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音乐史复习 下

西方音乐史复习 下

26.“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中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此外,他还创作了颇具个性的交响曲《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
27.舒曼创作有多首钢琴套曲,这些作品把一首首钢琴小品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成套,并冠以各种富有诗意和文学性的标题,如《狂欢节》《童年情景》《C大调幻想曲》此外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生活》《诗人之恋》
28.瓦格纳首创了乐剧体裁,其体裁具体风格手法都与传统歌剧区别开来,代表作有《纽伦堡的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等,并提出了“整体艺术观”和“无尽头旋律”的艺术主张
29.标题交响曲不仅有大标题,每一个乐章还都冠以小标题和详细的文字解说,其中用“固定乐思”来代表女主人公的形象在乐曲每个乐章中多次变化重复出现,由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

30.歌剧《卡门》是比才最重要最成熟的作品代表了法国喜歌剧的最高成就,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意大利集中体现在歌剧方面,其中罗西尼创作了优秀的喜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正歌剧《威廉·退尔》;贝里尼创作有《诺尔玛》《清教徒》唐尼采第创作有《爱之甘醇》威尔第的代表作《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等31.“钢琴诗人”肖邦的许多创作都具有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其中58首玛祖卡是他的创作中和波兰民间音乐联系最密切的体裁;19首波罗乃兹最强烈的体现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他的练习曲也表达出不同思想情感,成为独立的艺术品,代表作如:《c小调革命练习曲》
32.交响诗往往表现了一定的意境,情感,哲理,单乐章,由作曲家李斯特首创,他的交响诗代表作如:《前奏曲》《塔索》
33.强力集团的五位作曲家分别是鲍罗丁,居伊,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李姆斯基-科萨科夫
34.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曲《第六“悲怆”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歌剧《叶铺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35.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他的作品有《我的祖国》,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是格里格,他的作品有根据易小生戏剧而编写的《培尔·金特》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是西贝柳斯,他的交响诗《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
36.“音乐会序曲”和“无词歌”这种体裁是门德尔松首创,他的代表作有《苏格兰交响曲》《仲夏夜之梦》
名词解释:
8、交响诗: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的标题性的单乐章管弦交响音乐,篇幅虽然短小,但也可容纳较多的题材内容,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

著名的交响诗有:李斯特《前奏曲》《塔索》
9、波洛涅兹:又称波兰舞曲,是一种缓慢庄重具有贵族气质的舞曲。

16世纪传入宫廷后普及到市民,18世纪起成为独立的器乐曲。

多用复三部曲式,三拍子,第一拍的后半拍往往有重音,结束在第三拍上。

肖邦创作了19首波兰舞曲,并将之推向世界。

10、乐剧:瓦格纳的歌剧改革称为“乐剧”,是以戏剧为中心的整体艺术,用介于说话和歌唱之间的曲调来取代之前的传统声乐形式,创用了“无尽头旋律”和“整体艺术观”,使用庞大的交响性乐队,音乐语言新颖大胆,带有不安、强烈的感情,这些预示了后来欧洲音乐的发展趋势。

11、强力集团:19世纪俄罗斯民族主义作曲家小组,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他们的基本主张是,走格林卡的道路,写俄国自己的题材,创作体现本民族独特个性的、真实而富于人民性的作品。

论述题:
2、何谓浪漫乐派?并简述其风格特征。

含义:浪漫一词原指用罗曼语所写的有关欧洲中世纪那些情节离奇,冒险而富于幻想的骑士故事和传奇小说。

欧洲史学家用这个词来称呼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当时欧洲各国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由于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最后以旧王朝的复辟告终,人们普遍对现实感到失望,对“自由、
平等、博爱”的精神寄托不抱幻想。

这些思潮表现在艺术上就形成了一种不满足于现实、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

后来这个词被借用到音乐领域,把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一批欧洲作曲家看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即我们所说的“浪漫乐派”:
初期(19世纪10—20年代):威伯,舒伯特,贝多芬(晚期)等
中期(盛期)(19世纪30—40年代):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肖邦等
中后期(19世纪40—80年代):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弗兰克,柴可夫斯基等
晚期(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布鲁克纳,普契尼,沃尔夫,马勒,理查·斯特劳斯等
风格特征:
(1)从风格上看:作品强烈地张扬主观情感和个人特征,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

(2)从文化传统上看: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创作普遍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尤其是晚期浪漫派。

3、为什么说肖邦是钢琴风格的创造者
肖邦是唯一一位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钢琴上的作曲家
(1)钢琴音乐的体裁
肖邦运用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夜曲和前奏曲等体裁于钢琴音乐创作中,以表现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社会内容,他不因循任何前代作曲家的形式和风格,而且创造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2)波兰民族音乐的吸收和创新
他的音乐,植根于民族而又超越于民族,肖邦用他那一触即发的灵感赋予音乐以新的生命和活力。

(3)和声的运用与发展
肖邦音乐中倚音、经过音和不协和音层出不穷,往往出现一些别具风味的和弦,增加了音乐的表现效果。

肖邦的和弦的音程通常要比过去的宽大得多,和弦分解也远远超出古典派分解音型的伴奏效果,包含了曲调、和声在内的音乐组织形式。

(4)自由不拘的节奏
肖邦的音乐虽自由不拘,但却总是鲜明而富有戏剧性的推动力,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把音乐的节奏处理得灵活自由而又保持着内在的统一。

音响资料:
01格里高利圣咏
02奥尔加农…哈利路亚,正义如同棕榈树‟
03帕勒斯特里那《马尔切罗斯教堂弥撒曲》
04G加布里艾里经文歌《在教堂里》
05雅内坎尚松《白鸟之歌》
06普赛尔…当我躺在大地上‟歌剧《狄多与阿尔雅思》
07亨德尔…绿树成荫‟歌剧《赛尔斯》
08巴赫《F大调第二布兰登堡协奏曲》
09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10巴赫《平均律钢琴曲》
11格鲁克…我失去了优丽狄茜还怎么活‟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
12莫扎特…对地狱的报复‟歌剧《魔笛》
13莫扎特《G小调40交响乐第一乐章》
14莫扎特《C大调第41”莱比特“交响曲第四乐章》
15海顿《G大调94…惊愕‟交响曲》
16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乐第一乐章》
17贝多芬《D大调第九合唱交响乐第四乐章》
18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
19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
20柏辽兹《幻想交响乐》
21门德尔松《赫布里底》序曲
22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
23肖邦《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
24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
25德沃夏克《第九新大陆交响乐》
26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乐》
27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28斯美塔那交响组曲《我的祖国》之《伏尔塔瓦河》
29比才《卡门》序曲
30比才《卡门》选段《哈巴涅拉》
31威尔第《阿依达》圣洁的阿依达
32格鲁克《奥菲欧》我失去了优丽狄茜33普契尼《托斯卡》为艺术为爱情
34普契尼《图兰朵》今夜无人入睡
35普契尼《蝴蝶夫人》晴朗的一天
36威尔第《绣花女》哦,我可爱的女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