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晏几道
Page
13
谢谢欣赏!
Page
14
Page 10
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 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去年春天 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她想起 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 子双双翱飞。 记得与歌女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 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通过琵琶的弹 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当初曾经照着小 苹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苹却已不 见。
Page
4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去年 春恨却来时。落花人 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琵琶 弦上说相思。当时明 月在,曾照彩云归。
Page
5
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 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去年春天 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她想起 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 子双双翱飞。 记得与歌女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 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通过琵琶的弹 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当初曾经照着小 苹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苹却已不 人论世:
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 晏殊第七子。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 (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历任 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 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著名 词人。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与其 父并称二晏。
Page 2
晏几道恋情词的特点
Page 11
结合“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 弦上说相思。”说说“春恨”的原由 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 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 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 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 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 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 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 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但如今记忆 犹存,佳人不在,因而“春恨”。
Page
9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用了哪些意 象描绘怎样的画面,联系表现手法,尝试鉴 赏 ①落花、独立之人、微雨、双飞之燕。 ②描绘了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 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只见双双燕子,在霏微 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的画面 ③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无情之燕犹双双飞行, 反衬有情之人却独立落花之中,同时“落花”二 字象征着芳春过尽,暗含着青春年华将要流逝的 叹息,伤逝之情油然而生。这两句话构建了一种 凄清绝伦的意境,突显人之孤独。
Page 7
有人说,“梦”字语意双关,你怎 么认为?
同意,“梦”语意双关:、真有所梦, 梦当年听歌笑乐的情景。、指“悲欢 和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
Page
8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怎么理解? “去年”二字能否删去? ①“春恨”指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 种莫名的怅惘。 ②不能删掉,“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 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 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
Page 6
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此时展现在作者眼 前的是怎样的景象?传达出怎样的内心世界?
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 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 “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 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 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 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 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 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 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
Page
12
结合注释体会“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传达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词人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 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 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彩云,借以 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亦暗示小蘋悲 惨的境遇。后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 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 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 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 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 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1)对爱情生死不渝的 追求与身世之感的渗入。 (2)语淡情深,艳而不 俗,浅处皆深,把《花间集》 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展到 了极致。
Page 3
《小山词》的主要内容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 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能动摇人心”。 虽反映生活面窄,而艺术境界较高。一言以 蔽之, 冯煦谓小山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 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