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信息素养的职业要求和提升策略

教师信息素养的职业要求和提升策略

教师信息素养的职业要求及提升策略
摘要:教学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客观要求。

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教学形式改革的要求,是教师职业的要求。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内容和形式多变的工作。

寻求提升教师素养的途径和策略是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师;职业要求;提升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而教师信息化如何,又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十五期间,我国提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

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客观要求。

一、时代的进步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并以此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在教育观念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者;做新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在教育教学中应自觉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养成与提高,与时俱进,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二、教学的形式变革
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常常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为所有受教育者服务,教育平等逐渐得以实现。

教育形式不可能还是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将越来越通畅和广泛。

面对丰富多采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教师必须有灵敏的信息资源,并且博采众家之长,选我所用。

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是很难胜任或者成为名师的。

三、教师的职业要求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是课程改革中的“重头戏”,教师能否“与时俱进”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教师在这一个过程中要面临一次大洗脑,以应对这场挑战。

“一言堂’的方式已成昨日黄花,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资源师生共享,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取之不竭的“活水”,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导学生,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强化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主动地投入到这场教育变革中去,是当前教师亟待考虑的问题。

对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并不要求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信息技术,也不等于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教师应边学边用,逐步掌握和提高。

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是信息应用。

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信息意识、信息技能都能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体现。

但是,教师合理选用信息的能力,
不应始终注重机械照搬现成的教学课件,这些课件并不能简单“拿来”即用。

而应有意识的注重与教学有关的素材,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用,适时地加工,有创见地利用。

教学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并不一定让教师成为计算机的高手,而是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筛选的能力
如何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并在教学中主动应用是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1〕。

一般说来,自上而下的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还有很多切实有效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及应用能力的策略。

一、通过体验学习圈培养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应用,它的提高更多是需要教师职前的亲身实践体验。

而体验学习圈正是一种注重学习者实践和体验的理论〔2〕。

包括四个阶段:选择适合体验学习的培养内容,创建真实的学习体验,设计反思性活动,提供再实践的机会。

二、建立教师信息化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网上学习学习型组织,是促进学习成员交互和社会性知识构建的重要途径,学习者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3〕。

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和教师现有信息水平,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解决教学信息化设备不健全和信息化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提供良好
的信息化环境。

四、建立健全信息化应用能力评价体系。

不仅上机考核,还要考查其他方面的水平。

使用系统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全面了解教师信息素养的应用能力,还能有效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内容不断发生变化的工作,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内容和方式。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抓住了机遇。

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能熟练地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运用,大胆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创新,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和管理实效,才能符合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光涛,吴永强,任友群。

唤醒基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内在力量——以中西部基层教师教育信息化草根共同体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4.(8):8-13
〔2〕刘艳丽.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职前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118-122
〔3〕于爱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中央电化教育,2014.(6):127-1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