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姓名杨三郎学号 20070700314 所在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年级专业 2007级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刘海玲职称副教授完成时间 2011 年 4 月 6 日综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评语(可另附A4纸):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答辩小组意见(可另附A4纸):评定成绩:答辩小组长签名:日期: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骆建锋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2007级汉语言文学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综艺节目获得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土壤,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而诞生。
然而,由于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发展尚不成熟。
只有掌握综艺节目发展的内在规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才能扫清迷茫,取得质的突破。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策略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Strategy of TV variety Shows in ChinaLuo Jianfeng Facul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and domestic economy, the variety shows occur and then get rapi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But now, the TV variety shows are just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and still far away from maturity. If we can grasp the inherent laws of the TV variety shows, we can clearing away obstacles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variety shows by leaps and bounds.Key words:TV Variety Shows;Development;Strategy目录摘要 (Ⅰ)A bstract (Ⅱ)绪论 (1)一、综艺节目发展的概况 (1)二、综艺节目兴起的原因 (2)(一)经济因素 (2)(二)政治因素 (3)(三)思想因素 (3)三、综艺节目发展的缺失 (4)(一)立意不高 (4)(二)模仿成风 (5)(三)解构效应 (5)(四)大众化陷阱 (5)四、综艺节目的发展策略 (6)(一)把握发展规律 (7)1、自律性 (7)2、他律性 (7)(二)注重内外统一 (8)(三)致力品牌建设 (8)(四)发挥引导作用 (9)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绪论近年来,我国综艺类节目发展的势头迅猛,《星光大道》、《超级女声》、《天天向上》等节目名操一时,赚足眼球。
随着一些综艺节目迅速在全国热播,各电视台争先向综艺类节目领域进军,以期分得一杯羹。
由此,也带动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地方省级电视台迅速在全国走红,省级电台首次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综艺节目的发展,一方面为各电视台创造了可观收入,促进了电视传媒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我国消费者对大众文化的需求,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但是,在综艺节目日益昌盛的同时,各种不足也慢慢暴露出来:综艺节目总体格调不高、低俗化、表面化等问题突出;各种节目雷同度高,抄袭现象严重;综艺节目行业的发展主要受市场的驱使,各类节目为吸引观众怪招迭出。
由于目前我国大多综艺节目处于盲目竞争、恶性竞争之中,其发展大多立足于短期利益,虽然盛极一时,但形成自己品牌的、有核心竞争力的节目缺乏。
电视综艺节目目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急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持。
本文主要探讨综艺节目的现状,窥探其发展的得失,并试图从理论上对综艺节目发展的得失和前景进行总结。
一、综艺节目发展的概况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一直都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综艺”一词是从日语中引进,属于外来词。
另一种理解是,“综艺”就是“综合艺术”的简称。
然而,即使是外来词,综艺节目的定义仍然要从其所陈述的内容去理解,只有从其内在规定性去把握,才是科学的。
“电视综艺节目形态,也即电视综合文艺节目形态,是指融歌舞、曲艺、小品、杂技、和魔术等多种舞台表演文艺节目元素为一体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 ”。
可见,综艺节目是一种集艺术娱乐一体的节目形态。
综艺节目首先出现在美国,最初只是一些小品、魔术、体育、舞蹈等比较传统的艺术的表演,主要是融合了艺术性和娱乐性而独立出来的电视节目。
然而今天,综艺节目的发展已经大大的超越了其前身,其内容多样,把各种游戏类节目和舞台艺术表演结合起来。
形式方面也更为新颖,由录播转播逐渐变成了现场表演、嘉宾观众互动等形式。
并且,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已经明显地取代了艺术性,逐渐向电视娱乐节目转变,去“艺术”化以成为综艺节目发展的趋势。
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综艺节目传入了中国。
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是就是年代初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时代。
主要有《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谈》等。
这一阶段的综艺节目的特点是艺术和表演相辅相成,各得其所。
第二阶段是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知道现在,各地方电视台逐渐兴起的各种以娱乐大众为主的游艺类节目。
《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百万富翁》、《星光大道》、《非诚勿扰》等节目层出不穷,遍地开花。
这一阶段的综艺节目主要特征是:以表演和娱乐大众为主,现场参与和即兴表演成为主要特征。
由此看出,综艺节目由艺术性到娱乐性的转变已成潮流。
二、综艺节目兴起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综艺节目得以蓬勃发展是有着深刻的原因,其发展变化也会深深刻上时代的烙印。
“随着中国一元化政治文化的分化和人文主义启蒙文化的衰落,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过程的深入,随着大众从文化学习到文化消费的心理变化,中国的娱乐文化也开始逐渐成为主流。
无论是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或是启蒙主义的知识分子文化,也无论是现实主义或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都悄然退出或被挤出了文化舞台中央 ”,中国娱乐文化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多方面发展的结果。
(一)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打破了传统的“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逐渐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方式方面,根据经济发展规律,逐渐建立起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
国家经济改革使得经济主体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国家主导模式,这就为打破国家主导的单一的文化生活确立了经济基础。
由于经济生活的多样化,打破了以国家和集体为核心的单级经济生产方式,建立起在以国家和集体为基础之上的多极生产方式。
也就是说,在国家一元为主导、多样性结合的新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建立,必然要求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与之相适应。
经济生活的共性被打破的改革,必然成为文化生活个性彰显的前提与。
而分配的多样化就为文化需求的多样化的实现创造了可能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适合大众多样化需求的综艺节目在中国兴盛起来。
(二)政治因素建国初期,由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等问题上认识出现偏差,文化建设一直处于狭隘的牢笼中。
受政治意思形态和国际局势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化建设一直处于敏感的位置,传统的主流文化牢牢占据统治地位,其它各种文化形态失去生存的空间。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深入,邓小平在南巡期间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出了全面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4]”。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提出,廓清了困扰人民多年的迷雾,打破了文化建设的政治禁区。
从此,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起来。
而老少咸宜,雅儒共享的综艺节目,在打破文化建设的政治障碍之后也如日中天,迅速繁荣起来。
(三)思想因素思想文化方面。
建国初期,处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国家对思想文化的管制非常严格,思想界万马齐喑,文化建设极为匮乏。
文化发展的禁锢被打破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西方、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世界各地的文化开始涌进中国大陆。
在电视节目方面,由于综艺节目具有视野开阔,内容不限,形式新颖等特点,很快取代了传统的带有说教性质的文艺节目,在中国大陆这块长期遭受思想禁锢的大地流行起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电视台也慢慢变为市场主体,利益主体,为了生存发展,创造收益,综艺节目板块成为了各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主要节目之一。
三、综艺节目发展的缺失综艺节目的蓬勃发展,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政治经济环境之上,其发展也就必然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现阶段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除了具有一般综艺节目自身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发展起来所烙下的时代特征。
综艺节目在中国具有阶段性。
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发展起来的综艺节目,尚处于探索时期,还未找到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文化的发展,必然和经济、政治的发展结合起来,并反作用与经济和政治。
由于目前中国经济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繁杂突出,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
在经济社会的转型和政治改革阶段,新兴文艺形式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难于把握时代的脉搏和自身发展的方向。
并且,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社会矛盾的复杂性,新兴文艺形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尚处于幼稚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会倾向于对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选择多元化、矛盾复杂化等问题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这也是中国新兴综艺节目在其发展初期的必经的特定阶段。
换句话说,综艺节目由艺术性到娱乐性只是历史的潮流,而并非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特殊历史环境的产物而不是其发展的一般形态。
目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陷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各类综艺节目得到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却又后继乏力。
之所以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既是行业自身发展的缺失,也和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变迁有关。
其发展既有“先天”的不足,也有“后天”畸形的特点。
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饱受社会各界诟病。
(一)立意不高综艺文化属于大众文化范畴,“所谓大众文化,就是普通老百姓容易接受与掌握的,主要给人们提供消遣和娱乐的通俗文化形态 ”。
综艺节目应该向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发展,但是,节目通俗并不等同节目立意低下,格调低俗。
比如小沈阳的一些小品,很多时候都是以扭曲常态来博得观众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