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田:指含煤地层比较连续或不连续、在同一成矿条件下形成的、一般分布范围较广的产煤地。
有的煤田只有一层或几层煤层,有的有数十层煤层。
2.夹矸:煤层中有时含有厚度小于的沉积岩夹层,称之为夹矸3.煤层倾角:煤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两面角4.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之间的法线距离5.煤层稳定性:指煤层形态、厚度、结构和可采性的变化程度6.井田:指采矿工程中按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水平划定的由一个矿井开采的范围7.阶段:指在井田范围内平行走向按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8.水平:将布置有井底车场的阶段运输大巷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也简称“水平”9.开切眼:在采区走向边界出的煤层中开掘的连通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的斜巷10.矿井井巷:为进行采矿而在地下开掘的各种巷道的硐室的总称11.石门:指在岩层中开凿的、不直通地面、与煤层走向垂直或大角度斜交的岩石平巷12.硐室:指具有专门用途、在井下开凿和建造的断面较大且长度较短的空间构筑物,如绞车房、水泵房、变电所和煤仓等13.矿井生产系统:指由完成特定功能的设施、设备、构筑物、路线和井巷组成的总称。
矿井生产系统由矿井的运煤、通风、运料、排矸、排水、动力供应、通信、检测等子14.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指矿井设计中规定的单位时间采出的煤炭数量,一般以“Mt/a”表示15.井型:指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不同而划分的矿井类型16.阶段:指在井田范围内平行走向按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17.采区:在阶段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区段,每一个开采区段称为一个采区18.分带: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适合布置采煤工作面的长条,每一个长条叫做一个分带a)带区:由相邻较近的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区域,叫做带区19.盘区:在近水平煤层条件下,在大巷两侧将井田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区段,每一个块段称为一个盘区,盘区即近水平煤层开采的采区20.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采出煤炭的过程和工作习惯上称为回采。
采煤工艺,是指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又称回采工艺。
21.采煤方法:指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22.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架,后推移输送机。
23.滞后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推移输送机,后移架。
24.综采: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自移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简称“综采”25.采煤循环作业:采煤工作面周而复始地完成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等工序的过程。
26.循环进度:完成一个循环作业后采煤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称为循环进度27.作业方式:采煤工作面一昼夜内采煤班和准备班的配合方式28.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走向推进,通过机械一次将整层煤采出的采煤法,主要用于近水平、缓(倾)斜和中斜煤层29.沿空留巷:工作面采煤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德护巷方法30.倾斜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沿倾斜向推进的采煤方法,称为倾斜长壁采煤法,主要用于倾角小于12°的煤层,可以选择炮采、普采和综采工艺31.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开采近水平、缓(倾)斜和中斜厚煤层时,先采出煤层底部长壁工作面的煤,随即放采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32.放矿椭球体理论:矿石在采场破碎后是按近似椭球体形状向下自然流动的,即原来所占的空间为一旋转椭球体。
在放矿过程中形成的椭球体,称为放出椭球体,停止扩展而最终形成的椭球体,称为松动椭球体,放矿后形成放出漏斗和移动漏斗33.循环放步煤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的推进距离34.放煤方式:放顶煤工作面每一循环放煤顺序、次数、同时打开的放煤口数和放煤量的配合方式,成为放煤方式35.采放比:是指放顶煤工作面采煤机机采高度(或爆破高度)与顶煤高度之比。
合理的采放比应根据煤层的厚度、煤的硬度和节理发育程度以及工作面的推进速度等因素确定。
36.准备巷道:为准备采区、盘区或带区而开掘的主要巷道,成为准备巷道。
37.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成为准备方式。
38.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是指用水平面按一定的高度把急(倾)斜特厚煤层分成若干分段,在分段内先采出底部工作面的煤,随即放出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
39.房式采煤法和房柱式采煤法:在煤层内开掘一系列称为煤房的巷道,煤房左右用联络巷相连,这样就形成一定尺寸的煤柱。
煤柱可留下不采,用以支撑顶板。
在煤房采完后再将煤柱按要求尽可能采出。
前者为房式采煤法,后者为房柱式采煤法。
40.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或区段平巷连接处的一组线路、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41.道岔:使车辆的由一条轨道线路上转到另一条轨道线路上的装置。
DK-单开、DC-对称、DX-渡线、JC-交叉、JD-交叉渡线、DZ-对称组合、TX-四轨套线。
第一段第一位代表轨距、后两位代表轨型;第二段代表辙叉号码;第三段,前两位代表曲线半径,后两位代表轨中心距。
42.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采区上部区段平巷和阶段回风大巷之间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43.采区中部车场:指上下山与中部区段平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44.采区下部车场:指采区上山与阶段运输大巷相连接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45.井田开拓:为矿井和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及开掘工程。
46.综合开拓:矿井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方式。
47.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指把大型矿井井田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开采区域并共用主井的井田开拓方式。
48.开采水平垂高:又称水平高度,指开采水平服务范围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
49.辅助水平:指在开采水平内,因生产需要而增设有运输大巷的水平位置和所服务的开采范围。
50.井底车场:指位于开采水平、井筒附近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简答1.长壁式采煤的方法特点:①采煤工作面较长,通常为80~350m。
②随着采煤工作面推进,顶班暴露面积增大,矿山压力显得较为强烈。
③采煤工作面分别用爆破;滚筒式采煤机或刨煤机破煤;装煤,一般用与采煤工作面平行铺设的刮板输送机运煤,用支架支护工作空间,用垮落法或填充法处理采空区。
④在采煤作业面两端一般至少各有一条回采巷道与之相连,以形成生产系统。
2.柱式体系采煤方法特点:①在煤层内布置一系列5~7m的煤房,采煤房形成窄工作面,一般成组向前推进。
煤房之间留设煤柱,煤柱宽数米至20~30m不等,每隔一定距离用联络巷贯通,构成生产系统,并形成条状或块状煤柱以支撑顶版。
②采煤房时矿山压力显现较和缓,可用锚杆支护工作空间,支护较简单。
③高度机械化的柱式体系采煤法目前多用连续采煤机及配套设备,且在一组煤房内交替作业。
④采掘合一,掘进准备也是采煤过程,回收煤房间煤柱时也使用同一种类型的采煤配套设备。
3.大采高一次全厚综采的评价和试用条件:1: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综采的评价:与分层综采相比,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产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回采巷道的掘进率明显降低并减少了假定铺设;减少综采设备搬迁次数,节省了搬迁费用;设备投资比分层综采大,但产量大;效益高。
与综放开采相比,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出率高。
其缺点是在采高增加后,液压支架;采煤机和输送机的质量都将增加。
在传统的矿井辅助运输条件下,装备搬迁和安装均比较困难。
另外,工艺过程中防治煤壁片帮,设备防倒;防滑和处理冒顶都有一定难度,对管理水平要求也高。
2: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综采的适用条件:一般适用于地质构造简单;煤质较硬;煤层厚~;赋存稳定;倾角一般小于12°;最大不超过20°;顶底板稳定或较稳定的厚煤层。
4.影响工作面的长度因素:①地质因素。
(煤层地质条件,小的地质构造,瓦斯涌出量)②设备条件。
③阶段斜长。
④工作面效率。
⑤安全。
5.工作面长度确定原则:平均日产量最高,吨煤费用较低,有合理的推进速度,刮板输送机的铺设长度能满足要求,避免较大的地质构造影响。
6.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考虑因素:(1)先考虑地质构造因素。
(2)工作面主要装备在不大修前提下保证正擦汗那个生产所能承受的过煤能力。
(3)与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相匹配的准备方式;回采巷道掘进通风能力;运输巷中的运煤方式;工作面供电方式等。
7.截深:加大截深(~,最大至)和减小截深(顶班不稳定情况下,采用缩小截深;加大滚筒直径;实行浅截快跑作业)8.机采工作面开机率:{r=t1(割煤)+t2(跑空)+t3(进入)\Tr*60}100%9.提高采煤机开机率途径:(1)工作面内部考虑,提高工作面装备可靠性。
能力;容量;速度等技术参考要有足够的富裕系数;提高工作面的检修速度和质量;减少路途时间损失,缩短交接班事件,增加采煤机作业时间;缩短工作面端口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工种;工序;加强班组协作。
(2)从工作面外部考虑,提高采区;盘区或带区及全矿生产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运输;通风;供电;排水;提升等生产系统的故障率;同时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10.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Qr=Nr(割煤刀数)·L(工作面长度)·M(条高)·B(普采和综采工作面截深)p(煤的体积质量)·(工作面采出率)11.采煤工作面采出率=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工作面实际储量*100%12.工作面落煤损失:未采出工作面顶板方向煤皮;遗留在底上的煤,炮采工作面蹦向条空区的煤和运输过程中泼洒的煤。
放顶煤工作面端头和切跟处未放落的顶煤,总采伐处顶煤或底煤损失,采放工艺损失13.炮采和普采的工作面完成一个采煤循环的标志是回拉放顶,普通综采工作面完成一个采煤循环的标志是移架综放工作面完成采、放全部工序才算完成一个采煤循环。
14.综采工作面的工序安排;采煤机割煤,移输送机,移架三项工序的合理配合。
15.采区巷道掘进原则:尽量平行作业,尽快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
16.采区生产系统①运煤,②通风,③运料排矸,④供电,⑤压气和供水。
17.单项布置和掘进:(1)留煤柱,煤炭损失大,不能避免问题(2)沿空掘巷,并没有减少区段平巷掘进长度,减少了煤炭损失减少了区段之间联络巷道,减少了巷道作护工程量。
(3)巷内布置。
18.工作面通风相关回采巷道原则:①足够风量并符合安全规程规要求,防止工作面上的隅角积聚瓦斯,②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时,应采取防止从巷道的两帮和顶部向采空区漏风的措施。
③风流应尽量单向顺流,少折返逆流,系统简单,风路短。
④根据通风要求,进;回风巷应有足够的断面和数目,应保证风速不超限。
19.倾斜工艺特点:1岩层更容易出现裂隙和家具破碎,冒落矸石有向采空区移动趋势,支架主要作用,支撑顶板,2煤层倾角较大时,倾斜哦国内工作面长度不能过大,否则忧郁煤壁片帮造成机道碎煤多而使输送机难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