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2020湖北宜昌中考)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2. 在学校“使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个常识,可知留下如图1中鞋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 B.C. D.3. (2020成都中考)据新华社报道,2020年8月20日上午,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

赛程全长2 000米,如图2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

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A. B. C. D.4.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内的平均速度是,后内的速度是,则该汽车在这内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5. 如图3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6. 2020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7.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8.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9. (2020上海中考)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比乙先运动,甲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为,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在如图4所示的、、三条图线中,乙的 - 图()A.一定是图线B.一定是图线C.可能是图线D.可能是图线10. 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焰,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焰随着鼓声舞动。

对这个现象解释不准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焰舞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11. (2020广州中考)如图5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录到的有高、低音,录到的只有低音。

由此能够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12. (2020长沙中考)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6所示,该设施长175 ,高7 。

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

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3. 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7中实线部分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则小狗的运动速度为______ ;在前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______运动(选填“东”或“西”)。

14. 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

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的。

15. (2020重庆中考)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

如图8所示。

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的测速区间用时,其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根据该路段限速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对应处罚。

16. 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

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 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时的响度明显大,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_________造成的。

18. 2020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声波获得信息。

19. 往暖水瓶中灌水时,能够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20. 在春天的花丛中经常看见蝴蝶的身影。

某种蝴蝶的翅膀在内振动了次,频率是____ ,人类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1. (2020南京中考)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

优美的舞曲声是因为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2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大雪过后万籁俱寂的绝美画卷,为什么大雪过后,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23. 在城市立交桥的两侧一般都装有隔板,这是为什么?四、计算、探究题(24题12分,25题10分,26题12分,共34分)24.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处有障碍物。

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

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倍。

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5. 请利用公路边的路标(每一个标记)或铁路钢轨(每根长)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汽车或火车的平均速度。

写出还需要的器材、实验的步骤、应记录的实验数据(用字母表示),写出最后平均速度的表达式。

26.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实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相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相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相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准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① 钢 20 0.3② 钢 0.5③ 钢 40 0.5④ 尼龙丝 30 0.5⑤ 尼龙丝 40 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实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实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的琴弦实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

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1. B 解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如果我们的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不变,物体就是静止的。

不能选择自身作为参照物,A选项错误。

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向后运动,故B选项准确。

以河岸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故D选项错误。

船可能顺流而下,也可能逆流而上,当船逆流而上时,以流水为参照物,船和山的相对位置不能确定,故C选项错误。

2. B 解析:“犯罪嫌疑人”的鞋印的长度约为 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由此分析可知选项B是准确的。

3. B 解析:比赛成绩可看做为,则比赛时的平均速度,故比她们平均速度大的是,故B选项准确。

4. D 解析:,,,,。

故选项D准确。

5. D 解析:小强在以另一列车厢为参照物时,感觉到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而他以站台为参照物时,却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故A、B、C选项错误;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故D选项准确。

6. C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讲课的声音不能通过声波传回地球,A选项错误;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振幅大,响度大,B选项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振动不会产生声音,故C选项准确,D选项错误。

7. C 解析: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不同,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

听朋友打来的电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色。

故选项C准确。

8. D 解析: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选项A错误。

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选项B错误。

超声波的频率高于,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人听不到超声波,选项C错误。

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选项D准确。

9. D 解析:甲比乙先运动,甲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为,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所以,乙运动的距离为或,运动时间为。

与之对应的是图线。

故选D。

10. C 解析: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的烛焰跳动。

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的,这说明声音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故选项C符合题意。

11. A 解析: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距离较近的录到的有高、低音,而距离较远的录到的只有低音,这说明低音(音调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传播的距离较远,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所以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频率较低的,故A选项准确,B选项错误。

距离声源越远,能量和响度都会减小,所以能量和响度越小的声音传播的距离越近,故C、D选项均错误。

12. B 解析: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选项错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故B选项准确;隔音板只能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减小,不能降低噪声的音调,故C选项错误;隔音板能够隔音是因为隔音板采用了吸音材料,利用声音的多次反射使声音的能量消耗掉,不是利用声音的直线传播,故D选项错误。

13. 1 西解析:由题图知,小狗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狗的运动速度;由题图可知,在前内,兔子和小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小狗和兔子同时开始向东运动,所以兔子在前、小狗在后,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西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