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2020)说明书牡丹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七年六月项目名称:牡丹江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委托单位(甲方):牡丹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牡丹江市通信管理办公室编制单位(乙方):牡丹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141072)院长:王巍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副院长:姚凤梅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17年06月项目负责人:孙成浩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主要设计人:于海胜高级工程师赵自磊助理工程师穆桂强助理工程师张雷助理工程师目录第一章规划简介 (1)一、规划编制简介 (1)二、规划依据 (1)三、规划原则 (1)四、规划期限、规划范围 (1)五、规划目标 (2)第二章通信管道现状 (2)一、牡丹江市通信现状概况 (2)二、通信现状存在问题 (3)第三章通信管道规划 (3)一、通信管道规划孔数预测 (3)二、规划形式和规划分区 (3)三、建设模式 (4)四、通信管道规划 (4)第四章规划实施保障 (5)一、政策支撑 (5)二、组织保障 (5)第五章规划结语 (6)第一章规划简介一、规划编制简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区建设及老区城市更新,同时对地下空间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加,地上空间及地下空间各种管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其中通信管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牡丹江市联通、电信、移动、有线电视等通信运营商的现状梳理和统筹,结合牡丹江市总体规划,提出本次牡丹江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以解决通信基础设施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需求。
二、规划依据(一) 规划依据1、相关标准、文件:1)《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城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的通知》(2015);2)《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关于组织开展城市通信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16);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T 50289—2016)。
2、相关规划:1)《牡丹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7年修订》。
三、规划原则(一).规划思想1、城市通信管道应与电力、给排水、燃气、供热等管道规划相衔接,与其他市政管线及建筑物的水平最小净间距应符合国标《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基本要求。
2、城市通信管线规划结合现有通信线路,对现有通信管道进行整理和规划。
(二)基本原则1、通信管道规划要按照工信部提出的“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考虑各运行商的发展需求进行总体规划。
2、通信管道应优先选择无障碍物,或者是障碍物较少的地带,建议建设在人行道之下,退而求次可建设在慢车道之下,垂直过路,选取中央分隔带作为敷设建设地点。
四、规划期限、规划范围(一)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7-2020 年。
(二) 规划范围本规划编制范围为牡丹江中心城区,共90平方公里。
五、规划目标1、进一步实现“互联网+牡丹江”的计划,构建新一代信息高速网络,全面打造智慧牡丹江。
2、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性能和接入能力,建设“宽带牡丹江”。
3、解决地下通信管道错综复杂,各通信公司管道建设没有长远规划的问题,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4、市政道路通信管道实现覆盖率100% ,提高通信管道可靠性,满足用户的多方面使用需求,支撑城市快速发展。
第二章通信管道现状一、牡丹江市通信现状概况牡丹江现有四家通信运营商,分别为中国移动公司牡丹江分公司、中国联通公司牡丹江分公司、中国电信公司牡丹江分公司和牡丹江中辉大鹏数字电视有限公司。
全市通信管道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了网格结构,覆盖了大部分主干道路和次干道路,管道资源较为丰富。
截至2015年年末,全市联通、移动、电信拥有的管道数量总长度为490.78公里,其中联通自建管道长度84.16公里,移动自建管道长度294.16公里,电信自建管道长度95.00公里,移动电信共建管道长度7.87公里,联通移动电信共建管道长度9.60公里。
截止2015年底,牡丹江市电信、联通、移动共建有通信局所88个,其中核心局所6个,汇聚局所42个,接入局所40个。
全市现有移动办公场所2处,联通办公场所8处,电信办公场所2处,有线电视办公场所1处。
全市移动和联通现有通信线路大部分为管道线路,少数仍为架空线路;电信现有通信线路绝大部分为管道线路,架空线路很少。
有线电视大部分为架空线路,少数为管道线路。
(一)桥北区现状桥北区为老城区,现有道路已基本实现管线全覆盖,部分外围道路和规划道路还未建设通信管道。
已建通信管道建设杂乱无序,各运营商根据自己需求各自为战,占用许多其他专业管线位置,地下空间矛盾突出。
(二)桥南区现状桥南区也是老城区,情况跟桥北区相似。
现有道路已基本实现管道全覆盖,西部新开发区域和外围新规划道路还未建设通信管道。
已建通信管道建设杂乱无序,各运营商根据自己需求各自为战,占用许多其他专业管线位置,地下空间矛盾突出。
(三)江南区现状江南区是新城区,通信管道覆盖率较低。
已建通信管道在规划的引领下相对规整。
局部管道未按规划路由建设。
二、通信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牡丹江市通信现状的梳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牡丹江市老城区内通信管道建设前期都为架空线路,呈蜘蛛网式建设,道路两侧通信线路与树木、电线错综交织,严重影响街路景观。
2、牡丹江市老城区内通信管道建设中期都为管道直埋敷设,建设杂乱无序,占用许多其他专业管线位置,地下空间矛盾突出。
3、新区建设速度加快,局部地区覆盖不到位,设施欠缺,不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第三章通信管道规划一、通信管道孔数预测(一)道路已有通信管道规划整理孔数根据各家运营商提供的现有通信管道孔数及各家运营商所需孔数,充分考虑有线电视和监控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预留备用2孔通信线路,满足远期发展需求。
各道路最终孔数详见表格牡丹江市通信工程规划一览表。
(二)道路新建综合通信管道规划孔数新建综合通信管道孔数应在满足现阶段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同时满足远期通信行业远期发展的要求。
城市主干路应敷设16孔综合通信管道,其中联通4孔、移动4孔、电信4孔、有线电视1孔、监控1孔、备用预留2孔;城市次干路敷设12孔,其中联通2孔、移动2孔、电信2孔、有线电视1孔、监控1孔、备用预留4孔;城市支路敷设8孔,分别为联通、移动、电信、有线电视、监控各1孔,备用预留3孔。
各道路最终孔数详见表格牡丹江市通信工程规划一览表。
二、规划形式和规划分区(一)规划形式根据牡丹江市通信管道实际情况分析,将规划形式分为规划整合和规划新建两种。
规划整合:将老城区道路两侧架空和直埋的各通信公司的现有通信线路统一规划整理至同一位置,考虑各家运营商和公安监控系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孔数进行预留。
规划新建:根据各通信公司提供的各道路所需管孔数量,适当预留。
配合道路施工建设,规划新建综合通信管道。
(二)规划分区本次规划共分为三个区,分别为桥北区,桥南区,江南区。
桥北区和桥南区,虹云桥以西以铁路为界,虹云桥以东以光华街为界。
界线以北为桥北区,界线以南为桥南区。
桥南区和江南区以牡丹江为界,界线以北为桥南区,界线以南为江南区。
三、建设模式(一)“联合建设”模式联合建设按照“统筹规划、联合建设、产权分设、集中维护”的原则,由各家运营商根据需求比例分担出资份额,由一家运营商牵头建设。
管道维护由牵头运营商负责。
联合建设模式可以使非主导运营商获得部分新增通信管道,并且,由多家运营商联合同时建设通信管道,可以减少通信管道建设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合理利用城市地下宝贵而有限的资源。
城市道路因管道建设而开挖的次数也可相应减少。
(二)“统一建设”模式根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由不从事电信业务的专业管道公司统一建设、运营通信管道,实现“管线”分离。
各运营商向管道公司购买或租赁管道资源。
统一建设的优势。
对城市科学管理而言,由于实现了管线分离,能够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需求更好的结合,责任清晰,因而能节约地下空间,减少重复破路,显著降低社会成本;对改善电信市场竞争而言,由于管道公司与运营商不存在竞争关系,可以公平的向通信运营商提供管道资源。
非主导运营商利用新增管道进入主要市场与主导运营商竞争,因而电信市场竞争绩效的改善比较大。
而且,随着管道公司网络规模的扩大,这种改善会越来越大。
四、综合通信管道规划(一)桥北区综合通信管道规划桥北区规划形式为规划整合和规划新建相结合。
规划整合综合通信管道主要位于道路东侧或南侧,部分道路遵循现状布置。
规划新建综合通信管道位于道路东侧或南侧,局部新建管道遵循现状布置。
规划整合综合通信管道路由长度为67.17公里,规划新建综合通信管道路由长度为81.99公里。
桥北区合计规划通信路由149.16公里。
(二)桥南区综合通信管道规划桥南区规划形式为规划整合和规划新建相结合。
规划整合综合通信管道主要位于道路东侧或南侧,部分道路遵循现状布置。
规划新建综合通信管道位于道路东侧或南侧,局部新建管道遵循现状布置。
规划整合综合通信管道路由长度为92.64公里,规划新建综合通信管道路由长度为83.28公里。
桥南区合计规划建设综合通信路由175.92公里。
(三)江南区综合通信管道规划江南区综合通信管道规划以规划新建为主,规划整合为辅的形式。
规划新建综合通信管道位于道路东侧或南侧。
规划整合综合通信管道主要位于道路东侧或南侧,部分道路遵循现状布置。
规划新建综合信管道路由长度为134.34公里,规划整合综合通信管道路由长度为32.03公里。
江南区合计规划建设综合通信路由166.37公里。
牡丹江中心城区规划整合通信管道共191.85公里,规划新建通信管道共299.61公里,合计规划通信管道路由长共491.46公里。
第四章规划实施保障任何一个规划的使用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实施,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是规划能否实施的关键性因素。
一、政策支撑加强通信设施规划设计指导。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加大交通、市政、通信等公共资源协同力度,合理布局通信设施。
全市新建及改扩建道路应按标准建设通信管道或预留建设条件,相关建设标准作为规划审批前置条件。
完善通信设施监管制度,遵循“三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基本建设原则,明确通信设施相关主体的责权利。
强化通信设施投资建设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监控、动态检查力度,建立惩罚性赔偿和市场退出等机制。
并细化相关考核标准。
二、组织保障落实工作责任,加强部门协同配合。
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统筹协调与建设推进、完善价格机制、加强监管等工作;明确通信管道建设需求,推进技术创新及示范应用;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协同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