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Neulen钛板的临床应用2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Neulen钛板的临床应用2


THANK
YOU !
快捷方式 到 照片,nielin 018. jpg.lnk
• 2012-4-15至今,我们已经做了35例病人,
计152个节段,3个月随访时其开门轴侧骨 槽愈合率为91%(Jhon M Rhee报道3个月 时为55%,6个月为77%,12个月时为 93%);可能的原因:Neulen具有更好的 支撑作用。
• (2)帮助神经功能得以有效的改善和恢复。
Lead to significant neurological recovery。
• Corpectomy versus Laminoplasty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 An independent matched-cohort analysis Charles C. Edwards,II,MD, et al Spine,volume27,Number11,1168-1175.2002
离;
• 应十分小心的处理硬膜的粘连。
椎板成形术 = 非融合术 ???
• 对多节段椎管狭窄之所以选择后路椎管扩大成形
术,因为: 1.若行椎板切除会造成多节段不稳; 2.可能会出现后凸畸形; 3.硬膜囊的粘连; 4.后期神经功能的减退。
•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椎
管扩大成形术应属于非融合范畴。
Centerpiece vs Neulen
Neulen
华森医疗,常州

圆弧状开口


三角形开口

90-95度 齿状 高度较大
Centerpiece

角度小 无齿 短
Neulen特点1:
• 在颈后路单开门手术中,可以达到即时的椎板支撑作
用,最大限度的维持了椎管成形术的椎管扩大状态。
特点2:
• 此板下段特别设计的支撑片,可以在螺钉固定前就达
开门后椎板回弹 即椎板部分关门现象
• 术后6 个月复查时大约百分之10的患者出现
再关门现象; • 往往是部分关门,常发生在颈5、6; • 关门后可出现神经症状; • 术者必须采用必要的措施预防术后再关门 的发生。
• 随访了217个节段一年以上,没有再关门的
发生,开门的椎板状态持续稳定;没有发 生移位变形、没有发生神经症状的恶化。 • 93/100的门轴侧骨槽已达到影像学的骨性 愈合,并持续保持原开门状态。 • 认为若使用椎板支撑钢板后,门轴侧骨槽 无植骨的必要。
到坚强的支撑作用,减少螺钉的受力。
特点3: • 此板开口为弧形,可以最大限度的接纳椎板断端,
使其更加稳定。
特点4: • 此板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在手术中根据情况自
行折弯后再进行固定。
vs Neulen
Centerpiece
Neulen
单纯将NEULEN钛板安放在开门处,即可起到 牢固的支撑作用。 使用螺钉后,支撑作用将明显加强。
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许多因素: 前路或后路或后前路联合手术
脊髓受压的部位; 受累节段的长短;
颈椎的力线情况;
医生熟悉的手术方式;等等。
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都 有较好的疗效,手术的目的都是:
• (1)阻断脊髓退变的进一步发展;
Arrest myelopathic progression。
减压范围要超过病变上下各一节段
用磨钻在关节突内缘进行打磨
门槽开的不能太靠内,以免椎板对脊髓造成压 迫;另外,皮质开槽不能太窄,以免限制了开门 的幅度,以4-5毫米最好。
注意 :Attention !!!
• 磨完双侧的骨槽后,要等1-3分钟再开门,
使脊髓有一个自我膨胀的机会;
• 使用精细神经剥离子进行硬膜囊表面的剥
Cervical Laminoplasty using the NEULEN Plates
Neulen 钛板在颈椎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如何处理:前路?后路?联合手术?
颈椎病的手术指征:(绝对指征) 1. 症状和体征呈进展性发展的颈椎病。 2. 病史6个月或以上的脊髓型颈椎病。 3. 压迫比率接近0.4 。 以上情况若采取非手术治疗不仅往往无 效,而且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
3-5mm磨钻开槽
术后1周
患者王林吉
术后2个半月



患者刘慎友,2012年4月28日手术,7月11日 复查。 Neulen支撑的椎板门轴开槽侧术后2个半月已 出现骨性愈合
术后2个半月

无Neulen支撑的开槽侧部分可见到骨性愈合

门轴被过度开槽而致双层皮质断裂者,因 被Neulon板支撑亦没有发现反弹或断端陷 入椎管内的现象。
• 认为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术的并发症要
高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 对于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且不伴有后凸
畸形的患者建议做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为 好。
中野
黑川
T saw Laminoplasty(Kurokawa)
尼龙线

单开门椎管成形 尼龙线固定法
脊 髓
关节突
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向后漂移
手术结束时脊髓明显的向后移位;
平均位移距离是2.8 毫米,最大位移表现在C 5; 术后2周平均位移距离变为1.9毫米;
C 5位移若达到5.5毫米者,约有1/19的患者出现 C 5 神经根麻痹。
脊髓漂移
3 毫米的位移被认为可以达到较 好的神经症状改善效果。
Drop Arm Syndrome
• • • • • •
通常称作椎管成形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综合征; 表现为三角肌和/或二头肌的肌力减退; 可能是由于脊髓移位后颈5神经根被牵拉而致; 大多数患者可在1周左右恢复。 建议: 应控制术中开门时的力量,渐渐缓慢的扩大椎管, 并同时分离切断黄韧带和粘连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