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一)(2005-2006)2006-3-28 19:23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组织,商务部各有关司局、地方经贸部门及商会领导联合组成编审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发展报告2005-2006》近日公开发布。

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发布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行业报告”。

200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概述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简况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规模。

200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新签合同额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2%。

从2001到2005年的五年期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翻了一番还要多。

截至2005年12月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已经累计完成营业额1357.9亿美元,合同额1859.1亿美元。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稳步提升,影响力逐年扩大。

对外承包工程专业领域分布及增长趋势。

从200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在各主要业务领域的分布情况来看,房屋建筑、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电力工业等传统领域仍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总营业额的较大部分。

伴随着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工业项目、电子通讯类项目上竞争优势增强。

目前,电信工程服务已逐渐成为我国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2005年,另一个需要关注的行业是电力工业,完成营业额所占比重在经历了多年的滑坡之后止跌回升,反映出近两年国际市场对电力的需求有所增强。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和其他资源开采行业“走出去”进行国际资源合作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石油化工行业在承包工程合同额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长,铜矿、铁矿等资源开采类项目也呈快速增长趋势。

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企业群体扩大、结构优化。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和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2005年,我国拥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企业已达1609家。

根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2005年8月的统计,我国已有49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

在国际承包工程领域,我国基本形成一支具有多行业组成、能与外国大承包商竞争的群体队伍。

经营主体实力增强,业务升级。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工程施工能力、配套能力和在一些领域的设计能力正快速提高。

主要大项目有:中信国际合作公司在伊朗承揽的伊朗南方电解铝厂项目,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承揽的巴新RAMU镍钴矿项目,中铁二十工程局在安哥拉承揽的罗安达铁路大修工程等。

业务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部分企业不断创新承包方式,积极进入高端市场。

目前,EPC总承包已成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方式,并正逐步向BOT等更高层次的方式发展。

重要市场突破,业务向全球化发展。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但在其他一些市场上也有较快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200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在市场多元化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在一些原来比较难以进入的市场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市场开拓正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2005年我国企业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市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行业分工合作体系初步形成。

2005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一系列业务活动,显示了行业分工合作体系的雏形。

主要表现为大型企业之间结成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承揽大型项目时主动组成联营体,实现企业之间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充分发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作用,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国内、国际环境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国内政策环境“走出去”战略的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国外市场和资源的依存度不断增加。

在这种形势下,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已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2000年,国务院转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的意见》,在这个文件的指导下,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设立了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贷款贴息等支持手段,并出台了《关于支持我国企业带资承包国外工程的若干意见》。

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各项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建立并正在日趋完善。

经济外交工作的有力支持。

国际承包工程作为对外经济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的外交、经济援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很多中国公司通过经济援助项目进入国际承包工程市场。

政府的外交工作和经济援助,对推动项目进展和落实项目资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中大项目的进展,各驻外使馆也都把对外承包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从各个方面给予对外承包工程很大的支持。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

从拉动行业增长的动力分析,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中国在大型机电设备、成套设备制造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促进国际承包工程的发展。

二是投资带动作用将逐步发挥威力。

特别是,我国政府将在国外建立10个经济贸易合作区,将极大地拉动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

三是各项支持政策的完善将推动业务迅速发展。

国际市场环境国际承包工程行业概况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国际建筑投资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依然充满活力。

从地区分布来看,欧洲地区、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地区是全球国际工程承包最活跃的地区。

相对而言,非洲和拉美等地区对外承包工程发包量较小,市场规模总量有限。

国际承包工程行业发展特点国际承包工程的模式不断发展。

随着工程项目日益大型化、复杂化,业主愈来愈希望由一家大型承包商来承担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全部责任。

EPC、PMC等一揽子式的交钥匙工程模式以及BOT、PPP等带资承包方式成为在国际大型工程项目中广为采用的模式。

国际承包工程产业分工体系深化。

当前,欧美日等国家的大型跨国建筑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专利、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上占有明显优势,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上形成垄断。

同时,发展中国家承包商不断进入国际市场,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发达国家承包商及双边和多边金融机构都认为,最低价中标的竞争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正在呼吁建立一个透明、高效的投标程序。

一些大型承包商已越来越多地向开发商转变,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移,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项目管理上,不再雇佣自己的建筑工人,而是越来越多地把此类工作转移给分包商,集中精力运作项目,使国际承包工程的产业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

大型国际工程承包商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国际工程项目向大型化、复杂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对承包商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国际承包工程行业的重组并购更加活跃。

通过重组和并购,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同时,外国承包商通过与本地公司的并购活动,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当地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国际工程服务贸易壁垒。

从世界范围看,建筑业普遍涉及各种复杂的国内规章,包括土地建设、技术要求、建筑许可、检查监督;产权登记、合同、专业资格、收费及报酬、环境保护等,涉及安全、健康和公共利益。

因此,国际建筑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开放的市场,开放程度仅为30%左右。

大部分国家对建筑业的开放都附加有一些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几类:货币限制、政府补贴、投资限制、国内成分要求、税收歧视及人员资格限制等。

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欧美国家的技术标准和资格条件限制,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代理制等。

行业集中度和企业国际化程度偏低。

截至2005年底,我国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企业已经有1609家,但对外承包工程的总营业额不过217.6亿美元,公司平均国际市场营业额不足0.2亿美元。

总体而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集中度和国际化程度都比较低。

企业融资能力弱、渠道少。

融资条件和我国设备、技术被东道国的认可度,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瓶颈”。

由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自身的实力不足和金融支持体系的不完善,与国际大承包商强大的融资及资本运营能力相比,我国承包商融资能力较弱。

企业综合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综合服务能力还很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理念,在项目的规划和施工中,缺乏对人文、生态、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缺少有能力为业主提供包括项目规划、咨询、设计、管理等在内的综合服务的工程咨询、工程管理、投资顾问类企业;三是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企业发展综合服务的能力,需要在人才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行业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行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的手段和措施,但在一些市场和专业领域,部分企业之间特别是大型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甚至恶性低价竞争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和公司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给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影响深远。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上浮2,,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这一举措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影响深远。

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全行业约有300-500亿美元的在建项目将直接受到影响。

经估算,人民币升值2%给对外承包工程全行业带来的直接损失约3.5-5.5亿美元。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二)2006-3-28 19:19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发展目标与策略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目标按照回归分析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5%左右,累计完成营业额将达1300亿美元左右。

按照固定增长率计算,到2010年,合同额将达到470-550亿美元,营业额将达到340-380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发展策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战略,结合国家经济、外交的需要,为对外承包工程,特别是大型、特大型国际承包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进一步做好“贷款换资源”、“工程换资源”等工作,促进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全方位快速发展。

推动尽快出台《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并制定实施细则,依法对对外承包工程进行管理,整顿和维护国际市场经营秩序;加大政策协调力度,税收、金融、保险等相关各部门要协力配合,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对现有支持政策进行专项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不可预测的恐怖袭击事件、政治风险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在安全形势评估、加强安保防范措施上给予指导和支持,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