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

2010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2008年沈阳市)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 .50B .80C .65或50D .50或802.(2008年大庆市)如图,将非等腰ABC △的纸片沿DE 折叠后,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若点D 为AB 边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BDF △是等腰三角形;②DFE CFE ∠=∠;③DE 是ABC △的中位线,成立的有(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3.(2008年大庆市)如图,在ABC △中,AC BC AB =>,点P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 与ABC △的任意两个顶点构成PAB PBC PAC △,△,△均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点P 的个数为( )A .3B .4C .6D .74.(2008四川内江)如图,在Rt ABC △中,90C =∠,三边分别为a b c ,,, 则cos A 等于( )A .a cB .a bC .b aD .b cC Ba cbCBAAC5.(2008 台湾)如图, ABC 中,D 、E 两点分别在AC 、BC 上,则AB =AC ,CD =DE 。

若∠A =40︒, ∠ABD :∠DBC =3:4,则∠BDE =?( )(A) 25︒ (B) 30︒ (C) 35︒ (D) 40︒6.(2008湖北黄石).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120ABC ∠=,点P 是底 边AC 上一个动点,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若 PM PN +的最小值为2,则ABC △的周长是( )A .2B.2+C .4D.4+7.(2008安徽)如图,在ABC △中,5AB AC ==,6BC =,点M 为BC 的中点,MN AC ⊥于点N ,则MN 等于( ) A .65B .95C .125D .1658.(2008新疆乌鲁木齐市)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 和6cm ,则它的周长为( ) A .9cm B .12cm C .15cm D .12cm 或15cm9.(2008云南省)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等于6,另一条边长等于3,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 .9B .12C .15D .12或1510.(2008山东济宁)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是斜边,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 '△重合,如果3AP =,那么PP '的长等于( ) A. B.C. D.二.填空题1.(08山东省日照市)如图,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AB C PM NCDBA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 .以下五个结论:① AD =BE ; ② PQ ∥AE ; ③ AP =BQ ; ④ DE =DP ; ⑤ ∠AOB =60°.恒成立的有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2.(2008年山东省临沂市)如图,以等腰三角形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1BB 1,……,如此作下去,若OA =OB =1,则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 n =________。

B 1B 2A 1A OB3.(2008湖北孝感)如图,AB=AC ,0120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那么ADC ∠= 。

4.(2008浙江湖州)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 度.5.(08山东省日照市)如图,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 .以下五个结论:ADCEFB① AD =BE ; ② PQ ∥AE ;③ AP =BQ ; ④ DE =DP ; ⑤ ∠AOB =60°.恒成立的有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答案). 6.(2008江苏南京)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则它的底角为 ▲ 度. 7.(2008江苏宿迁)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其周长为______.8.(2008 江西)如图,有一底角为35°的等腰三角形纸片,现过底边上一点,沿与底边垂直的方向将其剪开,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两部分,则四边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是 .9.(2008年湖南省邵阳市)如图(十一),已知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点E 为AC 的中点,请你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10.(2008湖南益阳市) 如图5,在△ABC 中,AB =AC ,AD 是BC 边上的高,点E 、F 是AD的三等分点,若△ABC 的面积为12cm 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 2.AEC DB图(十一)35°AC E DO PQ11.(2008广东肇庆市)如图3,P 是∠AOB 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PC ⊥OA 于点C ,PD ⊥OB 于点D ,写出图中一对相等的线段(只需写出一对即可) .三.简答题1.(08浙江温州)文文和彬彬在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命题时,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如图),她们对各自所作的辅助线描述如下: 文文:“过点A 作BC 的中垂线AD ,垂足为D ”; 彬彬:“作ABC △的角平分线AD ”.数学老师看了两位同学的辅助线作法后,说:“彬彬的作法是正确的,而文文的作法需要订正.”(1)请你简要说明文文的辅助线作法错在哪里. (2)根据彬彬的辅助线作法,完成证明过程.2.(08浙江宁波)(1)如图1,ABC △中,90C ∠,请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写作法,但须保留作图痕迹).(2)已知内角度数的两个三角形如图2、图3所示.请你判断,能否分别画一条直线把它们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若能,请写出分割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BCFE 图53.(2008年沈阳市)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 △和ADE △中,AB AC =,AD AE =,BAC DAE ∠=∠,且点B A 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 CD M N ,,,分别为BE CD ,的中点.(1)求证:①BE CD =;②AMN △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 交线段BC 于点P .求证:PBD AMN △∽△.4.(2008 广东)(1)如图7,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2)如图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已知:如图,在ABC △中,B C ∠=∠. 求证:AB AC =.ABC EN DA BM图①CAE M BDN 图②C B OD 图7 A B A O D CE 图85.(2008 湖南 益阳)如图,在△ABC 中,AB =BC =12cm ,∠ABC =80°,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1)求∠EDB 的度数;(2)求DE 的长.6.(2008新疆乌鲁木齐市)在一次数学课上,王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6,并写下了四个等式: ①AB DC =,②BE CE =,③B C ∠=∠,④BAE CDE ∠=∠.要求同学从这四个等式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推出AED △是等腰三角形.请你试着完成王老师提出的要求,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种即可)已知:求证:AED △是等腰三角形.7.(2008湖北宜昌市)如图,某种雨伞的伞面可以看成由12块完全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布料缝合而成.量得其中一个三角形OAB 的边OA=OB=56cm. (1)求∠AOB 的度数;(2)求△OAB 的面积.(不计缝合时重叠部分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答案一.选择题A BCD E B EDA C1.D2.B3.B4.D5.B6. D7.C8.C9.C 10.A 二.填空题1. ①②③⑤.2.22-n3. 060 4. 40 5. ①②③⑤ 6. 110°或35°7. 178. 125 9.答案不唯一.例如:B C ∠=∠ 10. 6 11. PC =PD三.解答题1. 解:(1)只要合理即可.(2)证明:作ABC △的角平分线AD ,则BAD CAD ∠=∠, 又B C ∠=∠,AD AD =, ABD ACD ∴△≌△,AB AC ∴=.2. 解:(1)如图,直线CM 即为所求3分(作图正确,不写结论不扣分) (2)图2能画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4分 分割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别是132和84. 5分 图3不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6分3. 证明:(1)①BAC DAE ∠=∠ BAE CAD ∴∠=∠AB AC =,AD AE = ABE ACD ∴△≌△BE CD ∴=································ 3分 ②由ABE ACD △≌△得ABE ACD ∠=∠,BE CD =M N ,分别是BE CD ,的中点,BM CN ∴=················ 4分 又AB AC = ABM ACN ∴△≌△AM AN ∴=,即AMN △为等腰三角形 ···················6分 (2)(1)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 ······················ 8分 (3)在图②中正确画出线段PD由(1)同理可证ABM ACN △≌△ CAN BAM ∴∠=∠ BAC MAN ∴∠=∠ 又BAC DAE ∠=∠MAN DAE BAC ∴∠=∠=∠ AMN ∴△,ADE △和ABC △都是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 10分 PBD AMN ∴∠=∠,PDB ADE ANM ∠=∠=∠ PBD AMN ∴△∽△ 12分 4. 解:(1)如图7.∵ △BOC 和△ABO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 OD=OC=OB=OA,∠1=∠2=60°, ∴ ∠4=∠5. 又∵∠4+∠5=∠2=60°, ∴ ∠4=30°同理,∠6=30°.∵ ∠AEB=∠4+∠6,图7ODC A∴ ∠AEB=60°.(2)如图8.∵ △BOC 和△ABO 都是等边三角形, ∴ OD=OC, OB=OA,∠1=∠2=60°, 又∵OD=OA,∴ OD =OB ,OA =OC , ∴ ∠4=∠5,∠6=∠7. ∵ ∠DOB=∠1+∠3, ∠AOC=∠2+∠3, ∴∠DOB=∠AOC.∵ ∠4+∠5+∠DOB=180°, ∠6+∠7+∠AOC=180°,∴ 2∠5=2∠6, ∴ ∠5=∠6.又∵ ∠AEB=∠8-∠5, ∠8=∠2+∠6, ∴ ∠AEB =∠2+∠5-∠5=∠2, ∴ ∠AEB =60°. 5.解:(1)∵DE ∥BC ,∴∠EDB =∠DBC =︒=∠4021ABC(2)∵AB =BC , BD 是∠ABC 的平分线,∴D 为AC 的中点 ∵DE ∥BC ,∴E 为AB 的中点,∴DE =cm AB 621= 6. 证明:在ABE △和DCE △中,B C AEB DEC AB DC ∠=∠⎧⎪∠=∠⎨⎪=⎩,ABE DCE ∴△≌△ AE DE ∴=,即AED △是等腰三角形7. 解:(1)∠AOB=360°÷12=30° (2)在Rt △BOD 中,∠AOB=30°,∴BD=21OB=28. ∴S △OAB =21×OA ×BD=21×56×28=784(cm 2)谢谢大家图88765421EO DCBA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