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框构桥顶进施工的顶镐布置分析

斜框构桥顶进施工的顶镐布置分析

第36卷第7期 2 0 1 0年3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t VoI.36 No.7 Mar.2010 ・327・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07 0327—03 

斜框构桥顶进施工的顶镐布置分析 

王旭东 

摘要:通过对斜交框构桥与正交框构桥顶进施工的对比,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对斜交框构桥顶进时的转动问题进行了 

受力分析,又对千斤顶布置的三种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理论计算,解决了斜交框构斜向顶进时的 

转动问题,使框构桥正确就位。 

关键词:斜框构桥,顶进,千斤顶不对称布置 

中图分类号:U448.41 

1概况 

随着铁路运输不断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列车运行密度不 

断增加,铁路平交道口频频出事,已成为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突 

出问题。近年来,铁道部已将取消平交道口,改造为下穿铁路框 

构立交桥列为重点项目。随着平改立力度的逐年加大,框构桥顶 

进施工工艺已经成熟,在实际当中,道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有正 

交和斜交之分,交叉角小于90。者谓之斜交,对于这种斜交的框构 

设计和顶进工艺应依其斜交角度、孔径大小、孔数多少,以及涵身 

长度的综合研究决定。本文笔者根据工程实例,就斜框构桥斜向 

顶进时顶镐的布置方法做以下阐述。 

2斜交框构与正交框构顶进的不同点 

框构桥顶进是在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在铁路路基一 

侧预制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采用高压油泵带动油压千斤顶,并 

借助于预先修好的后背支承,顶人铁路路基内,成为一座铁路立 

交桥。道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分为正交和斜交。道路与铁路正 交框构顶进时,千斤顶的位置一般是以框构中心线为轴对称布 

置。在顶进过程中,如果顶力均匀,挖土适当,观测及时,一般是 

不会产生偏转的。当道路与铁路斜交角较小或箱身较长的较大 

跨度箱涵,若在顶进中还采用正向顶进时,千斤顶以框构中心线 

为轴对称布置的方式,则会产生框构转动,出现偏头现象。斜交 

框构斜向顶进与正交框构正向顶进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框构尾部 的锐角端需要较大的顶力,才能使箱体沿正确方向前进。 

3框构转动原因及受力分析 

图1表示斜框构在斜向顶进入土后某一阶段的平面图,各作 

用力简化在平面上考虑,框构受力说明如下。 

顶力Rl l Y 注:E ,Er框构侧面土压力;Ft,Fr一刃角的正面阻力;.产一底板摩 阻力;^,^一框构侧面摩阻力;N一摩阻合力;R一千斤顶顶力; 偏心距;YI, 一框构侧面土压力作用点至x— 轴的距离 

图1 斜框构在斜向顶进入土后某阶段平面图 

3.1底板 

为支顶千斤顶的需要,箱涵底板尾部需增设三角形圬工以形 文献标识码:A 

成与顶进方向垂直的平面。一般采用图1方案,即增设三角形后 的底板的几何图形与框构对称,底板摩阻力的合力.厂位置与框构 

轴线重合,框构不产生转动。 

3.2边墙 

框构入土后,两侧边墙承受土压力E,由于力臂y右>y左, 

形成力偶,使框构产生逆时针向转动。 

3.3顶板 

一般设计成平行四边形,其摩阻力与框构轴线重合,框构不 

因顶板摩阻力而产生转动。 

3.4 刃角 

如果挖土部位与框构轴线对称,挖土量也大体相当,框构一 

般不会因刃角正面阻力而产生转动。 

由图1求摩阻合力: 

Y=F1+F2+}+fl+f2。 

X=E1一E2=0。 

MJ=E2Y2一El Y1=E(Y2一Y1)。 

故摩阻合力为: 

\N=F 七F2斗f十f +f2 

IM=E(y2一y1) 

偏心距: e=M/N=E(Y2一Y1)/(F1+F2+,+厂l+,2)。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框构的摩阻合力.N与框构轴线偏离e, 

这样框构就发生逆时针向转动,其中两侧土压力的力臂不等是造 

成框构转动的主要原因。 

图2总摩阻力与 图3千斤顶合力 框构轴线偏心距示意图 R与N^作用于同一条线 

4千斤顶布置 

4.1 不同的千斤顶位置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斜框构斜向顶进,两侧土压力对框构尾端 

x—x轴线的力矩差是造成框构移动的主要原因,而且框构入土 

愈深转动愈大,也就是说总摩阻力与框构轴线的偏心距随着入土 

收稿日期:2009—12—21 作者简介:王旭东(1970一),男,工程师,太原铁路局工务处,山西太原

030013 .328. 孝拳;背 山 西建筑 

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就要求配置千斤顶的总顶力位置与之适 

应,才能有效的克服转动。设框构顶进入土到某一阶段,阶段开 

始时总摩阻力N小偏离框构轴线距离e小;阶段终了时总摩阻力 

N大偏离框构轴线距离 大,如图2所示。千斤顶合力R按三种 

不同位置布置如下。 

1)当千斤顶合力R与N士作用于同一条线,则自阶段开始至 

阶段终了期间,框构承受千斤顶的偏心力矩产生顺时针向转动。 

为避免框构转动,可利用刃角正面阻力,即挖空B侧刃角前土壤, 

让A侧刃角吃土的办法(见图3)。 

图4千斤顶合力 且与Ⅳ 作用于同一条线 

l 200 2 611 3 916 罴 

顶进方向 

鼾 

量I 顶进方向 i 

景l 

鞋 图5千斤顶合力 R位于1/2(e★+P ) 

4 569 3 680 

// 么么 m / 衡 线重 路挡 中墙 心 Y//// ̄, 

a)侧面图 3776 莩 

景J 

螺 

3 811 8 485 3 680 7 551 

b)平面图 

图6 各部位尺寸(单位.-mln) 表1转矩、摩阻力和偏心距计算表 

框构人土 平均填土 单侧土 转矩 摩阻力P=PI 偏心距 深度/m 高/m 压力E/t M=EL/t・m 2E×0 8/t e:M,p,m 1 0 55 0.12 0 91 646 l9 0 2 1.18 1 11 8 41 647 78 0 O1 3 1 39 2.32 17 52 649 7l 0 03 4 2.18 7 6 57 39 658 16 0 O9 5 2 67 14 25 107 66 668墙O 0 16 6 2.88 19.90 150 26 677 84 0 22 7 3 70 38 33 289.44 707 33 0 41 8 4.11 54.【)5 4o8 17 732 48 0 56 9 4 93 87.50 660.71 786.00 0 84 1O 5 28 111.51 842.01 824.42 1.02 1l 5 72 143.96 l 087 04 876.34 1 24 12 6 33 l92 33 1 452 28 953.73 1.52 13 6 44 215.66 1 628.45 991.o6 1.64 14 6舳 258 94 t 955 26 1 060 31 】.84 15.976 6 8O 295 492 2 231 26 1 l18 78 l 98 16 6 80 295.492 2 231 26 1n8.78 l 98 17 6踟 295.492 2 231 26 1l18.78 1 98 18 6.80 295.492 2 231 26 1 118 78 1 98 19 6.80 295.492 2 231.26 1l18 78 l 98 20 6.80 295.492 2 231.26 1 118 78 l 98 21 6.80 295 492 2 231 26 1118.78 l 98 22 6.80 295.492 2 231 26 1 118 78 1 98 2)当千斤顶合力R与N,I、作用于同一条线,则自阶段开始至阶 段终了期间,框构会产生逆时针向转动,当然也可以用挖空A侧 

刃角前土壤,让B侧刃角吃土的办法,使刃角正面阻力对框构产 

生顺时针向转动来达到框构正确顶进的目的(见图4)。 3)当千斤顶合力R位于1/2(e女+e/l、),自阶段开始至阶段 

中期之前,框构会产生顺时针向转动;自阶段中期之后至阶段终 

了期间,框构会产生逆时针向转动。如果仍然用刃角正面阻力来 

克服框构转动,那么在阶段中期之前要用1)所述的办法,在阶段 

中期之后就要用2)所述的办法(见图5)。 

上述千斤顶三种不同布置以第一种较好,即千斤顶合力R 与N大位置对应,其主要理由是在阶段的整个期间对框构产生顺 

时针向力矩来克服框构两侧土压的力臂差对框构产生的逆时针 

向转动。为使框构正确就位,采用千斤顶不对称布置形成一个反 

力矩,克服框构转动。实践证明:采用这一措施,效果良好。. 

4.2千斤顶不对称布置的方法 

笔者在石太铁路下行线130.821 km框构桥顶进中采用了千 

斤顶不对称布置的方法,克服了框构桥在顶进过程中的转动问 

题,效果较为理想,现以工程实例介绍如下: 石太下行线130.821 krn框构桥轴线与寿阳县307国道斜交 

50。,主体高度6.8 1TI,净宽9 m,净跨13.84 m,采用斜框构,增设 

2个三角形底板,以支承千斤顶,框构混凝土323 m3,设计顶力 

1 200 t,顶程22 m,土质为密实砂夹石,含水量小。顶进过程中采 

用轨束吊轨及纵、横抬梁加固线路。各部尺寸见图6。 计算假定: 

1)底板平面尺寸基本上与框构轴线对称,因此可认为底板摩 

阻力的合力与框构轴线重合。 

2)顶板平面尺寸与框构轴线对称,板顶仅线路加固重量,摩 

阻力不大,对计算成果影响甚微,为简化计算略去顶板摩阻力。 

3)顶进时刃角周边土壤挖空,故可认为刃角正面阻力为零。 

根据以上三点,本计算主要考虑由于两侧边墙土压力力臂不 

等,使得框构产生顺时针转动的转矩。 

表2各阶段所需千斤顶数量表 

顶进阶段 摩阻力P/t 需千斤顶台数=1.2×P/220 千斤顶台数 启动 646 3.52 4 1 647 3.53 4 2 647 78 3.53 4 3 649.71 3.54 4 4 658 16 3.59 4 5 668.8 3.65 4 6 677.84 3.70 4 7 707 33 3.86 4 8 732.48 4.0o 4 9 786.00 4.29 5 人土 10 824.42 4.50 5 深度 ll 876 34 4.78 5 m 12 953 73 5.20 6 13 991.06 5.41 6 14 1 060 3l 5 78 6 15.976 1 118 78 6.10 7 16 1 118 78 6.1O 7 17 1 118 78 6.10 7 18 1 118 78 6.1O 7 19 1 118 78 6.10 7 20 1 118.78 6.1O 7 21 1 118.78 6.10 7 就位 22 1 118,78 6.1O 7 

土压力按E=1/2rHZl ̄(t)计算。 其中,r为土体容重,取2.0 t/m3;H为框构两侧土体高度;B 

为框构人土宽度; 为土压力系数,取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