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小组合作实施计划方案

三年级小组合作实施计划方案

三年级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幸福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以及当前构建生本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了提高效率的平台,为了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现提出我们三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案如下。

二、工作目标
1.科学合理构建以班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小组。

2.以倡导全新的学习方式为抓手,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着力打造一批优秀的合作学习小组,培养一批优秀的学习小组长。

3.创建有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综合发展学生素质,促进整体教学成绩的提高。

三、合作宗旨
“我参与我收获,我展示幸福”
四、工作容
(一)、小组建设
1.各班班主任在学校和年级组的组织、指引下,具体负责实施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

2.合作学习小组的结构要合理。

(1)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3-4人为宜。

(2)分组应遵循互信、竞争、个性发展、自由选择、有利交流等原则。

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

(3)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

(4)小组的座位为“方阵式座次”形式,按长方形围坐,就是让学生能够面对教室的侧面,组员两两相对地坐着,避免出现学生背对黑板的现象。

3.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文化氛围。

(1)创设组名
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自己学习小组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如常胜小组,希望小组,进步小组等,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

(2)选好组长
合作小组设小组长1名。

小组长应选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

他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并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指导、打分。

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
各任课教师联系,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

小组长可以实行组轮流担任,促使小组成员共同成长。

(3)形成组训
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

(4)制作组标
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5)明确目标
小组制定本学习小组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学习效果等要达到什么目标,在年级、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6)营造氛围
班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标语,各小组的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通过黑板报的栏目小组大擂台”,营造出快乐和谐高效的氛围。

通过设立小组合作学习星星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7)建立规则
组织学习合作学习韵律歌
(8)培养习惯
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二)小组管理
1、对学生的要求
自尊自信、自我调控、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勇于展示、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分组学习时不无目的的随便下座,不谈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做有准备发言,每个同学要认真阅读文本,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组发言要做到不影响他组;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专心倾听,积极发言;认真摘录,做好笔记.根据课堂需要,学生实行动态坐姿,不能背对背进行交流。

2、对教师的要求
(1)尊重学生人格。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把学生当成小主人,对学生尊重、信任、关心、鼓励。

特别是要给后进生更多的温暖和关爱,使学生都对生活充满自信和信心。

(2)尊重学生个性。

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存在差异。

要从研究差异入手,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

让人人都有展示个性、体验成功的机会。

(3)挖掘学生潜力。

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

要为他们创设潜力发挥的条件、机会和环境,鼓励自主发挥。

(4)进行课堂调控。

教师的适时调控和指导是合作学习得到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教师要善于鼓励,要关注每一个组员的活动,对组员的发言适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巡回指导,讲授必要的技能并回答各种问题;要善于根据学习任
务引发话题,组织讨论参与小组活动,提出合理建议;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指点,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要随时注意观察讨论的气氛和组员的参与情况,用微笑、期待的目光或鼓励的话引导较少发言的同学发表意见;当组员思想开小差或违反纪律时,可先正面提醒“注意纪律”,或用目光动作暗示,如仍无效,再严肃地点名制止;当组员讨论偏离中心议题时,应委婉地发出信号,使之言归正传。

(5)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结合教学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选合作学习容,课前精心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且研究价值的问题,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

如果问题过简,就会让讨论流于形式,如果过难,小组无法解决,浪费时间。

(6)加强组长培养。

一是要加强对小组长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干好本职工作的驱力。

设立对小组长的评比表彰项目,为他们树立短期目标,调动他们的
积极性。

二是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教给组长管理学生的方法,及时了解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给小组长出谋划策,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三)操作流程
按照“出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评议小结(个人或小组展示)”的流程进行合作学习。

●个人汇报语言模式:大家好,下面由我来汇报...... 我的汇报完毕,请大家来为我补充。

●小组汇报语言模式:大家好,下面由我们组来汇报,先由XXX来发言。

我的汇报完毕,接下来请我们组的XXX继续汇报。

我们组汇报完毕,请大家补充。

(四)小组评价
1.评价原则
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小组评价的最终目标,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多角度、多尺度地评价学生。

2.评价容
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小组的分工合作、课堂的展示与表达、展示的拓展与创新、课堂的质疑与提问、课堂的释疑与解惑、课堂的发展与进步、课堂学习的专注与否、课堂展示时间的把握、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等方面。

3. 评价方式
教师根据小组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小组实行星级评价,组长对组员的个人表现(包括纪律、作业等指标)进行打分。

4、结果运用
班主任根据每星期各组获星数量,评出2-3个“一周之星”,在班会上进行通报表彰,每月评出1个“一月之星”和优秀小组长,发给小礼品或奖状,并在校报上通报表彰,每期评出1个“优秀学习小组”和小组长,由学校进行表彰,发给学习用品,并列入学校笑脸墙候选。

学生个人的荣誉由班主任根据个人得分评出“学习标兵”、“进步之星”、“创新健将”、“守纪模”、“最佳发言”、“进步最大”、“配合默契”、“最佳合作”、“最佳表现”......计入班级星星榜,每周公布。

通过以上激励措施,增强小组和学生的荣誉感,增添前进的动力。

五、保障措施
1、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成立集体备课组,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加强集体研究,实现学科资源共享,每月两次集中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负责,分科进行,主要进行单元备课,共同研讨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题卡的设计(备课组长每周一将经讨论后设计好的题卡印发到本年级本科教师手中)、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相关细节等做好集体备课记载。

6、建立奖惩制度。

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实行两个一票否决,即不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一票否决;对课前没有精心预设“小组合作”容,合作流于形式,实行黄牌警告。

学校每月对小组合作学习管理进行一次考评,三至六年级每班评选一个优秀小组、两名优秀组长、两名优秀组员、两名进步组员,学校分别奖励奖品,并贴照片进行表彰。

学校每学期对在学习小组建设中卓有成效的班主任(或教师)进行奖励。

华封镇小学
2011年9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