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复习计划

初三化学复习计划

化学教学复习计划新一轮初中课程改革强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一方面要求初中化学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近年来中考化学试题的显著变化,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课改引起的剧烈,以双基和当代科学新技术结合的题目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使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能考察学生的能力。

中考命题的这一特点对复习课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把教材的基础知识与当代的科技热点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化学教材的改变不大,知识的增加不多,今年的化学科目分值可能不会有所减少。

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

复习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扩展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在提高熟练程度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

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如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达到更多学生考起高中这一目标?现就初三化学复习拟定以下计划:一、熟悉《课标》,完善复习的指导思想1、保底,不封顶,注意紧扣课本。

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

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

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全面复习。

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

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

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狠抓“双基”。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

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能力。

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5、分类指导。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

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知识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二、学情分析本届学生分了12个班,我任教七、十二班的化学。

十二班现有学生66人,从化学学科成绩分析优生(80分以上)有5人,中等生(70~60分)有25人,待进生(50~40分)有25人,其余6人均为学困生(30分以下)。

该班学生与上届学生比较来看这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比较弱,个别学生学习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理科知识基础由于初一、初二学期的一些原因显得比较弱,因此在复习中应针对这一情况,强化学生的情绪调节,改变学习的方法。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从解题入手,一步一步地使这部分学生对知识的联系及运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加大强化训练的力度,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对知识的应用上一个台阶,力争在中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这个班有部分学生厌学,对学习极不感兴趣 , 连最基础的知识也不愿意去了解 , 因此对他们来说要做的是怎样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在最后初中学习中能多学点知识,能够有一定基础,为以后进入社会作铺垫。

因此对他们讲解最基础内容 , 加强知识的识记。

并且用较为简单的题来训练他们 , 对他们的要求是尽力而为 , 能学多少是多少。

所以从整体上看,要想提高平均成绩有一定困难。

因而争取产生更多优生、抓待进生使其成绩能达到中下水平(60分左右)、转化大部分学困生使其尽可能的得分是复习过程中的重点。

七班38人,除极少的学生愿意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厌学,对学习极不感兴趣 , 连最基础的知识也不愿意去了解 ,学习风气很不好。

成绩要想提高是难上加难的,对他们的要求是尽力而为 ,只有使一部分学生能多学一点算一点。

三、中考展望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随着课程改革的影响有了很大的变化 , 逐渐淡化了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考查 , 而突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察 , 主要体现在联系生活实际 , 培养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

从 11、12、13三年中考试题来看,首先是难度在逐年降低 , 取而代之的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化学和社会发展”等知识来检测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从11、12、13三年来看双基知识约占 75%, 整体看来试卷的难度不大,推测今年的考试应该变化不大。

1、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

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

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抓点、连线、织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课标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的运用加强),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1)、细讲:首先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要讲细;对特殊的题型要细讲,并对总结的规律细讲。

(2)、精讲:一是真正围绕重点、难点讲细,根据考点要求,巧设练习精讲精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讲透:注重对教材及课标研究得透。

居高临下把握教材,立足于教材,并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把知识点编织成网络,对典型性的题透讲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

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

复习不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

在教学中我常用: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装,对结论进行论证等复习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

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

我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

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五、试卷及资料的使用1、分知识体系的检测试卷,用于总复习阶段,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综合检测试卷用于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县教育局下发试卷,用于临考适应性训练。

4、学生分层次训练《冠亚中考》中基础训练前三题(学困)、基础训练中三题(中等)、基础训练后三题(优)三种层次的练习题。

六、具体复习内容第一阶段总复习在此期间的复习,依据课程标准,落实课本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做到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学生, 以基础知识为重点 , 降低学习难度。

解决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使其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中本部分共分为六个单元教学,1、物质构成的奥秘;2、物质的变化;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碳、金属); 4、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 5、身边的化学物质(酸、碱、盐);6、综合应用。

本部分按单元我查资料精选了颇具代表性和新颖性的考题,我想通过这种对单元的讲评和学生的训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专项能力。

在6个单元的复习过程中以知识点为单位,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提纲,要求学生理解性记忆,要善于抓重点、抓核心、抓关键的词语,做到记得的知识能熟练运用。

在教学中将知识与知识之间连成网络 , 即“抓点、连线、织网”,以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清晰、明了。

通过理解性记忆使学生能把学过的课本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把握知识的结构层次、布局安排,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第一个单元中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物质构成的奥秘,澄清容易混淆的问题,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熟练地应用。

(第一单元主要包括:①微粒构成物质。

②物质的组成。

③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让学生建立起用微观和宏观的眼光看物质的意识。

在第二单元为物质的变化。

首先,把它与实验事实和自然现象结合起来,与典型实验挂钩,还经常进行物质间的比较,形成知识网络。

其次,牢牢抓住物质性质这个中心,从它出发复习其它知识。

第三,用物质的性质来指导物质的变化的复习。

第四,复习物质的变化知识,还要讲解它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单元主要包括:①化学变化。

②质量守恒定律。

③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让学生能所学知识介绍身边的一些现象。

在第三、四、五三个单元中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身边的化学物质,澄清容易混淆的问题,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熟练地应用。

(三个单元主要包括:①地球周围的空气。

②生活中碳和碳的化合物。

③气体的制取。

④金属。

⑤自然界的水。

⑥溶液。

⑦常见的酸和碱。

⑧常见的盐和化肥。

⑨酸、碱、盐的综合运用。

)让学生对身边的世界有一定的认识,并有爱国意识,节约意识。

在第六单元环节中以结合社会实际生活生产的内容为主。

结合初中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讲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单元主要包括:①燃烧、燃料。

②化学与社会发展。

③实验设计与评价。

④科学探究。

)使学生有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六个单元个复习那么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就有了整体性的把握。

每一单元复习完、巩固完后有一次检测,阅卷中记下多数学生的错误之处,评讲中针对这些错误着重讲解,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抽时间到老师处完成特殊题型练习。

这一部分的学习目的主要还是要帮助学生们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解题能力。

第二阶段冲刺篇此阶段为强化训练阶段,针对中考化学命题的特点以热点为线索,以考试训练为主贯穿整个复习阶段。

对考试训练中遇到与当代科技有关的内容,要学生了解其来龙去脉,体会其反映出来的实质,从中引导学生把当代科技与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理解和综合运用。

对创新和综合试题,要帮助学生分析题目立意,掌握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能够运用于实际。

此阶段的复习还在于让学生多思多做多想多练,才能让他们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此阶段准备完成学校订的后期强化训练试题,并且时间有余时我自己查资料自己出一些考题加强学生的训练强度。

对冲刺阶段的试题要精练精讲,它的特点的练习的密度大、题量大、针对性强,每周1~2次考试。

对重要的考试写出详细的试卷分析,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由于我校特殊情况这一阶段的训练时间不会为以前的一个月,时间比较紧张,完成的效果可能较以前不是很理想。

第三阶段调整辅导期时间约为5天左右,这时以学生自主复习为主,不再授课,以辅导为主,对中等生进行查漏补缺,其他同学对基础知识再次重温一次,同时帮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理,调整心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