以使运动员能发挥出近
乎其最高速度。
同时,助跑要放松,以不至失控。
如果助跑速度太慢,最后阶段会失去动量。
反之,如果助跑速度太快,会失去控制,双腿难以招架。
助跑长度应为约30米—40米.初学者的助跑长度应为约30米,随着运动经验和年龄的增长,助跑距离才得以增长。
初学者往往在助跑后程设第二标记,然而,随着运动经验的增长,倾向于只设一个开始跑的标记。
三级跳远运动员应反复实践助跑距离,直到确定为止。
在赛前还应调整助跑步点的准确性。
单足跳
三级跳远的第一跳是单足跳,单足跳的第一部分是起跳。
单足跳起跳时的目标是向前向上(不同于跳远的向上向前)。
完成这一动作时,上提要保持正直,起跳脚脚踵在臀部下向上转动,随之尽可能将脚踵伸向前方。
此时运动员应寻求“跑离起跳板”的感觉。
不要往下看,不要前倾。
如果
身体倾斜,将会给抬腿及为下一跳做准备造成困难。
转贴请注明出处
有三种摆臂方法:
1,单臂摆动。
2,双臂摆动。
3,但双臂结合摆动。
单双臂结合摆动时,往往是单足跳时单臂摆,跨步跳和跳跃时双臂摆。
双臂摆开始于起跳前的最后一步,此时运动员调整臂的位置,以为起跳时的双臂摆动做好准备。
临近起跳时,在臀部停止已摆向体后臂的摆动。
然后,当腿在髋部下转动时,与另一只臂一起摆向前方。
双臂前摆时,双手的高度不能超过下颌。
如果起跳时双臂摆动过高,会导致脚在着地时负担过重。
许多运动员会在起跳前一步半处将双臂引向背后,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随着运动经历的加深,最好是将此种方法改变成前面所叙述的方法。
因为将双臂引向体后,会恰恰在起跳前降低助跑速度。
而此时减速会妨碍后继动作的连贯性。
单臂摆的起跳方法就是跑过的跳板的简单动作,似乎是多跑了一步,然而,这“跑过去的一步”就是单足跳。
摆臂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运动员的速度。
大致上是速度快的运动员最好用双臂摆,速度一般的运动员可在三种方法中选择一
种,而速度慢的运动员则可在单臂摆中获益。
可在实践中寻求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鄙视转贴不注明出处
单足跳腾空时,起跳腿拉向前方并伸展。
当脚就要着地时,脚面要摆平,以便能“滚动”进入下一阶段。
脚尖着地会损失速度和流畅性;脚跟着地会导致脚跟挫伤,而且还会加大向前运动的难度。
正确的着地应是脚跟先着地,随之“滚动”为全脚掌着地。
鉴于三级跳远的特点,运动员应穿的轻便、耐用、脚后跟有保护层的运动鞋。
由于连续地跳动,在鞋的脚跟处设置保护层,则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脚跟处的伤病的发生。
跨步跳
在单足跳结束之前,双臂再拉向体后以为跨步跳—三级跳的第二跳做准备。
跨步跳是由另一只脚摆向前方而完成的。
此时,运动员要努力将摆动腿大腿摆至与身体(髋部)垂直的位置,即与地面平行的位置。
如果采用双臂摆,则双臂都要摆向前方;如果采用单臂摆,则与摆动腿相对应的臂摆向前方,如同袍不一样。
无论是双臂摆还是单臂摆,摆动高度都不能超过下颌。
有两种完成跨步跳的方式。
一种是上体保持正直(基本与地面垂直),摆动腿大腿与地面平行,脚趾刚好在膝关节
的前面便是小腿所处的位置。
这样做可使运动员“骑”在该腿上,或者说可使运动员举起该腿。
在最后时刻,摆动腿要尽可能向远处伸。
伸腿时双臂拉向体后,以便为跳跃阶段的双臂摆动做好准备。
如同上一次着地动作一样,再一次几乎用全脚掌着地(脚跟只是“勉强”先着地)。
另一种“跨步”的方式是在跨步跳时将小腿伸到膝关节前面。
这要求运动员稍微放慢胸部和头部前移的速度,以便使脚抬起。
随着腿的伸展和脚的前移,双臂拉向背后,以便为跳跃阶段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