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组成部分
摘要电力系统通信是现代化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是电力生产指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电力工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和通信与计算机方面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对电力通信网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此,本文对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部资源系统;传输部分;终端部分;电力系统通信
电力系统通信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运而生的,是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是电网生产运行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和通信与计算机方面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对电力通信网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内部资源系统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组成部分中首要的就是网络的根源——内部资源系统,这一部分是维持整个电力通信网络的能源。
一般来说,该系统包含电源、基础设备、监控平台三个部分,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最基本的是电源。
对电源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稳定、高效,只有保证了电源的可靠性,才能保证向通信设备提供持续、不间断的能源,以维护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如图1所示)。
图1
1.1 电源
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目前电厂通信电源系统对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最大程度地保证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发生瞬间电压终端和其他中断故障。
各种通讯设备也需要稳定电压,不能超出容许的变化范围。
尤其是现在很多通信设备都由计算机进行控制,采用数字电路,对瞬变电压、电压波动等都异常敏感。
目前的电厂通信系统对电源提出了以下要求:
1)智能化和自动化。
首先是电源应能对电池进行自动管理,自备发电机能自动开启和关闭。
对于即将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故障能够实现自动诊断,并发出自动报警;
2)模块化。
因为频率在不断提高,引线寄生电感、寄生电容的影响变得越来越严重,容易对器件造成各种伤害。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相关的部分非常有必要做成模块,一是把功率器件的模块化,二是把电源单元模块化。
模块化既减少了维护更新时间,又缩小了整机的体积,提高了效率;
3)集中监控。
现代电信运维体制要求动力机房的维护工作通过远程监测与控制来完成,这就要求电源自身具有监控功能,并配有标准接通讯接口,以便与后台计算机或与远程维护中心通过传输网络进行通信,交换数据,实现集中监控。
从而提高维护的及时性,减小维护工作量和人力投入,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
4)降低电源自身的功耗:虽然现在所要求的功率在不断提升,但是我们要不断追求降低电源的损耗,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显示出提升功率所带来的效益。
1.2 系统的设备部分
设备必须跟着技术的更新而更新,在初次安装时,要严格按照规划书上的要求采购,验证,安装设备,再试运行阶段,应该对设备有清楚的认知,对如每一项工作指标都要严格把关,不允许有丝毫误差,对于一些能采用高度集成化的设备尽量采用,因为这样既可以减少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
系统设备应采用智能的操控界面,这样设备的运行情况就能显而易见,所有的设备要尽可能的放置于一处便于操控设备。
在运行阶段要不定时的维护设备,升级设备,同时要另外留几套设备,防止突发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3 系统的监控部分
系统的监控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这部分能够直观地显示出系统的运行状况,同时监控部分还应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备有各种可能发生情况的处理预案,能够自主的修复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监控部分是一个数字化的平台,工作者可以熟练的操控这个平台,操控整个内部资源系统的运行。
2 电力通信网络的传输网络
电力通信网络的传输网络对整个网络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
2.1 线路问题
现在众所周知的就是光纤通信,由于近期光波分复用、光交换等技术的成熟发展,使光纤成为21世纪的主要通信手段。
1)易于扩展性和投资效益性:这样的传输线路可以避免重复投资,扩容可以降低传输网络后期的相关费用,提升资金设备的利用率,使得投资得到有效的保护;
2)长距离传输畅通:电力行业特点要求通信迅速,MSTP/SDH是严格同步
的,从而保证了电力通信网络的畅通;
3)通信质量好:为保证调度操作命令的正确无误,首先要保证通话质量,要求在音质、音量上达到“舒适通话”,即在正常情况下,听到的语音和面对面谈话一样;
4)光缆的维护是保证设备长期可靠工作的前提,特别是在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抢修光缆保证其畅通运行,维护中要特别注意那些用的时间久得光缆,如遇有老化,断裂等情况应及时保修防止大的线路故障,光缆是整个传输的命脉,它在中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光缆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高压电网的光纤通信应将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以及管理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各类数据、图像和语音通道作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并争取与邮电、交通或其他系统取得联系,可提供部分通道给其他系统使用,对重要通道作互为备用,以提高通道的可靠性和投资效益。
当组建一个光纤通信网时,不能一味强调使用新技术、新光缆、特殊光缆,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不同类型的光缆。
在电力系统中采用ADSS光缆具有很多优越性,但在光缆设计时,除考虑光缆挂点的电场强度,杆塔受力等问题外,还应考虑“干带电荷”放电和导线“鞭击”现象。
2.2 传输中的接头部分
传输中的接头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为随着电力传输手段的不断丰富,在电力通信系统中E1数字接口的互联、匹配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所谓的E1信号,就是速率为2.048Mbit/s的标准数字接口,俗称2M口,是目前中国和欧洲普遍采用的标准数字信号接口。
E1接口的匹配问题:在连接使用过程中会发现,同样的两个E1口有时是连不通的,经过分析可能有三种可能:阻抗不匹配,频率有误差,传输的距离较长,所以为了避免连不通要选用同一品牌的产品整套产品。
实际工作中,这部分有时会发生故障,遇到的情况也各种各样,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好接口电路的问题,发生故障可能是设备问题,光线路问题,配置问题,接头本身的问题。
面对着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条理的一步步的排除,借助于相关的检测设施,测试,判断,排除,例如:
判断光缆线路、2M接口板、光板是否出现故障,2M配置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不能确定,就需要采用常见的2M环回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判断。
用一根2M线对设备的近端、远端以及DDF(如图2所示)。
进行收、发自环,查看设备面板各个所代表的指示灯的工作情况。
通过2M误码仪逐段检测、判断,找出故障原因。
图2 2M远端环回测试
在线路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线路的保护,连接接头时要格外注意以免损伤连接器或折断光纤。
针对于线路过长和接口较多的问题,建议采用分段管理、分段维护,做到任务确实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各自负责所管辖的线路接口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切实地保证通信线路的畅通。
3 客户终端
电力通信网络的最终接收者就是客户终端。
信息经内部资源设备输出,然后经传输线路传送到最终的用户。
运用嵌入式系统和电力线调制解调技术所构建的电力线网络通讯终端,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在办公室、家庭内部、工业现场轻松地组建起局域网络。
该应用系统利用电力线终端平台和路由器构建电力线家庭内部网络,实现家电、安全防范及三表的集中管理;对外通过宽带连接Internet,远程终端通过软件就可以对家用电器进行状态查询和控制。
具体的构建方式,在每个房间和客厅、厨房中安放一个电力线通讯终端平台,挂载在电力线上形成家庭内部网络,集中管理所有的电器,同时利用电力线调制解调模块连接路由器,通过ADSL上网的方式,把整个家庭内部网络与Internet 交互,使得远程终端可以通过Internet 网络访问家庭内部局域网。
在本应用中,电力线通讯终端平台连接家用电器作为服务器端,在实时显示用电器状态的同时,需要构建一个TCP 服务器来为远程终端提供服务,实现远程控制和报警的功能。
4 结论
以上简要对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进行了研究。
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提高电力通信终端的覆盖范围,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被电力通信网络覆盖,这其实是由电力通信企业控制的。
参考文献
[1]彭利标.光纤通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金延.华中电力光纤网络传输继电保护业务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03(6).
[3]金李莎.跻身市场迎接挑战——浅析电力通信发展[J].电力系统通信,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