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林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生农村社会学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ppt课件

北京林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生农村社会学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ppt课件


调解民间纠纷 协助维护农村社会治安 替村民传达意见、要求和建议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计划生育 税收和粮食收购 公共卫生,资源、环境保护等
2020/12/12
13
村委会角色的变化


国家权力体系 村干部(国家干部)
农民
国家权力体系
村干部
村民自治体系
边际人
2020/12/12
14
边际人
村干部处在国家行政管理系统和农村社区自治 系统的中介位置,既是这两个系统利益一致的 结合点,又是这两个系统利益冲突的触发点。 就村干部的行为特征而言,他们在某种程度上 隶属于干部系统,愿意认真完成上级分派下来 的任务,但就其长远利益、基本身份而言,他 们却属于村民社会,因而从现实看,村干部较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政治组织
• 特征: • 基础性:是国家权力体系的基础层次,是国家设
在广大农村的最低一层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 正式性: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明确的组织规章
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2020/12/12
1
• 一、政治组织 • 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乡(镇)委员会—
—区党总支——行政村党支部——自然村 党小组
• 政权组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人 民政府
2020/12/1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宗族
有利 不利
宗族因素是村民自治可以借助的本土资源。对这一 传统社会组织架构的再利用可以降低自治的动员成 本,并使村民的意志表达得更集中有力
只要一方面切实实行公正、公平、公开的民主选举 制度,把各宗族的斗争引导到和平、公开、可控的 秩序中,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的执法力度,乡村宗族 间的恶性群体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是农村基层人民群众自治,即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 处理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 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治理的一种 有效的方式。----徐勇
2020/12/12
8
村民自治的特点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即直选
即通过村民会议决定重大事项,通 过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日常工作
建立在家族宗族基础上的村民自治实际上是“人治”
家族体系固有的排斥情结和保守色彩与现代法治精 神是格格不入
2020/12/12
23
其他问题
1、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衔接问题 2、两委之间的矛盾问题
经济结构和类型
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 着村级社区权力的配置、社区公 共权力的运作及效能,也影响着 村民的公共参与方式,并且,对 村庄治理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经济 环境,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水 平和量的多少,主要是经济体制 即经济资源的制度化配置方式
2020/12/12
22
影响村级民主选举的因素分析---宗族
17
➢ 权利的僭越
权利的僭越
僭越村民会议的权利
村委会自治-村代会形同虚设
僭越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 直接参与和从事经济活动
2020/12/12
18
➢村委会过度代行政务
村委会义务包括:村务和政务 “催粮派款,刮宫引产” “附属行政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12/12
19
➢ 村委会对村务的忽视
村庄公益事业建设滞后 村民利益表达的缺失
通过制订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管理
即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民主评议 干部,建立重大事项汇报制度。
2020/12/12
9
村民自治的内容
自治的主体--农村居民 自治的地域范围--村 自治的目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自治的内容--村务,即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2020/12/12
10
村委会的机构设置
治安保卫委员会 人民调解委员会 公共卫生委员会
2020/12/12
11
村民委员会的特征
基层性 村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单位,是农村长期
居住、生产、生活的单位,跟村民关系最直接最紧密。
群众性 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本村村民,本村村民都有权
参加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
员会成员来自本村村民,享有被选举权的村民都有机会被
选举为村委会的成员;村委会代表和维护村民的利益等
自治性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执行机构和工作机构
地域性:成员具有地域界限
中介性: 角色身份中介性,行使权力的中介性。
2 020/1广2/1泛2 性:分布范围广泛,100多万个。
12
村委会的职能和职责
1、村庄内部事务 2、乡政府委托的事务
制度,以及规范化的组织运作程序,而且内部结 构和管理方式也具有明显的科层制特征 • 地域性: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区域性组织,其 功能的发挥主要限于本行政区域范围内。
2020/12/12
5
三、村民自治组织
20世纪80年代初,村民自治制度取代了人 民公社制度
性质: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 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多地向民众系统倾斜
2020/12/12
15
村委会职能的偏离
• 权利的偏离 • 义务的偏离
2020/12/12
16
➢ 权利的缺失
权利的缺失
事务权
行政命令代替村民会议来决定 属于村庄自身的事务,
干涉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下 达指标
财务权
“村财乡管”或“村帐乡理”
人事权
“提名”方式提供候选人
2020/12/12
2020/12/12
20
村委会职能的偏离原因分析
自由“政治空间”的存 在 村干部的利益驱动
监督不力
“自由”政治空间是 指村干部可以按照自 己个人或社区的利益 来安排村庄的实际事 务和自己想做的事情
的自由度
2020/12/12
21
影响村级民主选举的因素分析---经济
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越发达,选举越成功, 反之则较差
2020/12/12
6
村民自治产生的历史背景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农民利益的独立
政社分开,废社建乡
“队为基础,三级所有”被破 坏
大队失去权力来源和农民的支持
农村社会秩序紊乱
2020/12/12
要求自我管理
村民委员会-自治机构
7
村民自治的概念
是指在农村基层由群众按照法律规定设立村委会,自己管 理自己的基层事务,它是我国解决基层直接民主的一项基 本政策,是一项基层民主制度。 --人大常委法制工作委员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