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过程施工阶段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然后探讨了成本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
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
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从而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的特点,工程施工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
因此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对保证全面造价控制具有一定意义
一、施工阶段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
1 施工过程中只重视进度,忽略了安全与质量事故引起的重大损失。
部分项目管理人员一直错误的认为,只要有了工程进度,才会有进一步的经济效益可言,熟不知,一场重大的安全事故或质量事故的发生才是劳财伤命,真正是项目成本控制的致命伤。
2 现场物资管理混乱,工程材料浪费严重。
许多项目因施工场地有限,物资库存仓库较少,大堆料随意堆放,无法执行严格的领发料制度,材料节超考核无法进行,致使现场材料浪费严重;或者有些现场技术管理不到位,存在材料替换现象,为取得监理工程师认
可,如部分钢筋以大直径替换小直径施工,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支出。
3 项目成本核算工作薄弱。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单独的成本核算制度,或者由于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差,基层各项数据收集不准确,基本无法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核算结果也无法为下一步的成本控制提供有价值的指引。
4 变更设计盲目进行,未进行详细的核算、合理的运营,致使部分变更得不偿失。
众所周知,随着清单计价的推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各项政策,合理策划变更与索赔是项目盈利的关键,但绝大多数项目策划观念落后,盲目变更,完全不考虑运营环境,致使变更最终无法收回,得不偿失。
二、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1、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在工程建设中,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防止少数垄断性行业任意抬价。
有些特殊专业工种不得不委托专业施工单位承担,如变配电安装工程、通讯工程、绿化工程等,而这些行业往往又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
如:每个建设项目的变配电系统必须由供电部门所属的三产负责从设备采购到安装高度的
总承包。
而且价格是一口价。
在这些项目中,首先应该尊重供电部门的“规定”,由他们总承包变配电系统,另一方面要求允许另一家供货商参与竞争,最后终于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设备采购价原配电局原先指定厂商的报价降了下来。
2 优化施工方案,编制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工程前期各项资源投入的最佳指导,而且是降低成本
的主要途径。
优化施工方案则是从技术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是否先进、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和工程项目的利润。
由此可见施工方案的比选显得格外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项资源的合理支出,人员配置尽量做到既不窝工又不紧缺,原材料避免二次搬运损耗,周转料杜绝积压、闲置、浪费,施工机械利用率尽可能的提高等,同里还应安排各工作面流水施工,交叉进行,不出现工作面闲置现象,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依据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定多种施工方案进行全方位比选,选择既经济又能确保安全、质量,且不影响进度的方案,用最少的投入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利益。
3 加强各责任部门的衔接、沟通,将成本核算工作真正落入实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各部门为单位的成本核算体系,以项目目标责任成本为核算对象,进行全过程分月跟踪核算。
各责任部门按月对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各项发生费用进行准确收集,汇总至成本核算主管部门对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按月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对本月成本节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从而为下月的施工生产工作指引方向。
4、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
在工程施工过程,审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有时与监理、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协助业主及时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控制目
标,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5 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工、料、机费,坚决杜绝各项不必要的浪费。
在施工成本中,材料费约点成本的60%左右,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在材料采购方面,考虑所需采购资金的时间价值,本着对工程实用、不过多剩余原则,在了解采购市场,确保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廉价采购,同时考虑材料运费经济因素,达到物美价廉。
施工过程中加强物资管理,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制定各项材料消耗定额,按定额考核发放,余料退库回收,能利用的加以得重复利用,杜绝现场浪费现象。
施工过程中首先优化方案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闲置现象,同时还要加强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以降低机械的维修频率,另外每月按机械的运转时间对每台机械的燃油消耗情况进行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合理调整考核指标,让油料消耗达到正常消耗水准,杜绝人为偷油倒买现象出现。
人工费约占成本的10%左右,近些年随着劳动市场人才的缺乏,人工费相对定额来说偏差较大,且人为随意性比较强,如何有效的控制人工费的超额支出则成一项难题。
首先要贯穿全员参与成本控制意识,让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能意识到节约成本的重要性,同时采取多劳多得,节约成本一分,奖励工资二分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利用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作业人员,每月对人工费进行对比考核,按考核情况实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
6 合理安排工期,杜绝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历来进度、安全、质量一直存在矛盾关系,提高进度,难免会影响质量,不可
避免的存在安全隐患,如何才能使这三者达到一个平衡点有效的结合起来,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在不影响质量、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合理的安排工期是一项难题,众所周知,一场重大的安全或质量事故不仅劳财伤命,而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投标权限的限制、经济损失等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安排合理工期时一定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人为、技术、材料和设备、气候、环境等因素,使安全、质量、进度达到辩证统一,以更好的降低施工成本。
7 项目变更设计重视经营策划。
抓住机遇,合理策划、经营变更设计是项目合同外收入的重中之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合同签订情况,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本项目的二次经营进行大方向的商务策划,并经多方讨论研究制定项目二次经营商务策划书,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同时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及时办理相应的签证,达到二次经营的最大利益。
三、结语
在现行推行清单计价的合同环境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成为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综上所述,要达到降低成本,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就得全员统一思想,在基层工作中主抓项目施工成本,从技术、原材料、质量、管理对策等各方面加强优化管理,最终达成降低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编委会,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王佩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探析,建设监理,2020第4期,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