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法上的损害赔偿
摘要:损害赔偿是民法的核心,其涉及诸多问题,本文仅对合同法上损害赔偿责任作一尝试性研究。文章由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违约责任损害赔偿、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以及任意解除权的损害赔偿四部分组成。对于这四种损害赔偿责任,本文着重对其概念界定、责任基础及赔偿的对象进行了系统研究。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起研究,旨在确立合同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完整体系的同时,凸显四种赔偿责任之间的差异,以便全面理解和合理适用因合同而生的损害赔偿责任问题。
关键词:损害赔偿;缔约过失;违约责任;合同解除;任意解除权
有损害,才会有赔偿。在合同法中有诸多损害赔偿的规定:缔约过失责任中的损害赔偿,违约责任形式的损害赔偿,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在某些具体合同中赋予任意解除权的损害赔偿等等。而这四者的损害赔偿有什么不同呢?它们各自的概念如何界定?它们的赔偿对象是什么?赔偿范围又是什么?下面笔者对四者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希望能建立起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
一、合同法上关于损害赔偿的规定
(一)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的规定
在我国合同法上有关于损害赔偿的诸多规定,如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第43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些都是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损害赔偿。
由此可以看出缔约过失损害赔偿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先合同义务而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造成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二)违约责任损害赔偿的规定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是关于违约损害赔偿的规定。
违约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应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1]
违约损害赔偿有以下特点:[1]
1、损害赔偿是因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所产生的责任。也就是说,合同关系的有效存在是违约损害赔偿存在的前提。
2、损害赔偿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因为其目的主要是赔偿,而不是惩罚。在我国,基于《合同法》坚持等价交换的交易原则,原则上也不适用惩罚性损害赔偿。但也存在例外,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此条即属于惩罚性损害赔偿,仅针对消费者交易中的欺诈行为而适用。
3、损害赔偿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预先约定一方当事人在违约时应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这种约定方式既可以用具体金钱数额表示,也可采用某种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同时,当事人也可以事先约定免责的条款从而免除其未来的包括损害赔偿责任在内的违约责任。
4、损害赔偿以赔偿当事人的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害为原则。我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只有赔偿全部损失才能使非违约方获得在经济上相当于合同得到正常履行情况下的同等收益,由此才能督促当事人有效地履行合同。
(三)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第115条规定:“合同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合同法第97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损害赔偿。”这是关于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规定。本来依据合同严守原则,依法生效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不能随意变更或解除的。但是如果合同赖以生存的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当事人可以通过解除合同来摆脱原合同束缚,重新获得交易自由。由于合同解除多半是由一方违约行为所引起,其发生必然伴随着当事人之间利益的损失与赔偿。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的关系上,我国采取了并存主义,承认当事人合同解除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并存。
笔者认为合同的解除应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归责于一方当事人的事由而引起的解除即违约解除;另一种是因无可归责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事由而引起的解除即非违约解除(它应当包括因不可抗力、情事变更引起的解除,约定解除及协议解除等)。违约解除实质是对违约方的一种制裁,是一种特殊的合同责任,它侧重保护的是非违约方的利益,法律要平等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使双方的经济损失尽量减少到最低。所以合同解除损害赔偿既包括因一方违约而产生的损害赔偿,又包括非因一方违约而产生的损害赔偿。[2] 在本文中重点讨论的是
非基于违约行为而产生的损害赔偿,笔者把它称为狭义的合同解除损害赔偿。
(四)任意解除权的损害赔偿
合同法第268条规定: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第410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关于各国法律规定任意解除权的立法理由,通常的解释是在承揽合同中,定作物往往是为了满足定作人的特殊要求,若承揽工作的完成已不必要,则定作人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合同以避免资源的浪费;而在委托合同中,因委托合同是建立在委托人和受托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若这种信任基础动摇,则坚持合同可能有害无益,故允许任何一方解除合同。[3]
二、合同法上损害赔偿的类型比较
(一)产生的时间不同。
缔约过失赔偿责任产生于合同缔结的过程中而不是合同成立以后,这一点也是区别于违约责任和合同解除的基本点所在。而违约责任形式的损害赔偿只能基于有效的合同提出,也就是说,合同关系的有效存在,是违约损害赔偿存在的前提。合同的解除是在合同成立后履行完毕前发生的,使合同关系溯及地消灭的行为。因此在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并不存在有效的合同。
任意解除权则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行使,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而由其所产生的损害赔偿的时间也具有不确定性。我国《合同法》第268条规定仅依文义解释,似乎是有关当事人可在任何时间内行使任意解除权而将合同解除,但这一结论并不具有妥当性。考察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例,德国、台湾、日本民法典以及瑞士债法均规定在工作完成之前,定作人可以解除合同;而当承揽人承揽的工作完成后,不论是否已交付,定作人均不再享有此项任意解除权。所以定作人行使承揽合同的任意解除权应在工作成果完成之前,即从合同成立、合同开始履行到工作成果开始完成之前。[4]而委托合同在法律中并未有严格界限,即在订立合同后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二)产生的理论基础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是以诚信原则为理论基础的民事责任。诚实信用是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基于诚信原则产生的协力、告知、保密等附随义务,贯穿在缔约关系和合同关系的始终。这些义务不是出于当事人的约定,而是诚信原则的要求,是道德的法律化,是一种法定义务,是合同生效前的附随义务,亦称之为先合同义务。由于缔约方出于过错违反了这些义务,造成了对信赖利益的损失,从而产生了信赖利益的赔偿请求权。这种赔偿请求权的性质不是侵权行为的请求权,也不是违约责任的请求权,而是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注意义务的请求权。因此,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在于诚信原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