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鼻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电子鼻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电子鼻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传统食品检测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在食品检测行业中,各类食品品种繁多,性质各 异,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质量价格也参差不齐。评价 食品的质量(品质、鉴别杂质、变质及赝品)通常只能 主要通过专家的感官来进行,这类工作通常由训练有素 、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但是培养一名专职食品鉴别师 投入费用大、周期长,另外人工鉴别带有一定的主观因 素,结果可能会出现误差。气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 方法及电化学方法是目前常用的食品检测方法,但这些 方法检测费用昂贵,检测周期长,实验难度大,所得的 气味图谱与人的嗅觉系统很难作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对比 。
电子鼻在食品检测中的优越性
与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相比,电子鼻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将 电子鼻用于食品检测具有检测简单、快捷、样品用量少、成 本低等特点,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电子鼻不仅可以对 不同样品的气味信息进行简单的比对分析,而且可以通过采 集标样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化学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未知 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电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鼻现在已在许多国家投入使用,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展和 人对嗅觉过程的深入了解,电子鼻的功能必将日益增强,愈来 愈多地取代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人鼻的作用,取得愈来愈广泛的 应用。
电子鼻的技术特点
电子鼻技术在香气分析和鉴定中具有不同于 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的特点
1、电子鼻具有新颖的仿生检测技术,与传统成分分析仪器不同,它 获得的是被检测样品气味的整体信息,并通过数学分析产生“指纹”图谱 ,提取样品的本质、隐含性质,用于今后、未知样品的识别和检测;
电子鼻的类型
气相型


金属氧化物型

光传感型
电子鼻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鼻的发展历史
人类对化学传感器的探索已有久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 国际上最早的嗅觉学术交流会是1962年瑞典的斯得哥尔摩召开的。 20 世纪中期,化学传感器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80年代初期,在科技文献中出现了“电子鼻”这个技术术语。 1990年举行了第一届电子鼻国际学术会议。 第一台商业化的“电子鼻”于1994年诞生。
2、电子鼻的灵敏度很高,气味的检测限可以到达ppb甚至ppt级检测 限;
3、电子鼻测定速度快,一般仅需几分钟,能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生 产流程中的各项工艺条件,确保质量评价(QA)和质量管理(QC)指标 ,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4、电子鼻测定范围广。它不仅能测定气体、液体,而且也能测定固 体等各种形态的样品。样品不需前处理,极少使用各种有机溶剂,无有毒 有害溶剂残留,是一项“绿色”环保的检测技术;
电子鼻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引言
介绍电子鼻的基本知识
电子鼻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介绍电子鼻的发展
电子鼻与人类鼻子的比较
介绍电子鼻的特点
电子鼻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介绍电子鼻的具体应用
引言
电子鼻,又称人工嗅觉分析系统(artificial olfactory) ,是用来区分和辨别复合气味的设 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嗅觉器官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嗅觉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却越来越重要,比 如将其应用在奶制品的检测、酒类识别、蔬菜 水果成熟度的检测、烟草品质检测等方面。电 子鼻技术的研究涉及材料、精密制造工艺、多 传感器融合、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应用数 学及各具体应用领域的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 意义和应用前景。
5、避免了靠人体感官测定中的主观因素及其它的人为误差,提高了 检测的精确度,而且可以避免人工测定嗅味中因吸入样品对健康带来的不 利影响;
❖ 同人类的嗅觉相比,电子鼻除具有灵敏度高、检测 过程简单快捷外,还具有以下优越性: 1、定性强、安全性高,长时间工作无疲劳,能 够胜任多样品、连续化检测,可实现生产的在线监 测; 2、检测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标准化。电子鼻是 依靠基于专家分析结果和反复训练而建立起来的数 据库进行识别的,记过很少受外界影响; 3、成本低。
系统软件流程图
软件的算法的改进
❖ 在软件的算法中,采用BP学习算法和SVM学习算法相 比较,以体现SVM学习算法的优越性。SVM学习算法 是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机器 学习方法,它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尽量提高学 习机的泛化能力,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能和较好的分类 精确性。
电子鼻在食品检测中应用(以牛奶检测为例)
试验材料 试验用电子鼻是由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其硬件部分主要由 气敏传感器阵列、气体测量室、A/D采集装置、稳压电源 和计算机等组成。传感器阵列由若干支金属氧化物气敏传 感器组成。气敏传感器加热电压为(5.00士0.05)V,工作 电压为(10.00士0.01)V。软件部分由Matlab实现。
电子鼻的机理
电子鼻技术模仿了生物的嗅觉机能,通过传感装置采集多维响应信号,利 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和模糊方法进行数学处理,建立识别 模式,将多维响应信号转换为感官评定指标值,完成对被测气味定性定量 分析结果的智能解释。同普通的化学仪器分析不同,通过电子鼻系统分析 得到的不是被测样品中某种或几种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结果,而是获得被测 样品气味的整体感官特征,具有类似鼻子的功能。
❖ 试验方法
❖ 选用某包装方式的纯牛奶为研究对象,对开封后第1天 、第2天、第3天、第4天和第5天的牛奶用上述电子鼻 进行测量,每天测量定量(试验者根据情自己确定) 个样本,共得到总体的测试样本。样本测试前先采集 传感器对环境的响应值(简称空载响应值),然后再进 行样品测试。在实验室自然空气条件下,采用液体定 量取样的方式,每次测试时用移液管量取定量样品置 于表面皿中,再把表面皿放入气体测量室中,密封, 进行传感器动态数据采集,相邻采集数据的间隔时间 为定量。
电子鼻的组成

气味取样操作器

气体传感器阵列

信号处理系统
电子鼻识别气味的机理
❖ 电子鼻识别气味的主要机理是在阵列中的每个 传感器对被测气体都有不同的灵敏度,例如, 一号气体可在某个传感器上产生高响应,而对 其他传感器则是低响应,同样,二号气体产生 高响应的传感器对一号气体则不敏感,归根结 底,整个传感器阵列对不同气体的响应图案是 不同的,正是这种区别,才使系统能根据传感 器的响应图案来识别气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