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内科治疗简介PPT课件

肿瘤内科治疗简介PPT课件

• 1.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 2.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镭。 • 3.1902年X线用于治疗皮肤癌。 • 4.1902年研制出庞大的200KV级X线治 • 疗机,开始“深部X线治疗”时代。 • 5.1924年Failla首倡用含有氡气的金属永久性植入肿瘤
区,开始了正规的近距离治疗。 • 6.1950年开始用重水型核反应堆获得大量的人工放射性
60Co源,促成了远距离60Co治疗机大批问世。 • 7.1954年美加州大学实验室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直线加
速器治疗。 • ……
15
一些肿瘤的放射治疗治愈率
16
17
18
19
放射线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作用:
1.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与其增殖能力成正比,与其分化程度成反比。2.一 定剂量下,受照射体积越大,反应越大。3.身体状况、有无伴发其它疾病、年龄
36
37
➢氮芥类: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 ➢亚硝脲类:卡莫司汀、尼莫司汀、司莫司汀 ➢乙烯亚胺类:塞替派 ➢甲基磺酸酯:白消安(马利兰)
2) 抗代谢类:此类药物对核酸代谢物与酶结合反应有相互竞争作用,
与阻断了核酸的合成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氟尿嘧啶、普加氟等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甲氨喋呤、氨喋呤等
MTX(甲氨蝶呤)治疗 癌
来霉素(BLM)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
蒽环类、紫杉 类、吉西他滨
21世纪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我国自主研发的药物:放线菌素D、平阳霉素、博莱霉素、羟基喜树碱
8
化疗药物的传统分类
烷化剂
抗代谢 类
抗生素类
生物碱类
激素类
杂类
9
1) 烷化剂:其烷化基团作用于DNA和RNA、
酶、蛋白质,导致细胞死亡
➢丝裂霉素类: 丝裂霉素A、丝裂霉素B、丝裂霉素C(MMC)
4)生物碱类
➢作用于微管和微管蛋白
长春碱、紫杉类
➢作用于拓扑异构酶
喜树碱(CPT)、鬼臼霉素
干扰细胞内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有 丝分裂中期
嵌入DNA,干扰转录过程,阻 止mRNA合成,抑制DNA聚合酶 及DNA拓扑异构酶Ⅱ活性,干扰 DNA合成
11
5)激素药
➢抗雌激素类 :
他莫西芬、 托瑞米芬
➢芳香化酶抑制剂: 氨鲁米特、来曲唑、阿那曲唑
➢孕激素:
甲羟孕酮 、甲地孕酮
➢抗雄激素药物 : 氟他胺
6)杂类
顺铂(DDP) 卡铂(CBP) 草酸铂(奥沙利铂 L-OHP)
金属铂类络合物,以水合阳离子的形式 与细胞内DNA结合形成链间、链内交联, 从而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
持续 血管生成
侵袭& 转移
6
肿瘤的治疗方法
外科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生物靶向治疗
内分泌治疗
中医中药、热疗
7
肿瘤化疗的发展史
蓬勃发展
进一步提高疗效
揭开序幕 四十年代
得到发展 五六十年代
根治为目的 七)治疗淋 5-FU(氟尿嘧啶)、 长春碱(VLB)、
巴瘤
CTX环磷酰胺治疗绒 顺铂(DDP)、博
是利用物理方法将组织加热到能杀灭肿瘤细胞的 温度(42.5℃—43.5℃)持续60~120分钟, 达到既破坏肿瘤细胞又不损伤正常组织(正常组 织细胞的温度安全界限为45℃±1℃)的一种方 法。热疗不但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效应, 还可以增强化疗、放疗的疗效,提高机体的免疫 力,抑制肿瘤的转移。
肿瘤热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 之后的第五大疗法,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的有效 手段。
能改变内环境进而影响肿瘤生长, 有的能增强机体对肿瘤侵害的抵 抗力
DDP
12
13
化疗药的远期毒性
男性睾丸萎缩、精子减少; 女性卵巢功能受损、子宫内膜增生减低 胎儿畸形
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致癌性
生长发育迟缓
第二原发肿瘤中以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多见
白血病发生在化疗后2年左右,实体癌多发 10左右
14
放射治疗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肿瘤内科治疗简介
永州市中心医院 肿瘤科 黄洪林
1
•肿瘤的流行 病学
癌症的治疗 方法-放疗
人类肿瘤研 究发展历史
分子靶向药 物
癌症的治疗 方法-化疗
癌症的治疗 方法-热疗
2
3
4
5
细胞能量异常
持续的 增殖信号
逃避 生长抑制
避免 免疫摧毁
抵抗 细胞死亡
无限复制
基因组不稳 定性和突变
促进肿瘤 的炎症
➢DNA多聚酶抑制剂:
阿糖胞苷、吉西他滨等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羟基脲、肌苷二醛等
➢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 6-巯嘌呤(6-MP)
10
3)抗生素类
➢蒽环类:
多柔比星(ADM)、柔红霉素(DNR)、
表柔比星(EPI)、吡柔比星(THP)、
➢放线菌素类: 放线菌素D(ACD)
➢博来霉素类: 博来霉素
损伤和后遗症,放、化介入总量必须减少。 • 3、最有效的治疗部位:腹部肿块,原发性或转移性,
疗效较单独化、放疗提高3倍 • 4、局部热疗激活机体免疫机能,治疗原发病灶同时
转移灶可自动消失。 • 5、合并放、化疗的时间:化疗后(尤其是介入后)
立即热疗,热疗后2小时内(最好在50分钟内)立即 放疗。 • 6、热疗在肿瘤中的应用广泛,还有待于积极探索, 共同研究发现。
等也是影响因素。
20
21
放射治疗剂量学四原则
22
23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策略
24
靶向药物治疗的种类
25
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
26
常见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27
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特点
28
精准医疗
29
基因检测手段
30
分子靶向药物对肿瘤治疗的意义
31
分子靶向药物的一般不良反应
32
肿瘤热疗的原理
33
34
临床优势
无创,无痛,非介入治疗方式,病人容易接受,临床易于 开展。
高频穿透深度可达25cm,对于人体体腔内各深部肿瘤均 能治疗。 高频辅助放疗、化疗增敏增效,实现1+1>2效应:
显著缓解顽固性癌痛,对恶性胸腹水疗效明显。
35
热疗注意事项:
• 1 、热疗不能单独用于治疗肿瘤。 • 2 、与放,化,介入合用时协同作用明显,为避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