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一、概念:
定义: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

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化。

形位公差带: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

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所确定。

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

具体可分为
形位公差带的形式:
二、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
项目
公差带定义示 例说 明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在给定平面内
圆柱表面上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0.02的两平行线之间
0.02
在给定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
公差带是距
离为公差值t的两
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公差
值0.02的两平行平面内
0.02
、当给定两 个互相垂直的两个
方向
公差带为截面边长t1*t2的四
棱柱内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垂直方向距离为0.01的四棱柱内
0.01
0.02
3、在任意方向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的区域
d
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的圆柱面内
直 线
度平面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
0.1
圆度
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心圆之间
三、位置误差与位置公差:
四、检测方法:
1、检测原则:
直线度的测量:
一般用首尾连线评定直线度的误差,常用的有打表测量法与影像测量法。

在校准设备的直线度时常用光隙法或自准直仪法。

平面度的测量:
常用打表法或三坐标测量法,还可用平面平晶、水平仪或自准直仪测量。

圆度的测量:
常用的两点测量、影像测量与三坐标测量法。

还可用圆度仪或三点测量法。

圆柱度的测量:
常用的是三坐标测量。

还可用圆度仪测量。

在同轴度误差较小时,也可用径向全跳动来代替检验。

线、面轮廓度的测量:
利用仿形测量装置,将轮廓样版与被测量轮廓比较,测其光隙大小。

用三坐标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得出。

定向误差的测量:
常用影像或三坐标测量。

也可使用打表测量,在测量垂直度与倾斜度时可以借助辅具转换基准面。

定位误差的测量:
可用影像和三坐标测量直接测量,对称度也可以用打表测量。

位置度投影完后得出的相对于理论正确尺寸的偏差fx与fy,需再通过计算才能得出位置度误
建立基准,并使被测件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旋转。

指示表面固定位置上的变动量反映该截面的圆跳动值;指示表沿被测要素的理想方向移动(连续或间断),则指示表的示值最大变动量为全跳动值。

无特殊规定时,提示表的测头均应垂直于被测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