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沟通方法教育课件
我们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暴力倾向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 以暴制暴。从心理学上分析,孩子发脾气的潜意识是想影响对 方,让对方屈服。若父母慌张和急躁,就等于暗示孩子他已经 达到目的了,那他下次发作的频率会更多。反之,就是暗示孩 子“你的暴力不起作用”,逐步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对。
父母与子女之间这种非正常状态的出现,是家长与孩子沟 通不到位所致。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具有想独立、渴望自由的反 抗心理,成年人应理性对待事情的起因,不要将孩子一时的行 为方式与道德品质相提并论。
评析:亲子沟通是朋友间的平等交流
家庭教育不是“正规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教育、实践 教育,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但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淡化 学校教育的色彩。而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化现象很普遍, 孩子到学校的任务是学习,可回到家里,家长仍然追着孩子 的学习不放,孩子自然会很反感。和孩子沟通不是学校上课, 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应随时随地自然而然。
家长要学会去关心孩子关心的事,和孩子聊天,从孩子 想什么、关心什么入手。在和孩子沟通时,讲究技巧,与孩 子是谈话而不是训话,和孩子平等沟通。在相互交谈中做家 长的特别要注意,一定要细心倾听孩子的叙说,了解他在学 校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想和所做之事,并要给予适当评 说。把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融入孩子的叙说之中,或夸奖、或 批评、或提醒、或建议,充分体现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与尊重。
结果,总是做父母的开始高腔大嗓,形于声色,孩子则充 耳不闻。
怎样才能防止唠叨呢?
第一,当孩子以正当平静的态度提出要求时,你不论答应与否, 都应表示关注。
父母和孩子 沟通方法 PPT讲座
您常和孩子聊天吗?
专家提醒我们,对孩 子来说,要获得身心的和 谐发展,家庭中亲子沟通 至关重要。
案例一:没有共同话题如何交流
刘女士:公司职员我很想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平时喜 欢和儿子聊天,聊得最多的就是学习。但是感觉儿子越来越 不愿意听这个,每次都敷衍了事,有时干脆什么都不说。儿 子挺喜欢篮球的,说起篮球来眉飞色舞,每到这个时候,我 心里就会来气:一说学习你就烦,提起篮球你就不烦了?有 时他约几个同学打篮球,虽然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可又 怕因此耽误学习,弄得自己也很矛盾。眼看着孩子和自己更 不亲近了,我开始着急。我想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想和孩子 亲近,希望每天能和他有15分钟到20分钟的聊天时间,却苦 于没有合适的话题。后来,我和爱人特意找一些关于篮球的 资料和信息,和孩子一起看NBA,和他一起评论球赛,慢慢 孩子的话开始多起来,从学习到生活。我们不再特意询问他 的学习,可实际上我们对他的了解比以前多了许多。
案例三:
有个男孩在学校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他要求家长为其报 仇,否则就不上学。但是父母不仅没有听他的“警告”,反而 一味坚持要他上学,他先是恶语抨击父母为“孬种”,后来就 时不时地拳打脚踢了。
我们与这个孩子多次沟通后发现,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坏孩 子,之所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对待父母,其实是希望得到家长 的关注和帮助,只是他没有采用恰当的方式。
孩子声音一:我和爸妈话不投机
姓名:冬冬(初三学生)我和父母几乎不 聊天,他们问我最多的就是学习情况,我特烦 这个。我妈总认为我考不好是因为我的学习方 法没有她的好,非得让我按她的方法背各种课 文,连数学都要背。我喜欢足球,可踢足球也 得用背课文做交换。我希望和他们聊足球,聊 体育,可他们不懂,也不感兴趣,甚至有时还 会发脾气,说整天只知道玩,也不讨论讨论学 习。所以我也没有兴趣和他们聊天,感觉没什 么话好说的。
家长果给孩子送生日礼物的话,你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礼物?
2、你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什么水平?
3、你孩子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4、你孩子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5、你孩子的性格是怎样的?
A、内向 B、情绪稳定程度如何 C、善于与人交往吗
D、是否有领导才能或潜力
E、自信还是自卑
6、你孩子自己希望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孩子声音二:家长永远只看到我们的缺点
姓名:文文,期末考试前,妈妈就捧来一大堆 书,说:“都要期末考试了也不知道复习,是不是 想考零分呀!”第二天有个小测验,我得了97分。 我很高兴,心想这样妈妈肯定会夸奖我的。可当我 颇为得意地告诉妈妈时,妈妈一脸不屑:“你也太 没上进心了,还错题!人家怎么能考100 分!”“家长永远只看到我们的缺点,看到别人家 孩子的优点。”当记者在与学生聊天时,很多孩子 都对记者说:“你考得多好,家长都不满意。家长 最爱拿我们跟人家的孩子比。”
案例二:命令不能打开孩子心灵之门
倪先生:某机关干部一天,我发现儿子心事重重 的,吃完饭,儿子用手机发短信,当时我很生气,给 他买手机是为了放学晚或者他外出时好联系,用手机 发短信能不耽误学习吗?我就命令他马上把手机关了。 儿子平时挺听话的,没说什么就把手机关了。结果第 二天,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是孩子没做完作业。原因 是没有记全作业,想发短信问同学被我制止了。我一 听,非常后悔,想想当时真应该找他好好谈谈,问清 楚,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让他关机。以前也有过这 样的事情,但因为各种原因我都没能和孩子进行情感 上的交流,最终导致了与孩子的隔膜。
7、你孩子最崇拜和最喜欢的人分别是谁?
8、你孩子最不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家长自测2
你喜欢对孩子唠叨吗
经调研,现今的父母确实对孩子太唠叨了。其原因如下: 第一,父母滥施权威。专家说,社会的快节奏常会导致父母 滥施权威,他们喜欢急吼吼地对孩子发号施令,并以为自己只 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孩子就会乖乖遵命!而事实恰恰是,孩 子根本“不为所动”。 第二,父母超越界限。孩子当然需要父母不断提醒,但提醒 有别于唠叨,两者界限必须分明。提醒要求父母始终抱着友善 态度,言语不含厌烦或抱怨的成分。而唠叨则是父母泄露出责 备、警告、威吓以及反复要求的复合体,通常引起孩子强烈不 满,并一再诱发孩子作出逆反之举。 第三,父母心血来潮。心血来潮,也是现代父母的一大弊病。 父母时常会不自觉地听凭自己的一时冲动,想当然地驱使孩子 实施各种并不具体、清楚的目标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