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生物材料学第六章
1963 GOTT发现碳纤维具有优良抗血栓性能;
1976 Jenkins医生碳纤维韧带和肌腱用于山羊和
家兔,3周后,发现具有诱发部分组织再生功能;
碳基材料从此应用于医学研究。
Company Logo
碳基医用材料种类
碳纤维(CF) 碳纤维基复合材料(CFRC/CFRP) 活性炭(多孔碳)(AC/ACF) 低温热解各向同性碳(LTIC) 金刚石和类金刚石涂层(DLC)
石墨化:
利用热活化将热力学不稳
定的炭原子实现由乱层结构向 石墨晶体结构的有序转化。
2014-6-17
石墨化原因
碳元素其外部电子结构有 两种:一种是Sp3杂化轨道,金 刚石结构 ,C一C 间为 σ键 。一种是SP2杂化,形成石墨片 状结构,同一层中C一C 为σ键 层与层之间是π键。
σ键很短很强,键长约 0.142nm 结合力很强,π键相 对较弱。
2014-6-17
2.制备工艺
2.1碳/碳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方法
CVD渗透 浸渍树脂戍 沥青 预浸物
碳纤维成型物
热压成型
碳化
碳/碳复合材料
短纤维与沥 青或 树脂 混合物
碳纤维成 型物
石墨化的碳/碳 . 复合材料
石墨化
碳化(carbonization)
将上述成形物在隔绝空气下
热分解为碳和其他产物。
概述 制备工艺 碳/碳复合材料的界面 碳/碳复合材料的抗氧化
1. 简介
定义:碳/碳复合材料是指以碳纤维作为增强体, 以碳作为基体的一类复合材料。 性质:密度低、高比强度,比模量高、热传导 性低、热膨胀系数断裂韧性好、耐磨、耐烧蚀。 对宇宙辐射不敏感及在核辐射下强度增加等性 能,是所有已知材料中耐高温性最好的材料。
越好
2014-6-17
2D 生产成本低 在平行于布层的方向 拉伸强度较高,容易 制成大尺寸形状复杂 的部件 3D 及多向编织具有更 好的结构完整性和各 向同性
2014-6-17
2.3 坯体的致密化工艺
碳/碳复合材料坯体致密化是向坯体中引入碳基 体的过程,实质是用高质量的碳填满碳纤维周 围的空隙。以获得结构、性能优良的碳/碳复合 材料。 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法(CVD) 液相浸渍碳化法
1.3 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理想的石墨 点阵结构属六方晶 系,真实的碳纤维 结构属于乱层石墨 结构。
石墨的六方晶体结构
石墨层片的缺陷 及边缘碳原子
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石墨微晶 碳纤维的二级结构单元
碳纤维的三级结构单元: 石墨微晶组成原纤 维,直径50nm左右, 长度数百纳米。原纤维 呈现弯曲、彼此交叉的 许多条带状结构组成, 条带状的结构之间存在 针形空隙,大体沿纤维 轴平行排列。 原纤维
稳定的制品。
2014-6-17
3.碳/碳复合材料存在的不足
高温氧化性气氛下极易氧化
碳复合材料生产的成本较高大
尺寸制造工艺也有待提高
2014-6-17
4.碳/碳复合材料应用
明显看出,对碳材料的需求逐年增加
2014-6-17
航天应用
2014-6-17
三叉戟鼻锥,发动机喷管喉衬
2014-6-17
碳纤维应用实例
碳纤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碳纤维可加工成织物、毡、席、带、纸及其他材料。在多个 领域都出现了碳纤维材料的身影,比如说滑雪板、棒球棒、 赛车、自行车以及各种体育服装用品中。
碳纤维外壳的Thinkpad
碳纤维三脚架
碳纤维自行车
碳纤维应用实例
现在的F1(世界一级方 程锦标赛)赛车,车身大部 分结构都用碳纤维材料。顶 级跑车的一大卖点也是周身 使用碳纤维,用以提高气动 性和结构强度
性能平衡性较差,弹性系数较大,强度较低,碳化收率 较低(20%-3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为40%-60%,沥青基碳 纤维为80%-90%],因此该粘胶碳纤维的前景不大。
粘胶基碳纤维的原料是含有纤维素结构的各种天然或人造纤维 热处理过程: 1)25℃~150℃温度下,脱去吸附水 2)150℃~240℃温度下,纤维素环的脱水 3)240℃~400℃下,通过自由基反应,C-C,C-O键断裂,生 成水、CO和CO2等气体放出; 4)400℃以上,进行芳香化,放出氢气。 再升高温度时,进行碳化和石墨化过程。 该过程中,纤维的损失在90%以上。 加热速度较慢,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可得到20%~30%
碳纤维产品
碳纤维及预浸料
碳绳
防弹板
抗拉强度:3600MPa 拉伸模量:220GPa 层间剪切强度:85MPa 断裂伸长率:1.5% 可供品种:3K、6K、 12K
1.1 碳纤维的分类 可根据原丝的类型、碳纤维的性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高性能碳纤维 性能分类
高强度(HS),超高强度(VHS), 高模量(HM),中模量(MM)
低性能碳纤维
耐火纤维,碳质纤维,石墨纤维等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粘胶基碳纤维 原丝类型 沥青基碳纤维
木质素纤维基碳纤维
其它有机纤维类(各种天然纤维, 再生纤维缩合多环芳香族等)
碳纤维与石墨纤维的区别:
碳纤维主要含无定形碳,碳含量约为95%, 热处理温度1200~1500℃ 石墨纤维含较多的结晶碳,碳含量99%以上, 热处理温度2000℃以上 制造纤维时的温度不同造成以上差别
2014-6-17
摩擦磨损性能
碳/碳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微观组织为乱层石墨结 构, 其摩擦系数比石墨高, 特别是它的高温性能 特点, 在高速高能量条件下摩擦升温高达1000 C 以上时, 其摩擦性能仍然保持平稳, 因此可用作 刹车片材料。
2014-6-17
力学性能
碳/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碳纤维的种 类、取向、含量和制备工艺等。单向增强的碳/碳 复合材料, 沿碳纤维长度方向的力学性能比垂直 方向高出几十倍。碳/碳复合材料的高强高模特性 来自碳纤维, 随着温度的升高, 碳/碳复合材料的 强度不仅不会降低, 而且比室温下的强度还要高。
将有机纤维经过稳定化处理变成耐焰 纤维,然后再在惰性气氛中于高温下进行 焙烧碳化,使有机纤维失去部分碳和其他 非碳原子,形成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状 物。此法用于制造连续长纤维。
1.2.1 以粘胶纤维为原料制造碳纤维
粘胶纤维属于多糖类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6H10O5)n,粘胶 原丝具有环状分子结构,可以直接进行碳化或石墨化处理, 而制成粘胶基碳纤维。
最后由原纤维组成碳纤维的单丝
碳纤维的皮层结构:
碳纤维由表皮层和芯子两部分组成,中间是
连续的过渡区。皮层的微晶较大,排列较整齐有
序,占直径的14%,芯子占39%,由皮层到芯子,
微晶减小,排列逐渐紊乱,结构不均匀性愈来愈
显著。
沥青基石墨纤维 端口,石墨片从 芯部向外经向辐 射,纤维表面有 较浅的沟槽
2014-6-17
物理性能
碳/碳复合材料在高温热处理后的化学成分, 碳元
素高于99%, 像石墨一样, 具有耐酸、碱和盐的化
学稳定性。其比热容大, 热导率随石墨化程度的提
高而增大, 线膨胀系数随石墨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等。
2014-6-17
热学及烧蚀性能
碳/碳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 因而 热冲击能力很强, 不仅可用于高温环境, 而且适 合温度急剧变化的场合。其比热容高, 这对于飞 机刹车等需要吸收大量能量的应用场合非常有利。 因此可以被用作航天航空材料和刹车片材料。
2014-6-17
化学气相法(CVD)
化学气相法是直接在坯体孔内沉积碳,以达到填孔 和增密的目的。 化学气相法包括脉冲法,等温法、热梯度法、压差
法、等离子体辅助CVD法等。
优点是沉碳易石墨化,且与纤维之间的物理兼容性
好,易于获得性能良好的碳/碳复合材料。缺点是
制备周期太长,生产效率低,对于厚制品, 此法 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014-6-17
热梯度法
热梯度法与均热流类似,
其过程也受气体扩散所支
配,但因炉压较高,铅坯
体厚度方向可形成一定的
温差 沉积周期短,制品密度高, 性能比均热法更好。但重 复性差
2014-6-17
压差法
沿坯体厚度方向造成 一定的压力差,反应 气体被强行通过多孔 坯体 沉积速度快,渗透时 间较短,沉积的碳也 较均匀,适用于外部 透气性低的部件
碳基生物材料
2 医用碳材料
优点:
质轻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抗疲劳特性;
弹性模量和致密度与人骨大致相同;
生物相容性好,特别是抗凝血性佳,与血细胞中
的元素相容性极好,不影响血浆中的蛋白质和酶 的活性。 在人体内不发生反应和溶解,生物亲和性良好, 耐蚀,对人体组织的力学刺激小。
碳基生物材料的历史
2014-6-17
液相浸渍碳化法
液相浸渍法设备比较简单,适用性广泛,它是
将碳纤制成的预成型体浸入液态的浸渍剂中,
通过加压使浸渍剂充分渗入到预成型体的空隙
中,再通过固化 碳化石墨化等一系列过程的循
环,最终得到复合材料。
缺点是要经过反复多次浸渍碳化的循环才能达
到密度要求。优点是技术简单,容易制得尺寸
2014-6-17
由上可知:
σ键很短很强,π键相对较弱。因而导致了石墨碳 具有各向异性,但沿层面方向具有优异的电、热和 力学性能,通常情况下由于π键较弱,往往导致层 与层间的堆垛不规则或无序,形成多晶碳。 由于石墨碳的优异性能源于其有序的结构,因而将 无序结构转变为有序结构是碳/ 碳复合材料制造与 应用中非常关键。往往采用热处理等他能量输入的 方法进行石墨化转变。
2014-6-17
2.1.1碳纤维和基体先驱物的选择
碳纤维的选择常基于所设计材料的用途和使用 环境。现在常用的碳纤维有三种,人造丝碳纤 维,聚丙烯腈(PAN) 碳纤维和沥青碳纤维。 碳基体可以从很多碳源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得, 典型的基体有树脂碳和热解碳,前者是合成树 脂或沥青经碳化和石墨化而得,后者由烃类气 体的气相沉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