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冯谖客孟尝君PPT课件

冯谖客孟尝君PPT课件


(二)第二部分串讲
• 这部分讲冯谖请命到薛,矫命焚 券,为孟尝君“市义”的情形: (1 ) (2 ) (3 ) (4 ) 主动署记 矫命焚券 市义复命 成果初见
(1) 主动署记 (第3段)
字詞——習 計會、 字詞——習、計會、為、責、於 ——
P97本 P147(93)常用詞 習:熟習。P97本義、P147(93)常用詞 P97 計會: 計會:會計,記帳的工作。 P146(90)、P147(92)常用詞 )、P147 P146(90)、P147(92)常用詞 為:替。介詞。 責-債:債款,債務——古今 P96本 133(63)常用詞 P96本義、133(63)常用詞 於:到。介詞。
“為”的用例:
① 《國語·周語上》:是故爲川者,決之使導;爲 民者,宣之使言。 ② 《左傳·僖4》: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③ 《墨子·節用上》:其為衣裘何?以為冬以圉寒 ,夏以圉暑。 ④ 《莊子·人間世》: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 不可以為棟樑,俯而見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 為棺槨。 ⑤ 《詩·大雅·公劉》:度其隰原,徹田爲糧。
(二)字词:冯谖客孟尝君
• 1、冯谖:一作冯煖,读作 、冯谖:一作冯煖,读作xuān。 。 • 2、客:文中本为门客、食客,指寄食于 文中本为门客、食客, 、 贵族豪门的人。此处用为动词 用为动词, 贵族豪门的人。此处用为动词,作门客 作食客。 、作食客。 说文·宀部》: 客、寄、寓:《说文·宀部》: “客, 寄也。 托也。 寄也。”又:“寄,托也。” “寓,寄 三字皆为寄住于他人家中之义。 寄住于他人家中之义 也。”三字皆为寄住于他人家中之义。
字詞——為 字詞——為、揭、過、無以 ——
為之駕: 為之駕:雙賓句,給他安排車馬。 揭其劍:揭,高舉。如:揭竿而起。 過其友:過,拜訪、造訪。 孟嘗君客我:客,名詞的意動用法。以我為客, 客 把我當作門客。 無以: 無以:固定句式,沒有……的東西。 為家:養家。〖注意〗“為”作動詞義項很豐富 ,釋義比較靈活,可以泛指很多動作行為。
(三)特点
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 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当 时各诸侯国、各阶级、 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 盾和斗争, 盾和斗争,其本现的是反映纵横家的思想 故事结构曲折完整,人物形象鲜活生动, 故事结构曲折完整,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善于 渲染场面气氛。大量运用比喻、寓言说理。 渲染场面气氛。大量运用比喻、寓言说理。语 言生动富于文采。 言生动富于文采。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齐策
一、战国策
编者:刘向 刘向 体裁:国别体 国别体 成书年代:西汉 西汉
(一)编者
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 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 流传至今的本子经西汉 刘向整理 书名为刘向所定: 书名为刘向所定:
“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 用之国为之策谋。 用之国为之策谋。”
(二)体例
国别体。 国别体。 共12策,33篇。 策 篇 分为东周、西周、 分为东周、西周、秦、齐、 楚、赵、魏、韩、燕、宋、 中山12国 卫、中山 国。 书中所涉及的史实, 书中所涉及的史实,上接春 下至秦并六国, 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 年(前460-前220)。 前 前 。
二、战国形势
战国大事记(列举)
• • • • • •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商鞅变法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长平之战 秦始皇统一中国
三、本文题解 • 本文选自《战国策 齐策》,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 齐策》 写孟尝君的门客冯谖怎样为 他出谋划策来巩固他在齐国 的政治地位。 的政治地位。
(一)战国四公子
字詞——怪 字詞——怪、乃、夫、嘗 ——
怪: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怪。 乃:就是。副詞。 判斷句常见格式之一: 乃 乃……也|唯……也|即……也 |非……也 也|唯 也|即 也 |非 也 夫:指示代詞,當“那”講。 說文·旨部》: 口味之也。從旨尚聲。 》:“ 嘗:《說文·旨部》:“口味之也。從旨尚聲。” 旨,味美。“嘗”的本義:辨別滋味,品嘗。 段注:“引申凡經過者爲嘗,未經過者 引申凡經過者爲嘗, 引申凡經過者爲嘗 爲未嘗。 爲未嘗。”
四、本文详解
• • • • 第一部分(第1、2段) 第二部分(第3-6段) 第三部分(第7、8段) 第四部分(第9段)
(一)第一部分串讲(第1、2段) 第一部分串讲(
这一部分讲的是冯谖初为门 客,击剑唱歌要鱼、要车、 要求抚养老母的情形。冯谖 以假装无能和贪得无厌来试 探孟尝君对士的态度。
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5、冯谖连着三次弹铗而歌,要鱼、要车 冯谖连着三次弹铗而歌,要鱼、 弹铗而歌 要养家,孟尝君均满足了他的要求。 、要养家,孟尝君均满足了他的要求。
〖相關背景〗孟嘗君分食客為上中下三等: 相關背景〗孟嘗君分食客為上中下三等: 下客住傳舍,食菜; 下客住傳舍,食菜; 中客住幸舍,食魚,故又稱魚客; 中客住幸舍,食魚,故又稱魚客; 上客住代舍,食肉,出有輿車,又稱車客。 上客住代舍,食肉,出有輿車,又稱車客。 從文中來看,馮諼開始應是住在傳舍,食無魚 ,出無車。
(四)注本
东汉高诱为 战国策》作注。 东汉高诱为《战国策》作注。 高诱 北宋时,刘向整理的《战国策》 北宋时,刘向整理的《战国策》与高诱的注本 都已残佚。曾巩校定其书 作了订补。 校定其书, 都已残佚。曾巩校定其书,作了订补。 南宋初,姚宏在曾巩校补的基础上,刊印《 南宋初,姚宏在曾巩校补的基础上,刊印《战 在曾巩校补的基础上 国策》 为续注本。 国策》,为续注本。 目前通用的本子是清嘉庆年间黄丕烈重刊的宋 姚氏本。 姚氏本。
现“願”简化为“愿”。
3、【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 孟尝君曰: 何好” 何能? 好也。 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何好:爱好什么、喜欢什么。 何能:能做什么。 诺:应答声。好、行、可以。
宾语 前置
冯谖这个人 挺“装”的
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左右以 之也,食以草
願:注意和“愿”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和“
上古,“願”和“愿”是两个不同的词。 (1)願:《说文·頁部》:“願,大頭也。” 》:“ 大頭也。 《说文·頁部》: 引申为愿望、心愿,又有愿意、情愿之意,还可 理解为希望、祝愿。如: 晉·陶潛 《歸去來兮辭》:“富貴非吾願, 歸去來兮辭》: 富貴非吾願 》:“ 帝鄉不可期。 帝鄉不可期。” 南唐·馮延巳《長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 南唐·馮延巳《長命女》:春日宴,綠酒一杯 郎君千歲, 歌一遍。再拜陳三願 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 常健, 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以1:(1)连词,因为; (2)动词,以为。 贱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贱。 食:给……吃。 注意:涉及的对象不同。 注意:涉及的对象不同。 以2:用。 按今天的用语习惯,会说成:以草具食之 以草具食之。 以草具食之 具:馔具,饮食的东西。草具,粗劣的饭食。 P145(88) 见P145(88)常用词
寄食门下: 寄食门下:在孟尝君门下作食客。 寄食,依附别人而生活。 属-嘱:古今字,嘱托,告诉。 • 《说文•尾部》:“连也。”此为本义, 有连属zhǔ一词(连接,联结)。 • 把某人、某事托付与人,有连属之义, 故引申为嘱托义,后作“嘱”。 • 见P135(68)常用词 P135(68)
“属”的词义引申模式
字詞——給P146(89)常用詞 字詞——給P146(89)常用詞 ——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 給 《說文·糸部》:“給,相足也。” 本義指衣食豐足,富裕,引申為使豐足、使富裕。 文中是“充足地供應”,與後文“無使乏”相應。 〖注意〗古今詞義有別: 供應(古) → 給予(今) 給予義上古用“與”或“予”。
(三)课文结构表:先抑后扬
• 先抑(1、2段):
馮諼的要求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寄食門下 食有魚 出有車 有以為家 孟嘗君的回應 笑而受之 比門下客 比門下車客 給其母食用
后扬(3-9段):
馮諼對孟嘗君的報答 结果 市義 第一窟 (3-6段) (焚券市義) - 段 孟嘗君為相 復相 第二窟 數十年,無 (使梁自重) (7段) 段 纖介之禍 請廟 第三窟 (立廟於薛) (8段) 段
字词——来乎 字词——来乎 ——
来乎: 来乎:两个句末语气助词连用。 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 来: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孟子·离娄上》: 盍歸乎來 》:“ 乎來! 《孟子·离娄上》:“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 養老者。 杨伯峻注引王引之《经传释词》: 養老者。” 杨伯峻注引王引之《经传释词》: 語末助詞也。 何不。 投奔。 “來,語末助詞也。”盍,何不。归,投奔。 归去來兮辞》: 歸去來兮 》:“ 來兮, 晋·陶潜 《归去來兮辞》:“歸去來兮,田園 將蕪胡不歸? 將蕪胡不歸?”
字词——谢 字词——谢、懧、羞 ——
谢:道歉。注意古今区别P132(62) 懧-懦:异体字,懦弱。 羞:《說文·丑部》:“進獻也。從羊,羊,所 進也。從丑(丑象手之形,按即扭之初文),丑 亦聲。” 引申指美食(n.),即馐之初文。 假借为耻辱之羞(adj.)。 文中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以……为羞。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贵族礼贤下士,广招宾客,竭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贵族礼贤下士,广招宾客, 力网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力网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养“士” 之风盛 行。 • 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 以养“ 著称的有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齐 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 )、赵国平原君 )、楚国 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 春申君(黄歇)——均以地名称之 春申君(黄歇) 均以地名称之 均以地名 • 四人都是王公贵族,时称“战国四公子”。 四人都是王公贵族,时称“战国四公子”
字词——以告、 字词——以告、客、比 ——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