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洪雅县农村结核病的疫情现状,评价《洪雅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执行效果。
方法2010年按照《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计划及实施方案》,对东岳镇张庙村≥15岁以上所有常住人口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症状调查、拍摄胸片和对可疑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及培养检查。
结果实检人数为1 370人,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例,检出率为656.93/10万。
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例,检出率为72.99/10万:菌阳肺结核患者2例,检出率为145.97/10万。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5.35%。
结论洪雅县农村肺结核疫情形势仍然严峻,还需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1]。
2001年洪雅县政府制定了《洪雅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规划》),十年来县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结核病防治工作,启动相关结核病控制项目,发现并治疗大量结核病患者。
2010年全国开展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流调)[2] ,洪雅县东岳镇张庙村是国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的调查点,洪雅县流调队对该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该县农村结核病疫情形势,评价《规划》执行效果,现将流调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流调的调查对象为流调点15岁以上(出生时间在1995-12-31之前)的常住人口,主要包括2部分:①户籍人口:持有本地户籍的人口,如果离开本地6个月及以上的户籍人口不作为本次应检人口。
②外来常住人口:虽无本地户籍,但调查时在本地居住6个月及以上。
1.2 调查方法
1.2.1知晓率调查使用统一设计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知晓率调查问卷”对受检者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式调查。
1.2.2结核病患者筛查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症状调查并拍摄X线胸片。
1.2.3细菌学检查对疑似肺结核病患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
1.2.4数据处理分析对调查数据运用EXCEL及卡方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肺结核患者检出情况实检人数1 370人,检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人,检出率为656.93/10万。
其中检出涂阳肺结核患者1例,检出率72.99/10万;检出菌阳肺结核患者2
例,检出率为145.97/10万。
与2000年洪雅县曲沿村流调结果(本地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024、0.0085、0.091,P>0.05),见表1。
2.2不同性别肺结核患者检出情况受检男性632人,检出肺结核患者5例,检出率为791.14/10万;受检女性738人,检出肺结核患者4例,检出率为542.01/10万。
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05),见表2。
2.4公众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 1 370名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率总体为65.35%。
3 讨论
2000年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洪雅县洪川镇曲沿村,也是被国家抽取的一个农村点,调查结果是: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704.68/10万,涂阳、菌阳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分别为64.06/10万、192.25/10万。
与本次调查洪雅县东岳镇张庙村肺结核患者及涂阳、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24、0.0085、0.091,P>0.05)。
相隔10年,在洪雅县的2个农村点,按相同的方法作了2次流调,虽然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没有明显的下降,但可以说洪雅县农村的结核病疫情处于稳定状况,停止了上升趋势,洪雅县实施《规划》工作是有成效的。
因为实施《规划》,10年间发现并治愈了1 300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估算可以避免约15 000人被结核菌感染。
如果没有10年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洪雅县的结核病疫情会处于上升趋势,该流调肺结核病的检出率可能会更高。
调查结果显示洪雅县结核病疫情还有两个特点:一是55岁以上人群肺结核病检出率较高,是该村调查人口肺结核病检出率的两倍。
这与全国第五次流调结果基本一致[3]。
可能与老年人细胞免疫力较低和老年人合并其他疾病有关,提示要把中老年人的结核病防治作为重点。
二是男性肺结核检出率与女性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国家调查的数据(各年龄组男性患病率都高于女性)有差异。
这有可能与调查的样本数较少有关,也可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男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也相差不大,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也大体一致,感染结核病的机率相等有关。
调查还显示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5.35%,高于全国(57%)和全省(53.09%)调查结果[3],这与洪雅县10年来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是分不开的。
但还未达到80%的目标,今后还要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要使洪雅县结核病疫情有较大的下降,就必须要持续不断地,更多地发现、治疗、管理肺结核患者,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必须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为贫穷也制约结核病疫情的下降[4],全国历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都表明经济不发达地区结核病疫
情形势高于经济发达地区,这很好地说明经济与疫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