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综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道小题2分共50分)1.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厘米,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2.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A.为原来的一半B.和原来一样C.为原来的两倍D.不能确定3.一艘船从东海驶入黄浦江时,船受的浮力将会()A.浮力减少,船身下沉些B.浮力增大,船身上浮些C.浮力不变,船身下沉些D.无法确定4.试判断9.5×105毫克可能是下面哪种动物的质量:()A.一只蚂蚁B.一头猪C.一只大象D.一只鸡5.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时的情况如图5图所示,则()A.甲的密度大B.乙的密度大C.密度计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D.密度计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大6、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5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P乙D.P甲>P乙,F甲=F乙7.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A.月球上尘埃太多B.月球上温度太低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D.月球上没有空气8.踢球时,球离开脚后仍继续滚动,这是因为:()A.地球有吸引力B.球有惯性C.脚对球的作用力没有消失D.以上说法都没有道理9.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B.力是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是维持物体平衡状态的原因10.人们用来计量噪声强弱的是:()A.分贝B.音调C.响度D.音色11.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A.用笔写字时,手与笔杆之间B.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之间C.用手握住瓶子时,手与瓶子之间12.一根木头从长江漂流入东海海面后,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和受到的浮力是[]A.露出水面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B.露出水面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不变C.露出水面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减少D.露出水面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增大13.下列声音的要素中,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是()A.音B.响度C.音调14.售票员和乘客都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他们均以自身为参照物,正确的说法是()A.售票员认为汽车是运动的B.售票员认为乘客是运动的C.乘客认为售票员是运动的D.乘客认为车是静止的15.杯内装满水,若将手指浸入水面内,则水杯底的压强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16.容器内盛满水,A、B两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那么A、B两点处水的压强为()[]A.p A=p B=1960帕B.p A=p B=980帕B.C.p A=980帕,p B=0D.p A=1.96×105帕,p B=017.抛向空中的篮球,若不计空气阻力,篮球在空中运行时:()A.只受重力作用B.既受重力作用又受抛力作用图 4图7(图6)C.只是由于惯性作用无其它外力D.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惯力作用\par18.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20米/秒,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30米/秒,则该物体在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0米/秒B.25米/秒C.24米/秒D.30米/秒19、下列情况,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B.匀速上坡的汽车 C.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D.扔出去的手榴弹20、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
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图中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21、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B .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22、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时,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A .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B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 .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和推理法D .通过(a )(b)(c)三次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2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推一个木块会运动,而不用力就会停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 .当推课桌而没推动时,推力大小比课桌所受地面摩擦力小24、如图4所示,A 、B 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当B 管倾斜,A 管竖直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则()A .A 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 中小B .A 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 中大C .A 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和B 中相等D .A 管中液体的密度比B 中管中液体的密度小 25、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
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6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粉笔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两支粉笔都受到了桌面给予的摩擦力,且大小相等 C .由于受力面积不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不同 D .本实验无法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最着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实验.2.质量分别为2千克和1千克的甲、乙两铅块,它们的体积比V 乙:V 甲=_____;密度比ρ甲:ρ乙=_______.3.甲乙两辅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程所用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4一架飞机的外壳用铝板制作,需要250千克,若改用密度是铝的2倍而厚度不变的合金制作,飞机的外壳重将是__________牛顿.若要使飞机外壳保持原重,那么这种合金板的厚度只能是铝板厚度的________.5、重力为20N 的物体A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此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现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A ,A 未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则A 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当A 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 ,此时A 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若再将一砝码放于A 上,仍使A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用水平拉力F 拉着一木块在光滑的桌面上向右运动达到0.5m/s 时,拉力F 开始逐渐减小,木块的速度将(填“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或“不变”)7、如图7父子俩相持不下,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有关。
8、下图显示的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
由图8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V 甲>V 乙,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9、人们游泳时,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慢慢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
假如一位重500N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受,则人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排开水的体积为m3。
(g=10N/kg,,水的密度1.0×103kg/m3)10、2010年5月28日清晨,美国男子乔纳森用一大簇氦气球绑在椅子上将自己送上天空(如图9),实现了人类首次靠氦气球穿越英吉利海峡的壮举。
(1)氢气密度比氦气小,乔纳森采用了氦气而不是氢气作填充气体是因为氢气具有性。
(2)若整个装置的总体积为100m3,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则整个装置受到空气的浮力为牛。
(g取10N/kg)(3)乔纳森为了降落,剪断了几个气球的绳子,则整个装置所受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911.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某一种液体中,若将此物体均分成两块,并轻轻地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体中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12.质量相等的木块(ρ木=0.7×103千克/米3)和石蜡块(ρ蜡=0.9×103千克/米3)分别放在浓盐水(ρ盐=1.15×103千克/米3)和水中,则石蜡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于木块受到浓盐水的浮力,石蜡排开盐水的体积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填“大于”“等”或“小于”)13.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水上部分的体积为1000米3,则冰山的总体积为m3(ρ冰=0.9×103千克/米3,ρ海水=1×103千克/米3)14、质量为500克的小车,在2牛顿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板前进3米,此时拉车的细绳断裂,小车前进2米后停止,那么小车运动过程中拉力做功重力做功为。
(g取10N/kg)三、实验探究题1、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下图6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2)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
(g 取10N/kg)(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结果以科学记数法表示,取3位有效数字)2、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明发现,掉入水中的蜡烛能漂在水面上,凭直觉他认为蜡的密度一定比水小,那么蜡的密度究竟是多少呢?为了测蜡烛的密度,小明准备向物理老师借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老师知道小明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想故意考考他,只借给他了量筒。
小明回家后,从蜡烛上截下了圆柱形的一小段,找来了水和一枚钢针,果然测出了蜡烛的密度,验证了当初的猜想。
请你说明小明是如何测出蜡烛密度的,写出实验步骤和蜡烛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1)(2)(3)蜡烛密度的表达式四、创新应用与计算(共14分)1、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16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16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2分)(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2分)(3)圆柱体的密度.(3分)22、(4+3=7分)教室里有一部GB—05型台式饮水机,其结构剖面示意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