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硐室爆破(全)

硐室爆破(全)

(这种方法为了保护边坡免遭破坏。)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半路堑开挖爆破地形及断面
R’ W R DK0+32 R DK0-22 W
R’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单侧抛掷削顶爆破药爆布置图
原地面线 抛掷堆积线 滚动堆积线
需爆破的覆盖层
W n=1.25 n=1.3 n=1.35 n=1.4 n=1
硐室爆破
概述
b、条形药包 定义1: 从药包的几何形状和爆炸波传播特性与集中药包截然不同的特 点来定义.认为当药包的纵向最长边LM较其横截面的最短边L1长度之 比LM / L1 ≥8时,即为条形药包。
定义2: 从药包浅埋于岩土内爆破所产生的漏斗形状出发,认为在 条形药包的中段,爆破漏斗口半径r 沿轴线有一段相同值时,为 条形药包。
硐室爆破
四.爆破抛掷率分析
1、平地爆破抛掷率 E:按n=0.5+E/0.55进行估算。 2、斜坡地面抛掷爆破:参照下表进行分析。
硐室爆破
爆破抛掷率分析
爆破抛掷率E值
工程编号 1 2 地形坡度 35~40 30~35 爆破类型 抛掷爆破 抛掷爆破 药包布置 单排单侧 单排多层 单侧 单层双排 单层双排 单侧 双层单排 单侧 单排双侧 E(%) 73.5 75.5 n 1.2 1.2
硐室爆破
药包爆破漏斗绘制原理和方法
爆破漏斗剖面图
A
M W B R
R’
ry O
硐室爆破
药包爆破漏斗绘制原理和方法
A
Z
x
R`
Rx
M
Y
Hx
O
Lx
R
B
X
硐室爆破
药包爆破漏斗绘制原理和方法
A
O1 A
R`
R‘
X
Rx
Ox
Lx M M Rx
OR
B R O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设计管理与分级标准
硐室爆破分级标准 以一次爆破炸药用量Q为基础,视工程的重要性及环境的复杂性
可按规定做适当调整。
A级 1000≤Q≤3000t;
B级 300≤Q < 1000t;
C级 50≤Q <300t; D级 0.2 ≤Q<50t; 装药量大于3000t的,应由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硐室爆破
二.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药包布置是爆破设计的核心工作,它具有整体性和灵活性,并与爆区地形、 地质条件密切结合进行布置,修正寻优、循环设计的特点。
1、单个集中药包布置法(适用于多临空面小山包开挖爆破)爆破后地面线硐室来自破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2、并列集中药包布置法(适用于短垭口路基开挖爆破) 注意: 两药包之间的合理间距a与药包的W,n值相关,一般可 用 a =0.5(1+n)W, n为两个药包的算术平均值。
硐室爆破
二.硐室爆破设计、管理与等级划分
硐室爆破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 按设计委托书的任务要求,以国家标准的规定和各有
关部门的指示为爆破设计的基础依据.
2、硐室爆破必备的设计依据资料 爆区地形图 (比例尺和精度为1/500~1/2000,视工程规模和爆区大小而定); 爆区地质平面图和地质钻孔资料 (含岩性、产状结构、地质断层、裂隙、溶洞、不稳定岩体分布 及水文地质情况); 爆区周围的重要设施、设备,重要建筑物及隐蔽工程情况报告资料等。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峒室+预裂药包布置
w
R’
边 坡 线 预裂孔线
1:0.3 R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参数的选取与计算 1、药包参数的选取
a ) 最小抵抗线 b ) 爆破作用指数 c ) 炸药消耗量 W n K
r
w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2、装药量计算 (1) 集中药包抛掷爆破的装药量计算
3 4 5 6
35~45 25~40 30~45 45~60
抛掷爆破 抛掷爆破 抛掷爆破 加强松动
76.8 47.3 51.2 49.6~61.7
1.1~1.5 1.05 0.95 1.0
7 8
30~45 30~45
标准抛掷 抛掷爆破
单排双侧 单排双侧
58 73~87.1
1.0 1.3~1.6
硐室爆破
K=0.4+(r/2400)2 r—单位kg/m3 多种岩层的K值选取 K=(K1W1+K2W2+…+Kn Wn)/(k1+k2 +…+ kn)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K值的选取方法三 (现场实验计算选取法) 爆破漏斗实验:n=1.0 w≥3~5m; 统计r统计平均值后按鲍氏公式反求K值。 a、平坦大地大抵 (W≥20~40m ): Q=KW3(0.4+0.6n3)(W/20)1/2 该公式考虑岩石重力的因素比较多。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3、双层单排延期药包布置法(适用于全路堑开挖爆破)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4、单排并列群药包侧向抛掷爆破药包布置法
(见半路堑爆破峒室开挖断面图)
5、露天矿剥离爆破药包布置法 1)山脊地形剥离爆破 2)单侧抛掷削顶爆破药包布置 3)爆区条件复杂的大型剥离爆破药包布置 4)定向爆破药包布置 6、硐室爆破与预裂孔配合布置法
硐室爆破
概述
爆破硐室的分类
a、 松动爆破 其作用特征为浅埋药包爆破后,在岩土内形成一个倒锥形的破碎漏斗, 岩石充分破碎,疏松膨胀,在地面隆起,抛掷作用微弱,爆堆可用人工、 机械挖运。 按其破碎疏松程度的要求,可分为: 标准松动爆破(n=0.75) 加强松动爆破(1.0>n>0.75)
减弱松动爆破(n<0.75)
五、药包爆破漏斗绘制原理和方法
绘制方法与步骤
1、通过药包中心垂直地形图上等高线最近的方向切割地形剖面;
2、垂直地表和药包中心做W线;
3、选取参数计算装药量; 4、计算药包压缩半径;
5、计算R=W(1+n2)1/2.
6 、计算R‘=W(1+Bn2)1/2 7、通过上述计算划出A、B点,通过A、B点划出剖面。
后排相继依次起爆。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设计
硐室爆破技术设计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步骤 1、药包布置与设计。 2、爆破漏斗绘制。 3、计算爆区爆破方量。 4、通过爆破抛掷率和抛掷堆积计算,确定爆破方案的有效方量。 5、对爆破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校核分析计算,确定其安全可靠性。 6、进行爆破施工组织设计。 7、对爆破设计方案进行综合经济分析评价 8、根据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和存在问题,重新调整药包布置和参数选择。
b、斜坡地带,重力影响与斜坡角度有关: Q=KW3(0.4+0.6n3)(Wcosa/20)1/2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2) 条形药包药量计算公式 公式前提:L/W尺寸足够大,端部效应不考虑,按集中药包间距 a= 0.5(1+n)w 计算。
Q =q l=[ eKW3(0.4+0.6n3)l ]/d =[ eKW2(0.4+0.6n3)l ]/m
板岩 泥灰岩
砂岩 砾岩
石灰岩 白云岩
花岗岩 流纹岩 片麻岩 16~20 1.6~ 1.8
石英岩 玄武岩 辉绿岩 20~25 1.7~ 2.0
4~6 1.2~ 1.3
7~10 1.3~1. 6
11~15 1.5~ 1.7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K值的选取方法二 (容重计算选取法)
单一岩性的 K值选取,kg/m3
其等级按A级管理。
2014-12-7
12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设计
爆破方案规划药包布置原则 1、根据工程项目任务书,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自然条件,划定硐室爆破 的区域范围,估算可爆方量和有效方量,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重新 调整,达到要求。 2、根据确定的主、副爆区的条件,制定药包形式和组合布置方式。 3、布置药包考虑侧面地形地质条件。 4、考虑药包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前后药包的关系。 5、药包布置高程应根据工程使用要求,结合爆区地形地质条件确定。 6、多排多层药包布置方案时,起爆顺序的基本原则是前排先爆,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2、条形药包压缩圈计算
r =0.56(q u /⊿)1/2
其中 U与 K相同
q --- 条形炸药单宽炸药量。 ⊿ --- 为装药密度,单位t/m3。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单个集中药包单位炸药消耗量分析
1 2 2 V (r ry rry ) 3
W,r—为标准爆破漏斗的尺寸,m.
硐室爆破
概述
b、抛掷爆破
浅埋药包起爆后,药包周围岩土被充分破碎并获得较大的运动速 度抛出爆破漏斗以外,形成明显可见的爆破漏斗。
其中按其抛掷作用的强弱程度,可分为:
标准抛掷爆破 (n=1.0) 加强抛掷爆破 (n>1.0) 减弱抛掷爆破 (1.0>n>0.75)
c、内部爆破
当药包的埋深很大,药包爆炸仅对周围介质有压缩、破碎的作用, 地面上无破坏现象。
Q=eKW3(0.4+0.6n3)
说明: 适用W≤20~25M的范围的平地抛掷爆破;
e —以标准2号岩石炸药为标准的换算系数;
K—与岩土等级有关的炸药消耗系数;
确定方法:参照经验选取、通过容重计算、爆破实验确定。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K值的选取方法 一 (经验选取法)
岩石名 坚石土 称 夹砾岩 碎页岩 f K 1~4 1.0~ 1.2
硐室爆破
概述
C、分集药包 即将条形药包沿药室或导硐内分成多个分割长度的非条形药包。 分集药包大多用于岩体内断层和大裂隙较多,地形崎岖不平,W变化突出 的爆区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