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6)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6)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6)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7)1.4建设规模及内容 (8)1.5主要建设条件 (8)1.6结论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10)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0)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5)3.1 城镇规划情况 (15)3.2城镇建设现状 (15)3.3项目建设区域现状分析 (15)3.4建设规模及内容 (16)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16)4.1项目建设地点 (17)4.2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17)4.3 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条件 (19)4.4 施工条件 (20)4.5 选址评价 (20)第五章建设方案 (20)5.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20)5.2 设计依据 (21)5.3 建设规模、内容 (22)5.4 给水 (25)5.5 排水 (26)5.6 消防 (27)第六章环境保护 (27)6.1 环境保护 (27)6.2 环境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29)6.3 绿化原则 (32)6.4 保护环境与水土保持 (32)6.5卫生防疫 (33)6.6 环境影响评价 (33)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 (33)7.1 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33)7.2 安全措施 (34)7.3 卫生措施 (35)第八章节能 (36)8.1 概述 (36)8.2 节能规范和能耗指标 (37)8.3项目能耗分析 (37)8.4节能、节水 (38)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进度计划 (42)9.1 项目组织机构 (42)9.2 管理方式 (42)9.3 项目建设管理 (43)9.4 进度计划 (43)第十章项目招标投标 (45)10.1 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46)10.2 招标方式 (46)10.3 招投标相关要求 (47)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9)11.1 投资估算的依据 (49)11.2 主要工程量 (50)11.3投资估算 (52)11.4资金筹措方案 (54)第十二章效益分析 (54)12.1 经济效益分析 (54)12.2 社会效益分析 (54)第十三章项目建设风险分析 (55)13.1 风险分析概况 (55)13.2 敏感性分析 (56)13.3 风险分析及对策 (56)第十四章结论及建议 (58)14.1 结论 (58)14.2 建议 (59)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某某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建设单位:某某县某某镇人民政府1.1.3拟建地点:某某县某某镇1.1.4建设性质:新建基础设施工程1.1.5项目负责人:某某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国家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有关规定;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国家城市防洪标准(GB50501-94);4、某某县县县城总体规划(第十三个五年规划);5、某某县县近期建设规划;6、某某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8、《某某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9、某某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和保护的要求;10、国家有关政策法规;11、某某县某某镇人民政府提供的有关资料;12、其它有关国家政策及信息资料。

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3.1某某县基本情况某某县位于汉中市西南部,因“郑人南奔”而得名,汉中大地上的古地名,自东汉起基本上一直为汉中的附郭首县,县域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旺苍县接壤,西与某某省宁强县、勉县为邻,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相望,全县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

东北距汉中城12公里,距省会西安390公里(经佛坪、周至县)。

有跨省公路211省道、宝巴高速、西汉高速、西成客专穿境而过;距汉中火车站13公里。

近几年来,在农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张、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1.3.2某某镇基本情况某某镇位于某某县城以南约9公里,总面积60.2平方公里,28000人。

汉南、汉黄公路从境内总人口通过,交通便利,是陕南有名的茶叶基地,生产的"秦冠"牌"汉水银梭"、"南湖特炒",曾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暨专利技术金奖和首届全国老年用品博览会银奖。

汉山有储量丰富的花岗石资源,山顶建有汉中电视转播台,风景秀丽,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1.4建设规模及内容该项目主要改造镇区临街危旧房屋(658户,临街面房屋面积12.1万平方米,临街立面面积5.2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具体实施东西大街、红湖路、复兴路、老街、菜市巷、余家巷、土门二期、八亩塝步行街、汉山路、南湖路北段、河坝街等11条4.5公里街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主要整治临街建筑物立面风貌658户1200间,整治11条街区架空线路(强弱电)入地4.5公里,拓宽硬化道路4.5公里1.35万平方米,铺设雨水、污水、自来水管网各4.5公里,铺装人行道地砖4万平方米,安装道牙9公里,植景观树2000棵,制安各街区旅游标识牌70处,安装景观路灯300盏,建停车场30亩、农贸市场10亩、公厕300平方米,配套建设绿化、亮化、消防、安防、垃圾收集、旅游、给排水、供电等相关附属工程。

1.5主要建设条件某某镇成立了文化旅游名镇建设领导小组,投入145万元精心编制了《某某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和《某某文化旅游名镇街区风貌规划》。

2018年投资1.18亿元,实施了某某子新区供水、公厕、211省道改线、某某子古镇一期、红寺湖大孤山旅游开发、文体中心、南湖路立面风貌整治、南湖路旧城改造等4大类8个建设项目,扎实开展了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按照相关要求全面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营造了建设文化旅游名镇的良好发展氛围。

红湖路、复兴路和东西大街是211省道和青黄公路的集镇过境段棚户区,街区依托公路而建,人口居住比较集中,沿街建筑破败陈旧,参差不齐,风格各异。

加之地势较低,街道两侧给排水设施落后,排水不畅,绿化亮化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服务功能滞后,一遇雨天,室内进水,无法居住。

加之街道、人行道宽窄不一,基础功能落后,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3、拟建场地条件适合建设:拟建场地平整、地质条件一般,施工运输方便,对沿途人民群众无安全隐患。

4、项目建设资金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2008.4万元,资金筹措方案为:申请国家补助7205万元;自筹资金4803.4万元。

1.6结论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1结论(1)经过对建设项目的背景分析,工程技术方案、经济、环境保护、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某某县某某文化旅游名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2)本项目建设施工条件便捷、环境安全,能做到功能适用、建设达标、经济(投资)合理。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某某镇位于某某县城以南9公里,地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南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红寺湖和大汉山的中心地带,总面积60.1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1平方公里,现有常住户2300户,镇区人口1.1万人,驻镇单位9家。

全镇辖18个行政村,148个村民组,2.9万人。

气候湿润,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汉山明珠、汉山樵歌、金顶夕照、南湖春雾等历史人文景观独特;区位优越,交通便捷,211省道和宝巴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区内设有出入口,是通往川东北的交通枢纽和天汉水城规划的核心区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741米,属浅山丘陵镇,也是某某西南部的中心城镇和陕南茶叶之乡。

先后荣获某某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示范镇、陕南重点镇、汉中市生态镇、汉中市平安创建示范镇等殊荣。

201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1亿元,非公经济产值2.6亿元,完成税金2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31元,年接待游客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3亿元,推动了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6年7月,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山水、便捷的交通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化旅游名镇。

某某镇巴山环抱,湖水滢绕,山清水秀,物华天宝,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生态环境最好最美的地方之一。

三、四月间全国最美的油菜花海吸引八方游客来到某某,走在春风里,置身大自然,放眼望去,满眼是“金”,仿佛游入了花的海洋。

美不美三湖水,南湖山美水秀,山上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形成了青山包碧水,碧水绕青山的自然美景;红寺湖犹如一个天然盆景,端坐在青山翠峰之中,景色秀丽,神如一幅美丽的长卷山水画,充满了清幽淡雅的韵味;钟宝寨湖宛如一聚宝盆,环绕于村庄田野间,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肥沃的土地。

春来,万紫千红,茶歌香流云;盛夏,秀色可餐,如诗如画;秋至,金浪滚滚,橘红醉清风;隆冬,银装素裹,山川秀美!镇域西北面的南湖公园位于汉山脚下,湖水迂回于七沟八梁之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形成了青山抱绿水,绿水绕青山的自然美景;红寺湖风景区位于该镇西南面,是汉中境内最大的生态旅游区;大汉山为濂、冷二河的分水岭,登山远眺,汉中盆地尽收眼底,是登山、观光、休闲、度假的最佳目的地。

某某镇历史悠久,单日逢集,据县志记载:清初年间,此处有一棵四季常青的大树,后有人在此居住,故名某某子。

1932年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大转移进川时,途径某某镇,曾在镇内尖山子同国民党地方武装进行了战斗,击退了国民党残余武装分子的进攻,并在此作了一段时间休整,休整期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革命宣传,受其影响,某某籍青年王华庭等3人随徐向前部队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发展明乐天、余海峰等4人为秘密中共地下党员,洒下了革命种子。

在中共地下党员的秘密倡导和发动下,恢复了原湖北籍进步青年贾自强等人在某某兴办的“自强中学”,由此,随后将学校更名为“复兴中学”,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县政府才统一编为“某某县第六中学”。

某某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历代沿积而成的风尚、习俗、内容纷繁,形式独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其中,风情民俗可以分为交往礼节、生活习俗、婚嫁喜庆、丧葬礼俗和劳动风情,而生活习俗中以住房习俗为主要代表,利用当地的土、石、竹、木资源,修成“土木屋”、“竹木屋”和“石头屋”,劳动风情则以民间艺术为主要代表,如舞龙、彩船、踩高跷、唱山歌、报春、山乡牛马会、美术、音乐、戏曲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1935年红军西征后成立的“巴山游击队”的许多军需物资都在某某镇集结,在中共地下党员秘密护送下,运送到了游击队员手中,为巴山游击队的英勇斗争提供了重要的后勤支持,因此,某某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川陕革命老区乡镇,2009年,县政府为纪念红四方面军的英雄事迹,鼓舞后人继承和发扬红军革命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将从集镇穿境而过的汉南路定为“红军西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