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拱墅区第三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03-10-31[收藏][推荐][有奖纠错] [字号:大中小 ] [打印][关闭]2003-10-31第三产业是都市产业,我区要打造“四大品牌”,实现“商贸富区”,其实质和关键就是要大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着眼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区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定位,围绕三产发展目标,如何进一步挖掘资源,抢占空间,构筑平台,加快三产发展,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发展的主题。
现特在对全区有关镇、街道、部门和企业调研并座谈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快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作如下分析和思考:一、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尤其是去年以来,取得了较大较快的发展。
主要表现:一是产业比重逐步提高。
2002年实现三产增加值10.21亿元,占全区GDP比重为43.08%,比2001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今年1至6月份,三产占全区GDP比重达到了44.26%。
二是三产招商引资力度明显加大。
2002年,全区共引进三产项目533项,占全区总量的76.8%,实际引进资金14.72亿元,占全区总量的67.52%。
同时,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2002年共投入5.4亿元,占全区生产性投入的50%,同比增长138.48%。
三是商贸业发展迅速。
欧尚超市、百安居建材超市等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我区;康汽集团、海外海集团、中义汽车公司等汽车贸易企业发展壮大,汽车会展业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面不断扩大。
从今年三产发展情况看,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至6月份,三产实现销售收入87.98亿元,同比增长100.78%;利润7382万元,同比增长156.05%;市场成交额97.01亿元,同比增长96.79%。
预计全年三产可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68%,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45%;市场成交额195亿元,同比增长50%。
(二)存在问题1.发展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主要表现:一是对加快“商贸富区”的共识和发展第三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全局与长远意识在三产发展中没有很好地体现;三是抢抓机遇、自挖潜力、自拓空间、自我发展的办法还不多,自身发展三产的优势有待于进一步利用和发挥。
2.规划档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对三产发展的整体布局起点还不高。
在三产业态分布上发展不是很平衡,在三产地块上,商业热点主要集中在上塘、米市巷,其它区域还未形成商业积聚效应。
同时,现有的一些产业发展早,档次低,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如专业市场有待调整优化。
3.政策扶持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近年来我区在第三产业发展上加大了扶持力度,但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税源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引导和鼓励镇、街道自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实力;如何激励三产企业留住税源,都需要在政策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二、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1.区位发展优势我区的定位是大都市中心城区,这一定位给第三产业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如在规划建设中要体现和发挥中心城区的作用。
一方面,大量的人口入住我区,逐步形成了人才、信息、资金和技术的积聚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通过33929工程的建设,我区的道路交通将明显改善,同时又有便捷的水路、铁路,这些都将有助于人流、物流的快速进出,有助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2.特色产业优势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了以汽车销售服务业、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仓储物流业、专业市场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
这些都是我区三产的特色行业,也是三产发展的重点行业,通过前几年的培育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
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特色产业的优势,才能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3.发展资源优势增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后劲,关键要在资源上做文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还有相当的潜力可挖。
一是城市建设造一块。
按照“居住拱墅”五年发展规划,到2007年,我区累计要建造商务用房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主要规划布局在小河、长乐、大浒弄、拱宸桥桥西等地块。
这将为发展楼宇经济创造空间,构筑平台。
二是旧城改造配一块。
随着旧城改造进一步推进,我区改造面积将达到500万平方米,按7%的公建配套比例,公建配套面积约35万平方米,可作为三产发展的空间。
三是撤村建居留一块。
据测算,全区16个撤村建居村的10%留用地面积约为500亩,主要集中在祥符镇的5个村,如果形成一定规模,将为三产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是迁二建三腾一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石祥路以南(主要是上塘、祥符区域内)现有工业企业将逐步外迁,这些企业的地块和厂房都可作为三产发展的空间,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企业的占地面积约为62万平方米(930亩),现有厂房面积约为43万平方米。
五是集镇规划划一块。
抓住祥符、半山、上塘集镇建设规划的契机,保证三产发展空间,据预测,三个集镇将规划公建用地面积约为700亩。
以上五块资源关键要在抢抓的同时,要用足、用好、用到位,真正发挥资源优势作用。
三、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战略目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以抓招商、抓投入、抓税源为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在2005年力争达到新增税收4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
重点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1.从三产发展业态来确定重点根据现有三产的特色和今后三产发展的方向,围绕打造汽车、物流、居住、文化拱墅四大品牌,同时加快楼宇经济、专业市场、大型超市等行业的发展。
——汽车拱墅再扩大。
在2005年全区汽车销售收入力争180亿元,汽车行业实现税收1.8亿元,解决12000人就业。
其中:杭州汽车工贸园区销售收入100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解决10000人就业;康汽集团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实现新增税收0.5亿元,解决1000 人就业;石祥路、沈半路汽车特色街区销售收入30亿元,实现税收0.3亿元,解决1000 人就业。
——物流拱墅重引进。
到2005年,三年力争投入10亿元,年产利润1亿元,年实现税收0.6亿元,解决3000人就业。
——居住拱墅快建设。
力争每年销售商品房50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4000元计算,销售收入为20亿元,按5%税率计算,每年可实现税收0.8亿元。
——楼宇经济新突破。
要创建楼宇品牌区域,形成产业群、行业群、产品群。
到2005年力争引进40家公司(总部),平均每家年缴税收200万,可实现税收0.8亿元。
——专业市场抓调整。
利用杭州市整顿专业市场的契机,通过对全区22家市场的调整、整合,提升档次,形成规模,巩固发展。
——文化拱墅新进展。
以杭州文化商城为中心,加快规划辐射,形成都市文化产业圈。
在以上发展重点的基础上,三年内争取三个突破:一是争取建设南宋御花园;二是争取再引进世界五百强超市2家以上;三是争取开工建设四星级以上酒店2家以上。
2.从三产发展区域来确定重点进一步调整完善原有的三产布局规划,将拱宸桥、大关、米市巷、卖鱼桥、庆隆阮家桥等商业中心确定为区级商业中心;将小河、和睦、半山、上塘、祥符、康桥等确定为次区级商业中心;将信义坊商街、台州路商街、石祥路和沈半路汽车特色街区、上塘路小商品通讯器材区确定为特色商业街区。
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措施1.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意识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切实强化四方面意识:一是重点意识。
第三产业是增加地方税源的重点产业,因此,要结合区位实际,把三产作为富区、强区的重点来抓,加大三产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经济实力。
二是超前意识。
三产发展要注重长远,看到发展的前景,增强超前规划的意识,积极发展新兴业态,提升产业和区域档次。
三是机遇意识。
要抓住城市化进程推进、旧城改造的契机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的机遇,充分抢占和利用资源,加快三产发展。
四是责任意识。
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块块要有积极创业的责任,条条要有建设发展平台的责任,要加强宣传,营造发展氛围,扩大影响面,共同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我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2.构筑发展平台发展空间是招商引资的有力保障,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是要抢占空间,利用资源,构筑平台。
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规划建设增空间。
一方面,要创造发展平台,在城市规划建设上高起点地合理布局三产发展空间,尤其在这次分区规划调整上要充分考虑,要突出规划,真正发挥其作用。
另一方面,要鼓励区属的开发主体从全区的大局来培植税源经济,在确保安置回迁户住房的基础上,重点多建商务楼,使房地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相结合(如开发1万方的商务楼与1万方的住宅楼,其销售营业税是相同的。
对于开发主体来讲,建设住宅楼,资金回笼快;而建设商务楼,则回报期长。
对于区来讲,从发展区域经济、增加税源的角度出发,商务楼可以为招商引资发展楼宇经济创造空间,从这个意义上分析,一幢楼相当于一个小园区。
因此,必须要加大鼓励引导力度)。
同时要主动了解掌握本地区的规划建设情况,做到心中有底,利用好规划抢占空间。
二是调整整合腾空间。
一方面对现有传统三产行业,特别是一些档次低、不适应区域发展的,要改造提升或调整外移,腾出空间,发展其它三产,如专业市场调整整合;另一方面要抓住“迁二建三”契机,通过重新规划,将工业用房调整为三产用房,如上塘镇利用沈半路、石祥路的沿街厂房规划建设汽车特色街区。
三是普查资源用空间。
各镇、街道和区相关部门要结合三产的普查,组织人员全面调查发展三产的用房和在建项目,掌握资源信息,为招商引资创造发展空间。
3.加强政策扶持一是建立三产发展扶持资金,每年确定一定量的资金额度,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鼓励街道购买农贸市场和沿街房产,加快发展三产,以增强街道自身的造血功能和长远发展的财力。
二是在政策上鼓励引导开发商多建造商务楼,以发展楼宇经济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主要对区属的开发建设单位,制定激励政策,进一步拓展三产发展空间,共同发展税源经济。
三是在政策上扶持重点的三产企业发展,研究税收政策,更多吸引企业入驻我区,通过引进发展,增加税源。
4.加快项目建设三产重点项目将是今后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将带动项目周边区域的发展。
因此,要着重抓好今年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三产项目的建设。
一是在建的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加强领导协调。
二是未建项目要加快办理相关手续,跟踪服务,尽快开工。
三是加强督促帮助,对列入今年的三产重点项目要密切关注,全面掌握情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进项目建设,早出效益。
5.健全领导机制要把第三产业发展列入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加大全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及时协调三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要建立健全具体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应的人员及经费,发挥协调指导、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