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设计原理展示——俞孔坚作品赏析ppt

景观设计原理展示——俞孔坚作品赏析ppt


THE END
谢谢
设计; ③ 废弃产业用地元素 的保留、改造和再利用的
设计。
二、公园设计定位
不足之处: ① 对场地的废旧因素利用得尚不够充分;
② 对原有丰富的生态环境没能完全保留;
③ 骨骼水塔和中山美术馆因安全原因重建,失 去了环境与建筑再利用的意义;
④ 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需要,在公园设计 中加入一些不和谐的景观元素。
中国景观设计大师介绍及案例分析
建筑学一班
沈季 3012206022
人物介绍
俞孔坚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
在歧江公园的设计中,很少见到公园里常见的园艺花木, 大量使用了乡土野草,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通过与 机器的对比,成为营造公园历史与工业气氛的主要材料。 生态和环境也是歧江公园的主题之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空间特征
由于白色柱阵的存在,道路的线性在空间上被加强了, 也丰富了单一的道路
由于红盒子的封闭性及外部环境的开阔性,使身处在盒子里面的人 的视线固定,视距很大且正好将外面的景色框入其中,形成框景。
景区、景点分布与内容组成
平地起涌泉,刚性的栅 格铺底,构成儿童嬉戏 的乐园,形式上仍采用 开放式。
铁轨是工业革命的 标志性符号,也 是一种重要景观 元素。
植物规划
工业遗产区内植物绝 大多数都是以低矮灌 木和草坪为主,乔木
只是点缀
休闲娱乐区,主要是 乔木为主
自然生态区主要与野 生植物为主
植物配置
四、特色设计
带状廊道——红飘带
这个方案很好的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破坏,同时又满 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
俞孔坚教授为首的北大和土人设计团队提 出“红飘带”设计方案——设计最大限度地保 留场地原有的乡土植被和生物环境,在此绿色 基地上设计了一条绵延500多米的红色飘带, 并整合了多种城市功能。
主持设计过秦皇岛汤河公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中山岐江公园 、黄岩永宁公园、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知名景观设计作品,曾九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 协会荣誉设计和规划奖。
俞孔坚的作品以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以生态和人文的精神,赢得国际声誉; 他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景观、“反规划”理论,大 脚革命和大脚美学,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
案例分析二
——秦皇岛市汤河公园
一、区位介绍 • 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
名滨海旅游城市,汤 河位于秦皇岛市区西 部,因其上游有汤泉 而得名。 • 秦皇岛市汤河公 园位于中国著名滨海 旅游城市秦皇岛市区 西部,坐落于汤河东 岸,长约1公里,总 面积约20公顷。 。 汤河为典型的山溪性 河流,源短流急,场 地的下游有一防潮蓄 水闸。
• 四个园子周围是片植林带, 以杨林、槐林为主局部点植 柿子树。
• 在这里进呢过享受鲜花带来 的视觉美感,又可以从中学 到植物知识
中为 间保 设证 有水 开道 启畅 部通 分行
船 需 要 在
植物分布图
——无乔木 ——以杨槐为主,地被丰 富 ——以柳树为主,下层为 湿地地被 ——苗圃,职务密度较大 ——水生植物,以姜为主 ——无植被区域 ——河道蓝线 ——规划红线
城市主干道
岐江公园
公园入口
设计定位
歧江公园是一个综合 性城市公园。 以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 色,反映场地历史的能满 足市民休闲、旅游和教育 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 间。
可供人们娱乐的游戏 场所
三、公园规划设计——规划部分
功能类型与布局
红色区域是工业遗产区,大部分关 于原造船厂的景观节点都分布 在这片区域。
岐江公园以原有树木、部分厂房等形成骨架,采用原有船厂的特有元素 如铁轨、铁舫、灯塔等进行组织,反映了历史特色。同时,又采用新工艺、 新材料、新技术构筑部分小品及雕塑如孤囱长影、裸钢水塔和杆柱阵列等, 形成新与旧的对比、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以公园路网的设计为例,该路网 采用若干组放射性道路组成,既不用中国传统园林的曲线型路网,又有别 于西方园林规整的几何图形。它打破了一般“公园”或“园林”的概念, 而是将之作为城市空间。设计者在一开始便提出不设围墙,不收门票的思 路,为市民提供一个可达性良好的城市开放空间 。
案例分析一
——中山岐江公园
一、创建背景
历史渊源
中山岐江公园的原场地 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厂 址。该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 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始 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于90 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 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 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 。
开发建设缘由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 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 建筑3000平方米。岐江公园 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 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 产工具。
四、公园规划设计——设计部分
雕 塑 小 品
建筑
美 术 馆
红色记忆
琥珀水塔
骨骼水塔
水体(岸际)
铺装设计
生锈铸钢与花岗岩组 合的铺装组合的铺装
花岗岩铺装
红砖与花岗岩组合的 铺装组合的铺装
五、小结
设计优劣
成功: ①水位变化滨水地段 的栈桥式水际设计; ② 江河防洪过水断面 拓宽采用挖侧渠而留岛的
• 五个节点:沿红飘带,分布五个 节点,分别以五种草为主题。在 这天与地之间是人的活动和休息 空间和专类植物的展示空间。乡 土的狼尾草、须芒草、大油芒、 芦苇、白茅是每个节点的主导 植物。
傍晚灯光
夕阳下



• 四个园子由几条直线石子路 相互连接,园子以白砂铺地, 金黄砂道穿插其中,在主要 的南北轴线道路两侧布置休 息空间,木铺装休息廊架垃 圾桶,饮水器公用电话亭等 设施供休憩的人使用
黄色区域为休闲娱乐区,这片区域 主要有中山美术馆。
绿色区域是自然生态区,这片区域 的主要功能是让游园者嬉戏、 散步用。
园路布置
•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除了自 然生态区内曲线道路较多外, 其它俩个区域被曲线环路包围 的区域内几乎都是直线路网。
• 曲线园路 • 直线园路 • 出入口
设计理念
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 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 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 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岐江公园是在广东中山 市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 成的主题公园,引入了一些 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 城市更新的设计理念,是工 业旧址保护和再利用的一个 成功典范
二、公园设计定位
用地环境
N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
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 公顷,建筑3000平方米 岐江公园位于中山市区 中心地带,东临石岐河 (岐江),西与中山路 毗邻,南依中山大桥, 北邻富华酒店,东北方 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 化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 园,再往北一点就是逸 仙湖公园。
二、历史状况
全 隐 患 和 可 达 性 差
良好的自然条件
“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 残破的设施
三、场地要素
运输—人形木栈道、汤河 过滤—河岸植被、 景观建筑
观赏—观赏展区、植被观赏区 栖息地—红 色长道
河流廊道: 由汤河以及 河岸植被组 成的区域 线状廊道: 物种有边缘 物种和广布 物种,无内
部物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