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知识竞赛“畅想中国梦”读书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畅想中国梦”读书知识竞赛试题1.新文化运动率先传播 ___,颂扬十月 ___ ___的是()。
A. ___ B. ___ C.鲁迅 D.胡适 2.新文化兴起的主要阵地是()。
A.《苏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3.巴黎和会是在()五个 ___国家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
A.英、德、美、日、意 B.英、法、美、日、意 C.英、美、日、法、德 D.美、法、英、德、意 4.1919年1月,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巴黎和会,出席的有①陆征祥②顾维钧③陆宗舆④王正廷⑤曹汝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5.五 ___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___十月 ___胜利的影响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中国人民与封建军阀矛盾加剧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6.五 ___中,学生们提出的中心口号是①“外争 ___,内除 ___”②“拒绝和约签字”③“取消 ___一条”④“诛 ___贼”()。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口号中,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五 ___斗争性质的一条是()。
A “外争国权,内惩 ___” B “废除 ___一条”C “还我青岛”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8.五 ___后,① ___②北京③法国巴黎④ ___东京⑤长沙()等地相继成立了 ___早期 ___。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五四”精神为()。
A.团结进步 ___ 科学 B.爱国进步 ___ 科学C.自由进步爱国科学 D.自由 ___ 爱国科学 10.五 ___促进了 ___ ___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 ___的结合,为中国 ___的成立,作了()的准备。
A.思想上和干部上 B.思想上和 ___上C.理论上和思想上 D.干部上和 ___上 11.1937年, ___积极策划全面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变中国为其殖民地C.摆脱国内 ___ D.制定了所谓“国策基准” 12. ___ ___为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制造的 ___是()导致了中国全面 ___战争的爆发。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 13. ___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临沂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忻口战役 14.在日军进行的南京 ___中,死亡的中 ___民共达()。
A.5万 B.10多万C.20多万D.30多万 15.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作战地区在()。
A.华北 B.西北 C.东北 D.中原 16.皖南事变发生后, ___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表明 ___()。
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决定武装反抗 ___的 ___政策 C.要 ___自主地担负起反抗 ___侵略的责任D.揭露 ___顽固派的阴谋,坚持 ___民族统—战线 17. ___七大上, ___所做的报告是()。
A.《整顿党的作风》 B.《论联合 ___》C.《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对日寇的景后一战》18. ___七大之所以成为 ___ ___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党代会主要是因为()。
A.召开于世界反 ___战争胜利前夕 B.通过了 ___《论联合 ___》的报告 C.确立了 ___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为争取 ___最后胜利和 ___ ___在全国的胜利作了准备 19. ___ ___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A.8月15日 B.8月16日 C.9月2日 D.9月3日 20. ___战争胜利后, ___迫于国内外___的巨大压力,于1945年8月14日、20日和23日,连续3次电邀 ___ ___ ___ ___到()进行和平谈判。
A.成都 B.武汉 C.西安D.重庆 21.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同 ___军队作战并取得胜利,粉碎了 ___ ___占领苏中解放区的战略企图,激励了解放区军民的士气,打击了敌人。
这是解放战争以来第一场大规模作战的胜利,被称为()。
A.平津战役B. 苏中七战七捷C.挺进大别山D.平型关大捷22.1948年5月25日,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第32师第96团第6连第6班班长 ___在解放()的战斗中舍身炸碉堡,光荣牺牲。
A.敦化 B.隆化 C.清化 D.遵化 23.1948年9月12日至 ___1月31日,人民 ___和 ___军进行了以()为主的大规模战略决战,共歼灭和改编 ___军154万人,使 ___军的主力被基本消灭, ___的统治基础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
A.济南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B.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太原战役 D.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4.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
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25.1948年10月,为保障我军主力攻克锦州,阻止 ___东进兵团援助,我军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等部在辽宁省锦州西南地区对增援锦州的 ___军所进行的一次长达六天六夜的防御作战。
此次作战称为()。
A. 徐东阻击战 B.黑山阻击战 C.石家庄阻击战 D.塔山阻击战 26.文献记录片《走近 ___》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警卫员给 ___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的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 ___()。
A. 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 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C. 攻克了中华 ___首都南京 D. 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27.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
___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
A.锦州 B.沈阳 C.北平 D.南京 28.有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也基本结束于南京。
下列 ___中能反映“中国近代史基本结束于南京”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渡江战役的开始C.人民 ___占领南京 D. ___就任中华 ___临时大总统29.1950年10月6日至24日,人民 ___第二野战军一部解放了___的()地区,打开了进藏门户,为和平解放 ___奠定了基础。
A.阿坝B.昌都C. ___D.阿里 3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一文,引发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31.()开启了 ___开放历史新时期。
A.中国 ___第十四次全国 ___B.中国 ___第十一届 ___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C.中国 ___第十一届___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D.中国 ___第十二次全国 ___32. ___开放是(),是发展 ___ ___、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
A.促进 ___发展的重要因素 B.推动 ___进步的重要原因C.决定 ___命运的关键抉择 D.鼓舞 ___志气的重要举措33.1980年, ___ ___正式批准()为经济特区,把它们作为我国新时期 ___开放的窗口。
A.深圳、厦门、珠海、福州 B.深圳、珠海、广州、厦门C.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D.深圳、珠海、汕头、烟台 34.()明确指出:“‘文化大 ___’是一场由 ___者错误发动,被 ___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A.《中国 ___第十一届 ___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___ ___关于经济体制 ___的决定》D.《中国 ___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35. ___首次提出了“建设有 ___的 ___”的科学命题是在()开幕词里。
A.中国 ___第十一届 ___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B.中国 ___第十二次全国 ___C.中国 ___第十四届 ___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D.中国 ___第十四届 ___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36.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阶级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 ___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___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7.中国 ___在 ___ ___事业中,必须坚持以()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A.国防建设 B.经济建设 C. ___建设 D.文化建设3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___开放C.科教兴国战略 D.人民___专政 3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提出的。
A. ___ B. ___ C. ___ D. ___ 40. ___在视察南方谈话时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
”A.科技 B.文化 C.经济 D.教育 41. ___、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完全自治 B.相对自治 C.“ ___” D. ___开放 42. ___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再到实现科学发展,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
A.“为人民服务”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可持续发展” D.“均衡发展” 43.各级 ___干部政绩观的根本要求是()A.保一方平安,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B. 不搞“形象工程”,不追求“畸形”政绩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44.中国 ___是中国 ___的先锋队,同时是()的先锋队,是 ___ ___事业的 ___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中国人民 B.中华民族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D.全国各族人民 45.()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创 ___ ___新局面。
A.中国 ___第十四次全国 ___B.中国 ___第十七次全国 ___C.中国 ___第十六次全国 ___D.中国___第十一届 ___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46.从 ___理论到“ ___”重要思想,再到(),这三大 ___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 ___在 ___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形成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___ ___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