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琪《崇川竹枝词》一百首

李琪《崇川竹枝词》一百首

李琪《崇川竹枝词》一百首【李琪】清通州人。

字冬美,一字元朗,号少山,善诗文,著有《少山诗文钞》。

该竹枝词创作于清道光初,载《少山诗钞》卷六,实数九十九首。

【崇川】南通古称通州。

通州在北宋天圣元年(1023)一度改称崇州,一名崇川,表示这里一带“襟江带海,三面皆巨川……,地势崇高,擅其胜也。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不久复称通州。

淮南江北海西头,中有一泓扶海洲;扶海州边是侬住,越讴不善善吴讴。

【原注】“扶海州”见《后汉书·郡国志》【扶海洲】汉代南通地区江口出现的的一块沙洲,位于今如东地区一带。

1984年在如东汤圆乡出土了一艘古代独木舟,经C14测定木材年代为距今2000年左右。

出土的地点即在扶海州西南部。

东汉时,扶海州与陆地之间尚有10公里左右的浅海,人们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来往于扶海洲与陆地之间。

【越、吴】越:泛指浙江或浙东地区,或专指绍兴一带;吴:泛指我国东南(苏南和浙江)一带。

【讴】歌曲、民歌。

旧时版籍隶扬州,为问扬州似此不;纵有楼台如锦绣,青钱难买五山秋。

人传四月掩山门,三月前头早曝裈;好趁桃花开满洞,与郎花下共携尊。

【原注】俗以四月初一掩山门,故进香者至三月止。

黄泥山有桃源洞。

雕轮一辆上琅山,日出离家薄午还;侬为进香曾盥手,不寻紫石涴苔斑。

【原注】山多紫石,故名紫琅。

半千石山半山亭,一路肩舆不暂停;行到大观石畔住,支云塔角响金铃。

【原注】“半千石”半于虎丘“千人石”也。

半山亭、大观台、支云塔俱在琅山。

望海亭前听诵经,观音礼罢倚棂;贪看峰似葫芦样,笑指石如狮子形。

【原注】亭设大夫像,葫芦峰、狮子石俱在琅山。

山前淬剑说秦皇,山后屯军又越王;屯军淬剑侬不记,山鸟山花侬不忘。

【原注】剑山有始皇试剑石。

军山为越王屯军处。

鹁鸪岩下鹁鸪飞,鹰嘴峰前鹰又归;多恐秋高山木落,夜深霜露点人衣。

【原注】岩在琅山;峰在军山。

龙舒洞口秋月明,龙舒仙子如琼英;风鬟雾鬓不知处,云里犹闻环佩声。

【原注】马鞍山有仙女洞。

相传为龙舒仙子羽化处。

人说五山官禄官,地师虽好不如侬;请郎试上文峰塔,唤作侬家卓笔峰。

【原注】塔在城东巽方。

(东南方)任家港在福山前,中有吴娘六柱船;最恨长檣铁鹿子,载儿夫婿又经年。

【原注】港在君人往吴门要道。

江海分流在何处,妾家廖角洲边住;妾心咸似海潮来,郎情淡如江水去。

【原注】洲在郡东吕四场。

左海右江,水分咸淡。

送郎曾记上山,人道郎游虾子湾;燕子来时别郎去,伯劳飞处望郎还;【原注】山、虾子湾具属如皋。

登山莫登小孤山,临水须临相见湾;任使郎歌紫骝马,不如侬唱大刀环。

【原注】孤山、相见湾俱在泰兴。

鸥夷已泛五湖船,车马犹留湖水边;一卷养鱼经若在,铸金师事自今年。

【原注】车马湖在如皋,相传范蠡入齐时,弃车马于此。

捍海堤前拜范公,海潮不复溢东南;侬家收得金钗糯,制得元宵饷若翁。

【原注】宋天圣中,公官泰州监西溪盐仓。

因通泰海三州地濒海,旧苦泛滥,致损禾稼。

乃奏请筑堤数百丈。

郡人至今德之。

卖鱼湾头蟹子红,扶桑树在有无中;侬来亦看金轮影,清晓推窗不掩蓬。

【原注】宋文信国公《卖鱼湾诗》:春红堆蟹子。

又:扶桑影里看金轮。

一路城河接市河,西关门外泊船多;问郎买棹缘何事,休听前溪子夜歌。

水心楼阁水连天,一带垂杨欲化烟;最是夕阳人问渡,临溪争唤卖花船。

【原注】水心楼即魁星楼,在城濠中。

艺花者多集于此。

白舫乌蓬载酒过,绿槐阴里水初波;停船借问来何处,莫是侬家鸭子河。

【原注】河在泰兴。

新城旧城路俱识,南门最通北门塞;妾似越禽常向南,郎如代马偏思北。

【原注】郡城仅三门,北门独缺,南门旧城之外又设新城。

郧子故城秋复春,发繇遗址半沦堙;莫言风物非三代,侬忆亭前束锦人。

【原注】如皋为古郧子国,有发繇亭。

射雉城中雉正飞,阿谁挟弹马騑騑;生憎金卤亭边草,嘶编青骢去不回。

【原注】如皋相传为贾大夫射雉地。

金卤亭,南唐徐复建。

五季河山巳草莱,美人遗迹为徘徊;江村荒冢知多少,只向吴妃墓上来。

【原注】墓在海门乡。

唐末临淮节度使杨行密为吴王驻扬州。

此冢即其妃也。

布袜青鞋太古民,相逢各自叙亲邻;君为安定乡中长,我是集贤里上人。

【原注】宋胡安定公,如皋人。

所居安定乡。

王学士觌,父惟熙及兄观孙咸乂曾孙俊乂皆等第。

所居名集贤里。

足谷村翁聚一堂,喁喁儿女细商量;定移新宅甘泉井,多置良田白米庄。

【原注】井在州治前,宋太守任伯雨凿,庄在琅山下。

沙田万顷似鱼鳞,社日年年赛水神;但使海滨潮上来,烹羊斗酒日千巡。

鄂王来时井水寒,鄂王去后井不干;一瓶不见背嵬酒,三尺犹留圣井槛;【原注】宋元和中,公官通泰镇抚使,过如皋军中饮此水。

水至今虽苦,旱不竭。

邑人目为圣井槛云。

花源半亩范良傅,文会数椽郑毅夫;记得当时读书处,一瓶石冻典衣沽。

【原注】花源草堂在如皋,宋范良傅从胡安定公讲学处。

文会亭在郡城南,宋郑獬赘郡人张日用家读书处。

六人同榜几公卿,锦绣犹余巷里荣;多事州名传利市,教郎千里上春明。

【原注】宋有六人同榜等甲科,又同居一巷,郡人称锦绣巷。

嗣是登科者众,因名利市州。

千家门巷接通衢,旧是城西牧马途;多谢上书钱御史,省儿夫婿卖青刍。

【原注】郡城西有马厂巷。

明嘉靖中,通郡苦种马未便藩息,公官侍御乃奏罢之。

洛丞墓草半荒芜,金应坟头月亦孤;莫道贞臣弄不识,忆侬亲手荐生刍。

【原注】唐大足中,公(骆宾王)从徐敬业起义兵败,窜居邗江之白水窝,殡于通之黄泥口。

岁久湮圮。

田父廉得之,闻于郡守,乃移瘗狼山之麓。

宋德祐中,公(金应)从文信国公渡海,道卒子殡于通之雪窖,信国公哭之以诗。

清朝闽人刘名芳移瘗于狼山之麓。

富贵纷纷总不和,古来忠义最堪师;断碑三尺周臣墓,香火一星曹顶祠。

【原注】明郡人周推官臣一忤珰被廷杖死烈日中。

曹将军名顶,应募为乡兵,大败倭奴,尝以一死自许,卒如其志。

里人以义勇谥之。

勋名第一顾尚书,阳羡陈生访故居;记得御香吹不散,座中三日惹衣裾。

【原注】明郡人顾养谦征倭有功,清朝陈检讨维崧有《顾尚书家御香歌》。

卢氏小儿谁与同,夏家孝子冠江东;荔支但得三百个,不耻生男作石工。

【原注】小儿长名定、次名采,事母至孝。

陈维崧《崇川两小儿行》。

夏孝子名旸,父有疾,思食荔支,旸家城外,又夜深,度不可得,乃仓皇求之,竟越城见市中灯炯炯然,察之,乃市荔支者。

持归疗疾,渐愈。

里人以为孝感所致云。

问说冒家万卷楼,拥书南面抵封侯;而今若许千金购,侬是河间使者不。

【原注】明如皋处士冒基家多藏书,永乐中赐榜曰:“万卷楼”。

司寇一门俱善诗,就中散木最工词;一声合影传江东,博得双鬓折柳枝。

【原注】明郡人陈司寇尧、子司马大科、曾孙宏裔、元孙世昶世祥两明府,俱能诗。

散木,世祥字,有《含影集》入江左六家之选。

玺卿归隐闭柴门,公子翩翩范十山;河上丈人今不见,今侬终日酒杯闲。

【原注】明郡人范玺卿凤翼、子国禄俱善诗。

玺卿筑河上丈人垞,为觞咏之所。

水绘园中为水嬉,暮春三月落花时;座中记得王司李,十首新诗付雪儿。

【原注】园为明如皋冒巢民襄筑,清朝王尚书士正有《水绘园修禊诗》。

张范当年老画工,画禅曾入内廷中;侬家亦有滁州守,一幅丹青荐醉翁。

【原注】郡人张经子雨霖、范利仁子缄俱善画。

叔曾祖晴江公赴滁州任日,即往醉翁亭画壁。

十世衣冠数卷诗,人人俱解拈吟髭;敢云诗是吾家事,侬让唐朝杜拾遗。

【原注】余家自十世祖水部公先严博士公,代有诗集。

城南蕉石旧山房,风雨联吟每对床;一自思亲人不见,楼头古柏已斜阳。

白三生小善琵琶,一曲南苑飞落花;谈到玉熙宫里事,不堪重问旧官家。

【原注】明郡人白钰善谈琵琶。

尝寓太仓王太常南园,吴祭酒伟业访之,钰为奏一阕,乃明季故事,伟业作《琵琶行》。

茹蕙一篇愁寡女,伽音半阕怨王孙;阿侬只爱鸳鸯社,消得青编粉指痕。

蔡姬画凤董姬书,正是云郎度曲初;能把床头金散尽,晚年不枉匿峰庐。

【原注】蔡、董皆冒巢民妾,云郎亦巢民侍儿。

巢民水绘园荒,乃构匿峰庐。

惟纸窗竹屋而已。

砚材自古数澄泥,法制流传绛县西;家有玫瑰千片紫,阿侬不愿令端溪。

【原注】土产澄泥砚有鳝鱼黄、蟹壳青等名。

而以玫瑰紫为最。

绮石黄磁小阁深,安排蒲草又茸针;炉香初烬帘初卷,重理王郎一曲琴。

【原注】郡多花匠,善治盆玩。

清朝王坦有《琴旨四卷》。

新年事事总更新,饭到团圆不厌陈;小妇若询淘米日,再看黄历拣良辰。

【原注】郡人以元日不炊,除夕预为饭以食,谓之陈饭,又谓之团圆饭。

嗣是取吉日始下生米云。

蜡燕丝鸡粉荔支,小儿隔岁以先知;牵衣欢笑休相索,且上鸠车拜阿姨。

迎春门外土牛过,撒得盎中麻麦多;诺许中他牛背上,今年收满百囷禾。

【原注】迎春日土牛过则撒麻麦米豆,以中牛为得岁。

街东踏壁又街西,十字街前路欲迷;为看球灯三百六,一双红袖唤郎携。

【原注】州冶前十字街。

郡庙有球灯三百六十盏。

紫姑赛罢赛针姑,百子堂前曳绣襦;只愿生儿入阿父,玉壶不惜醉屠苏。

山村好是晚风初,烧火连天锦不如;但祝麻虫能照尽,归来沽酒脍池鱼。

【原注】元夕放烧火,谓之照麻虫。

百花生日是花朝,扑蝶年年习未消;多少人家小儿女,红丝穿耳不胜娇。

清明十日墓门前,处处人家挂纸钱;山路迢迢中路近,几行翁仲夕阳边。

【原注】郡人墓祭以清明前后十日为期。

琅山下曰“山路”军山下曰“中路”。

乡先达墓道门最多。

踏青时节几人闲,南至南山北北山;若问侬家何处所,门前插柳手亲攀。

【原注】北五山,明嘉靖中筑土为之。

四月清和浴佛辰,支提塔下不侵尘;年年尝得青精饭,侬是龙华会上人。

【原注】州冶后有支提塔。

浴佛日造乌饭,谓之青精饭。

芒种才交五日强,家家争插白梅秧;劝郎吃饱搀腰饭,瓮里尤余腊酒香。

【原注】芒种前后五、六日莳秧,谓之白梅秧。

莳秧时以酒食相饷,谓之搀腰饭。

五日家家艾虎垂,雄黄泛酒酒盈卮;酒阑争赴龙舟约,水月庵前看许时。

【原注】郡人缚艾为虎,可以辟疫。

雄黄酒可以杀虫。

庵在郡城南。

照冥灯事最繁华,水面浮来五色爪;不数巧工丁援手,年年金绮送包家。

【原注】中元节地藏殿瓜灯最奇巧。

相传明郡人包水部壮行所制。

中秋月色妾家多,多少红菱饷素娥;若过中秋思月饼,薄游石渚计入何。

【原注】石渚月饼最有名,四时不绝。

记取重阳酒一杯,枣糕上插小旗回;小儿拍手笑相问,可是双鸦衔得来。

【原注】陈司寇、顾尚书于九日构书舍,有双鸦衔小旗置梁上。

郡人因于是日饤赤糖糕插小旗,以为故事。

刺绣匆匆未解慵,今朝添线竞纫缝;舅姑履袜偷闲献,只拜新年不拜冬。

咚咚腊鼓闹西邻,饴豆登盘祀灶神;多买黄羊多市酒,栏猪釜粥饷邻人。

两尾鲜鱼六六磷,连朝馈岁遍朋亲;有时小婢携蛮榼,一半花糕半手巾。

【原注】手巾:糕名。

桃符新换编柴门,还向中庭化饭盆:但饮一尊分岁酒,却忘刍豆饲鸡豚。

催亲盒里半冰桃,又送还娘席一条;赢得儿家欢喜甚,小姑分与上头糕。

【原注】郡人取之前日送果盒,谓之催亲。

又送席,谓之还娘席。

女嫁之夕,婿家送上头糕,乃笄。

龙子红帆四角挂,夜深催进合欢卮;陾郎饮罢回门近,又是儿家陾女时。

【原注】合卺之夕又陾郎饮;满月后回门有陾女饮。

晬日盘中色彩钱,干戈俎豆卜儿贤;红杉最是孙郎好,羡熬胡僧如梦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