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孟氏骨折课件PPT

孟氏骨折课件PPT

骨折机理:
先造成尺骨冠状突下方 纵行劈裂或横断骨折, 骨折移位较少,或仅向 桡成角,折端推挤和暴 力的继续作用便使桡骨 头脱位(向外)
4、特殊型
较少见,多见于成人。从高处跌下或平地 跌倒时,肘关节呈伸直或过伸位,手掌撑 地,自掌心向上较大的传达暴力,先造成 桡、尺骨干中上1/3段双骨折,并迫使桡 骨头向前方脱出。
[治疗]
一、治疗思路 新鲜尺骨上端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绝大多
数均可采用手法复位,前臂超肘关节固定 可获成功。 对陈旧性骨折及手法复位不成功者,行切 开复位、环状韧带修补及尺骨钢针内固定 亦可获得满意疗效。
三、治疗方法 (一)手法治疗
治疗原则:先整复桡骨头脱位,再整复骨折。
机理:当桡骨头复位后,支撑作用恢复,则 尺骨骨折易于整复。
[临床表现]
伤后肘部和前臂疼痛、肿胀, 前臂旋转功能和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移位明显者前臂背侧可见尺骨成角畸形。
[检查方法]
在肘关节前外、后外或外侧可扪及脱出的 桡骨头;压痛明显,被动旋转前臂时有锐 痛,在尺骨上1/3处可扪及骨擦音和异常 活动。
注意腕和手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确定是 否桡神经损伤。
屈恬动障碍; 有肘部前外侧明显压痛和扪及桡骨头,有
骨擦音和异常活动; x线正位和侧位照片可明确诊断。
二、辨证要点 1.瘀停筋膜 外伤初期, 2.断骨未续 骨断中期, 3.瘀血凝筋 骨伤日久, 4.肝肾不足
[鉴别诊断]
儿童内收型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 位应与尺骨鹰嘴骨折相区别,还应与桡骨 小头半脱位区别,主要是压痛点不同和受 伤情况不同,并仔细阅读x线照片加以鉴别。
屈曲型选用伸肘位外固定,2周后改为屈肘固定 2周。
伸直型选用屈曲位固定,4至5周。
(二)手术治疗
新鲜骨折经手法复位不成功或固定不稳固 者,可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修补环 状韧带。尺骨可用三棱针或接骨板固定; 陈旧性骨折脱位,畸形愈合影响功能者, 成人可行桡骨头切除术;儿童则需手术整 复,环状韧带重建,切不可切除桡骨头, 以免影响发育。
x线照片检查可以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
X线片检查:
(1)包含肘关节,必要包括肘和腕两个关节。
(2)判断桡骨头脱位的标准
桡骨干的纵轴延长线要通过肱骨小头的中心— —正常。
3、尺骨上1/3骨折,但X线片未发现桡骨头脱位,要 按孟氏骨折处理。
[诊断]
一、辨病要点 有明显外伤史; 肘部和前臂疼痛、肿胀,前臂旋转及肘伸
孟氏骨折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义:尺骨上1/3 骨折合并桡骨头 脱位。
一、局部解剖特点:
1、肘关节的组成 a、肱桡关节 b、肱尺关节 c、上尺桡关节 2、环状韧带的作用。 3、桡N深支的走向——绕过桡骨头进入
旋后肌。
二、病因病机
间接暴力——多见 直接暴力——少见 临床分型:
1、伸直型——儿童多见 受伤体位:肘处伸直位或过伸位,前臂旋前,掌着地 骨折机理:传达暴力——(掌向上)尺骨上1/3骨折
(掌、桡成角) ——(推挤)桡骨头脱位(向前外方) 直接暴力——成人——粉碎骨折——脱位
2、屈曲型——成人多见
受伤体位:肘微屈位,前臂旋前,掌着地。
骨折机理:
传达暴力——(掌着地)尺骨上1/3骨折(横 断或短斜形,向背、桡成角)——桡骨头脱 位(向后外方)
3、内收型—— 幼儿多见
受伤体位:肘伸直内收位, 前臂旋前
术者捏住骨折断端进行分 骨,在骨折处向掌侧适 当加大成角后,再向背 侧按压,纠正成角,使 尺骨复位
屈曲型复位法 牵引矫
正重叠术者两手拇指 在桡骨头的外侧和背 侧向掌侧和尺侧推挤, 嘱助手将肘关节伸直, 使桡骨头复位
术者在尺、桡骨间隙挤
捏分骨,并将骨折端 向掌恻尺侧挤按,使 尺骨复位
固定方法: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练功与药物治疗:
如尺骨为稳定骨折,或尺骨向背移位而抵着 桡骨,使桡骨头难以复位,此时可先整复 尺骨骨折,后整复桡骨头脱位。
步骤:整复桡骨头脱位后,应以拇指固定桡 骨头,以防再脱,然后整复尺骨骨折。
伸直型复位法,拔伸牵
引,矫正重叠移位。两 拇指置桡骨头外侧和前 侧,向尺侧、背侧推挤, 嘱远端助手将肘关节屈 曲90°,使挠骨头复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