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旅游开发初探

网络旅游开发初探

网络旅游开发初探文章分析了网络旅游的内涵及层次结构,并对旅游网购、旅游电子商务、虚拟旅游、网络游戏等易与网络旅游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构建网络旅游系统;深化网络旅游体验功能;完善网络旅游产业链。

希望能为网络旅游后续研究与现实开发提供相关参考。

标签:网络旅游;旅游开发;虚拟旅游网络旅游的发展对传统旅游活动提出了挑战,但也拓展了旅游的研究空间,丰富了旅游内涵。

目前,各个景区逐渐推出网上景区游览项目,游客足不出户即可游览景区景点,既获得了新的旅游体验,又减缓了出游带来的交通压力。

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旅游开发会更加成熟,逐渐形成结构完善、功能互补的产业链条。

一、网络旅游内涵及层次分析1、网络旅游内涵网络旅游是相对于现实旅游的一种旅游体验方式。

广义的网络旅游指借助互联网开展旅游活动。

狭义的网络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互联网为媒介,以虚拟旅游空间为环境开展的旅游活动,仅借助网络空间即可完成整个旅游活动,又称网络虚拟旅游活动。

网络旅游不同于现实旅游的最大区别是其发生背景是网络环境。

2、网络旅游结构分析网络旅游体验的核心是网络虚拟游览,按照体验层次不同可将游览载体划分为静态图文、动态视频及虚拟现实三种。

静态图文指网络旅游者通过阅读旅游景区介绍、浏览景区图片获得景区相关信息完成游览过程,旅游者主要获得视觉上的旅游体验,体验度与文本内容的丰富程度、语言表述清晰度、图片视觉冲击力等有关。

动态视频载体主要有旅游城市或旅游景区宣传片、传统旅游者上传的旅行摄影视频、与旅游相关的影视作品等,旅游者可获得丰富的感官与情感体验,体验度与视频自身品质、及电脑配置有关。

虚拟现实类载体主要有实景地图类、三维图形技术类、3D虚拟网络技术类和综合技术类四大类[1],模拟或超越现实景观,为游客带来极强的感官体验、社交体验、情感体验等,且具有与传统旅游活动进行互动的趋势,是未来网络虚拟游览的重要载体。

二、网络旅游相关概念辨析1、网络旅游与旅游网购旅游网购是指旅游者通过互联网查询旅游相关信息,预定旅游景点、线路、酒店、交通工具的一种在线旅游购买行为,是一种旅游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销售、营销方式。

网络旅游涉及到互联网旅游信息查询、在线交易支付,但不等同于旅游网购,两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旅游网购是网络旅游实现中的旅游决策、交易支付环节,是旅游者与旅游供应商达成共识促进旅游活动开展的过程。

从旅游活动实现过程上看,旅游网购相当于传统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之间的沟通、交易过程。

2、网络旅游与旅游电子商务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物《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企业内部流程,增进知识共享。

”旅游电子商务不同于网络旅游,网络旅游是一种以网络环境为背景的旅游体验方式,旅游电子商务则是一种商务体系,为在线旅游购买的实现提供平台基础。

3、网络旅游与虚拟旅游网络旅游是旅游活动的网络化,是以网络为载体与媒介的旅游活动。

主要包括旅游活动信息查询、在线预订、旅游虚拟体验、旅游游记撰写等过程。

虚拟旅游是指以现实旅游景观为基础,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虚拟旅游环境,使得旅游者获得旅游景区景点信息、知识和体验的过程。

[2]根据实现载体或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虚拟旅游和以虚拟仿真平台为基础的虚拟游览系统。

网络旅游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以提高旅游者的体验度,但不等同于虚拟旅游;虚拟旅游是网络旅游体验的核心环节,其体验质量直接决定了旅游者网络旅游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

虚拟旅游也是网络旅游营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可视化界面、可感知体验、模拟或超现实虚拟场景是网络旅游的重要卖点。

4、网络旅游与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为网络旅游发展提供了可参考方向,且可作为网络旅游营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网络游戏英文为Online Game,又称在线游戏。

指基于浏览器或客户端,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在虚拟的环境下对人物角色及场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以达到娱乐、休闲、交流目的多人在线互动游戏。

[3]其市场管理、盈利模式为网络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此外,以旅游目的地为游戏画面或场景进行的网络游戏内置广告,改变了传统的旅游营销模式,扩大了营销渠道,且具有极高的体验性与针对性,是网络旅游营销的补充途径与手段。

三、网络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现实旅游活动主要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其综合发展受到各个要素的支撑与制约。

网络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体验方式,其构成体系不同于现实旅游,主要涉及旅游信息在线查询与支付、网络虚拟景区游览、旅游网络社区交流与体验评价三大要素。

目前三大要素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网络旅游开发方向,制约了综合网络旅游体系的构建。

1、网络旅游开发现状(1)旅游网站功能逐渐完善。

旅游网站是利用网络技术,从旅游专业角度整合传统旅游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网上旅游服务的场所,是网络旅游开展的主要媒介。

按照网站运营主体可将旅游网站划分为旅游行业网站、专业旅游网站和门户旅游频道三类,按网站主要服务功能可划分为旅游资讯网站、旅游预订网站、旅游交流网站、旅游管理网站四种类型。

在网络旅游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是旅游资讯网站、旅游预订网站和旅游交流网站,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查询、旅行预订、沟通交流等服务。

目前,各种类型旅游网站发展迅速,功能逐渐完善,越来越注重旅游者需求。

提供了诸如旅游定制等个性化服务,充分利用视频、三维实景、虚拟景观等技术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度更高的服务,通过完善网站导航功能、检索功能、提高用户界面友好性、增加互动等措施提高旅游者的在线体验,也通过与其他平台、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合作扩大市场。

但仍存在以人机互动为主交互性差、更新不及时时效性弱、营销宣传过度真实性存质疑等问题。

[4](2)在线旅游交易高速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电子商务网站开辟了旅游功能,如淘宝、各种团购网站等;另一方面,旅游类电子商务网站也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旅游功能逐渐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信誉度得到提升;此外,迅速增长的网民群体、网络购物用户为在线旅游交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 5 亿,达到 5.13 亿。

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3.56 亿,占整体网民的69.3%。

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在线旅游交易获得了高速发展,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在线旅行预订市场交易规模达1672.9亿元,较2010年的1037.4亿元增长61.3%,在线旅行预订市场OTA营收规模为90.5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幅为33.9%。

随着手机网民规模的增加,在线预订模式更加丰富,旅游者将获得更加便利化、个性化的预订服务体验,推动在线旅游交易的发展。

(3)虚拟现实技术充分应用。

西方发达国家网络旅游经历了旅游信息咨询网络化、旅游交易在线化和旅游景区虚拟化三个阶段的发展。

在第一个阶段,旅游者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景区景点介绍、交通住宿咨询等旅游信息搜索。

在第二个阶段,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旅游者可以在线进行旅游交通、住宿及景区景点预订等交易活动,旅游企业的行为主要是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咨询、进行网络营销、提供旅游要素预定等服务。

这两个阶段的网络旅游主要是为现实旅游服务,提高现实旅游活动的便利性,是旅游功能的网络化。

在第三个阶段,依托现实景观,充分利用三维实景、虚拟景观等虚拟现实技术设计虚拟旅游空间,是旅游景区虚拟化阶段。

旅游者可以借助网络进入虚拟景区景点进行观光游览,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游览活动。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网络旅游的体验深度,为旅游景区提供了很好的营销素材,也为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途径。

2、网络旅游开发存在问题(1)缺乏专业网络旅游体验网站。

网络旅游的本质为旅游者提供完整的网络旅游体验,目前旅游网站仅能为旅游者提供某项旅游体验,缺乏专业网络旅游体验网站。

提供旅游信息查询、旅游预订功能的主要有五大旅游网站运营商[5]:以携程旅行网、e龙旅行网等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服务商、以港中旅芒果网、中青旅遨游网、康辉旅游网等为代表的传统旅游服务商、以Motell168连锁旅店、如家等为代表的在线旅店预定服务商、以中国民航网、东方航空公司官方网站等为代表的传统航空公司、以去哪儿旅游搜索()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搜索引擎。

比较知名的虚拟景区体验网站主要有虚拟紫禁城、泰山虚拟旅游网站、黄山虚拟旅游网站等。

集旅游信息查询、旅游在线交易、虚拟景区体验、旅游社区交流于一体的网站仍然缺乏,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2)网络旅游体验度不高。

虽然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增加了旅游者网络旅游体验的内容,使旅游者借助网络自行参观、游览景区景点,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感知功能进行景区体验。

但受虚拟现实技术硬件条件、网络旅游开发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网络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

从体验广度上来讲,目前网络旅游偏重于个别景区景点的观光体验,仅强调“游”的虚拟性,没有向旅游购物、民俗表演观看、旅游娱乐等功能进行拓展,吃、住、行、购、娱等要素参与较少,缺乏从整个旅游活动开展角度的综合体验。

从体验深度上来讲,目前网络旅游偏重于人-物理环境的交互式体验,网络旅游者之间、网络旅游者与旅游供应商之间的交流较少,沟通主要是静态的文字、画面欣赏,缺乏动态的音频、视频互动。

(3)缺乏网络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网站的建设、管理、运营,网络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营销,虚拟景区的设计、管理等涉及旅游管理、信息技术、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对网络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网络旅游从业者大多是旅游专业人士或者电子商务行业人员,缺乏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又精通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四、网络旅游开发策略1、构建网络旅游系统网络旅游系统指支撑网络旅游实现的整套体系,主要由旅游网站、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虚拟景区、网络旅游社区构成,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互相支撑网络旅游的实现。

网络旅游是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信息咨询网络化、旅游交易在线化与旅游景区虚拟化三个阶段。

网络旅游未来发展以网络旅游系统构建为方向,实现旅游活动全过程网络化、全员网络化、旅游全要素网络化。

2、深化网络旅游体验功能目前,大多数旅游网站主要提供旅游信息查询、旅游在线预订、旅游景区在线虚拟游览功能,旅游者所获得的主要是视觉与听觉等感官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