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个大黄鱼群体选育世代F_2生长性状研究_黄伟卿

2个大黄鱼群体选育世代F_2生长性状研究_黄伟卿

第35卷第2期2014年3月水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Hydroecology Vol.35,No.2Mar.2014收稿日期:2013-09-04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29);福建省科技计划区域重大项目(2012N3013);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初创期企业创新项目(12C26213503626);福建省2012年海洋经济创新区域示范项目(2012FJ03);2013宁德师范学院校级课题项目(2013F24)。

通讯作者:韩坤煌。

E-mail :hankunhuang@foxmail.com 作者简介:黄伟卿,1988年生,男,技师,主要从事大黄鱼选育与水环境监测工作。

E-mail :07huangweiqing@163.com 2个大黄鱼群体选育世代F 2生长性状研究黄伟卿1,刘招坤1,2,郑昇阳3,韩坤煌1,张艺1,2,柯巧珍1,刘家富1,2(1.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福建省大黄鱼企业重点实验室,宁德352103;2.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宁德352100;3.宁德师范学院生物工程系,宁德352100)摘要:对2个选育群体(XY2012-JC-F 2和XY2012-XP-F 2)和未选育群体(YS2012-F 1)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子代养殖过程中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比较其选育效果。

结果显示,拟合4-13月龄选育群体F 2代和未经选育F 1代体重与体长的关系表明,3个群体间存在差异;2个选育群体在后期生长高于未选育群体;分析其体长和体重参数,10-13月龄XY2012-JC-F2体长现实遗传力为0.228 0.364、体重现实遗传力为0.131 0.243,XY2012-XP-F 2体长现实遗传力为0.193 0.265、体重现实遗传力为0.126 0.134;体长和体重的相关系数在0.857 0.981,13月龄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997,说明选育作用明显,应结合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进行。

关键词:大黄鱼;体长;体重;相关系数中图分类号:Q1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075(2014)02-0080-05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俗称黄花鱼,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为我国特有的中下层暖温性鱼类,原居我国海洋四大主捕对象之首,20世纪70年代前的平均年产量约12万t ,后因滥捕致其资源枯竭(丁诗华等,2006)。

福建省有关部门立项“大黄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并于“六·五”期间首获成功,经过20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刘家富和刘招坤,2008;刘家富和韩坤煌,2011;黄伟卿等,2013);但在大黄鱼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累代繁殖导致生长率偏低、个体大小、抗病性能降低等现象(王军等,2001;王娟等,2010;黄振远等,2011);因而进行大黄鱼的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系数是表示某一变量的表型值大小与另一变量表型值大小相关,是衡量2个变量的相关程度;变异系数则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变量值平均水平高,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也大,反之越小(明道绪,2006)。

生长式型是指生长的方式、过程和特点,是遗传型所决定的生长潜力与生长过程中遇到复杂环境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力是重要的遗传特性,可研究和揭示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对正确评定育种值、制定和优化育种方案、探讨选育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次研究对大黄鱼2个群体选育组子二代和自然海区捕捞大黄鱼子代不同生长时期体长和体重相关性进行比较,以期为其进一步选择性育种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09年1月4日,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网箱区中选取养殖2龄的大黄鱼,平均体重(579.0ʃ131.3)g ,平均体长(29.78ʃ2.43)cm ;从福安下白石镇北斗都村网箱选取2龄大黄鱼,平均体重(587.2ʃ112.2)g ,平均体长(30.20ʃ2.87)cm ;建立XY2009-JC 和XY209-XP 2个群体选育组,进行人工繁育,至2011年10月养成选育子一代(XY2010-JC-F 1和XY2010-XP-F 1)。

从3个群体中随机取50尾进行生物学测定,XY2010-JC-F 1群体体重230 718g ,均重(473.84ʃ116.8)g ,体长25.1 38.6cm ,平均体长(27.68ʃ2.46)cm ;XY2010-XP-F 1群体体重439 953g ,均重(687.20ʃ152.77)g ,体长26.7 41.4cm ,平均体长(28.20ʃ2.46)cm 。

2011年12月分别挑选XY2010-JC-F 1群体中成熟优质亲鱼2193尾(选择标准为个体大、活力强、体色金黄),随机取样50尾进行生物学测定,亲鱼体重380 1065g,均重(686.7ʃ126.9)g,体长21.2 38.0cm,平均体长(32.67ʃ1.26)cm。

挑选XY2010-XP-F1群体中成熟优质亲鱼163尾,随机取样50尾进行生物学测定,亲鱼体重625 1478g,均重(912.89ʃ152.77)g,体长31.8 42.1cm,平均体长(35.62ʃ5.53)cm。

进行人工繁育的同时并对选育子二代进行跟踪和生物学测定。

2010年10-12月,从福建漳浦自然海域捕捞平均体长17.5cm、平均体重61.1g的大黄鱼,经网箱中间培育为海捕大黄鱼群体(YS)。

2011年12月从中挑选成熟亲鱼319尾进行人工繁育,随机抽取100尾亲鱼进行生物学测定,体重446 1350g,平均体重(734.2ʃ167.60)g;体长27.6 40.4cm,平均体长(32.19ʃ3.22)cm。

2012年2月同时进行3个群体人工催产,分别繁育出2个选育群体(XY2012-JC-F2和XY2012-XP-F2)和1个未经选育群体(YS2012-F1),经育苗池培育至体长2 3cm,放置于水质条件符合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的海上网箱养殖。

饲养饵料均采用鲜杂鱼,饵料系数为4.0 4.5,在盐度23 32、流速0.2m/s环境中养殖,并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跟踪和比较分析。

1.2生物学测定每月7日,于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大湾养殖基地,定点、定期对XY2012-JC-F2、XY2012-XP-F2和YS2012-F1随机取31个样品,进行全长、体长和体重的测量。

按刘贤德等(2008)方法,用量鱼板(精度0.1cm)和电子天平(精度0.1g)分别测定大黄鱼的全长、体长和体重。

1.3体长和体重参数分析变异系数(C·V)=(标准偏差/平均值)(明道绪,2006);相关系数(r)的计算公式如下:r=∑XY-(∑X)(∑Y)n∑X2-(∑X)2槡n∑Y2-(∑Y)2槡n式中:r表示相关系数,X、Y表示2个性状的表型值,n表样品个数。

选择差S=Yp-Y(Yp表示某一性状的平均表现型,Y表示选择前整个群体该性状的平均值);选择效应R=Y f-Y(Y f表示选择亲本的子代表型平均值,Y表示原来群体的表型平均值);现实遗传力h2=R/S(R表示选择效应,S表示选择差)(吴仲庆,2000)。

1.4数据分析数据统计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样本间全长、体长和体重相关系数差异;采用SPSS17.0处理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Duncan's)检验全长、体长和体重同群体的月间差异显著性。

2结果2.1生长式型比较以Keys氏公式W=a L b拟合4-13月龄2个大黄鱼选育群体F2和未经选育YS2012-F1的体重(g)与体长(cm)的关系。

XY2012-JC-F2群体:W=0.0145L3.1087(R2=0.9975)XY2012-XP-F2群体:W=0.0135L3.1145(R2=0.9985)YS2012-F1群体:W=0.0129L3.1341(R2=0.9961)3个群体均表现为b≈3,即该生长阶段网箱养殖的大黄鱼为等速生长,但不同群体间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有所差异(图1)。

图1选育群体和未经选育群体的体长与体重关系Fig.1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length and weightof the three breeding populations2.2体长和体重参数对比根据选育情况,统计出XY2012-JC-F2和XY2012-XP-F22个选育群体的体重选择差分别为212.9g和225.7g,体长选择差分别为4.99cm和7.42cm,统计2个选育群体F2体重与体长遗传力,得出体长和体重性状选择时应放在后期进行,两者往往在生长后期[体长达(16.59ʃ2.06)cm,体重达(56.06ʃ25.22)g]才开始显现。

无论选育与未经选育群体,体重的变异系数是所有3个性状中最大的。

大黄鱼在4-8月龄的全长、体长和体重差异显著(P<0.05)(表1)。

182014年第2期黄伟卿等,2个大黄鱼群体选育世代F2生长性状研究表1大黄鱼选育群体与未选育群体的遗传力和变异系数统计Tab.1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eritability and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the three breeding populations月龄项目XY2012-JC-F2XY2012-XP-F2YS2012-F1均值变异系数遗传力均值变异系数遗传力均值变异系数4全长/cm6.67ʃ0.56a0.08-6.83ʃ0.76a0.11-7.12ʃ0.50a0.07体长/cm4.98ʃ0.50a0.10-5.01ʃ0.58a0.12-5.31ʃ0.47a0.09体重/g2.32ʃ0.63a0.27-2.08ʃ0.75a0.36-2.42ʃ0.67a0.285全长/cm9.87ʃ1.29b0.13-10.05ʃ1.29b0.13-9.66ʃ1.57b0.16体长/cm7.74ʃ1.05b0.14-8.18ʃ0.78b0.10-7.72ʃ1.19b0.15体重/g8.50ʃ3.26ab0.38-10.02ʃ1.79ab0.18-8.63ʃ2.47ab0.296全长/cm11.54ʃ1.33c0.12-12.16ʃ1.03c0.08-11.97ʃ1.07c0.09体长/cm9.74ʃ1.19c0.12-10.26ʃ0.91c0.09-10.16ʃ1.14c0.11体重/g14.97ʃ6.22ab0.42-16.96ʃ4.18b0.25-15.37ʃ4.24b0.287全长/cm12.67ʃ1.61d0.13-13.78ʃ1.68d0.12-15.00ʃ1.41d0.09体长/cm10.37ʃ1.13c0.11-11.15ʃ1.32d0.12-12.30ʃ1.20d0.10体重/g19.21ʃ6.52b0.34-23.87ʃ8.83b0.37-33.3ʃ10.02c0.308全长/cm16.53ʃ2.75e0.17-16.30ʃ1.78e0.11-16.58ʃ2.20e0.13体长/cm13.99ʃ2.46d0.18-13.84ʃ1.65e0.12-14.19ʃ2.05e0.14体重/g56.06ʃ25.22d0.45-47.95ʃ15.67c0.33-54.97ʃ33.93d0.629全长/cm19.31ʃ2.25f0.12-17.20ʃ2.44e0.14-19.07ʃ2.07f0.11体长/cm16.59ʃ2.06e0.12-14.62ʃ2.24e0.15-16.47ʃ1.89f0.11体重/g92.25ʃ32.25f0.35-59.80ʃ27.29c0.46-81.76ʃ28.78f0.3510全长/cm20.13ʃ2.71f0.13-20.68ʃ2.54f0.12-19.10ʃ3.16f0.17体长/cm17.44ʃ2.53ef0.150.29117.96ʃ2.39f0.130.26515.99ʃ2.77f0.17体重/g110.38ʃ46.05g0.420.134110.87ʃ42.93d0.390.12981.86ʃ41.19f0.5011全长/cm21.21ʃ2.37g0.11-21.17ʃ2.23f0.11-19.71ʃ3.86f0.20体长/cm17.81ʃ2.13f0.120.22818.10ʃ1.94f0.110.19316.67ʃ1.89fg0.11体重/g113.65ʃ43.95g0.380.131114.18ʃ32.94d0.290.12685.82ʃ28.92f0.3413全长/cm21.73ʃ2.12g0.10-21.56ʃ3.09f0.14-19.71ʃ2.46f0.12体长/cm18.89ʃ1.99g0.110.36418.74ʃ2.82f0.150.22517.07ʃ2.23g0.13体重/g133.52ʃ43.53h0.330.243123.30ʃ55.48d0.450.13493.17ʃ37.15f0.40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