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学
(1)
(2)
(3)
(4)
Part1
断层横切面层面示意图
回顾大脑半球外侧面上的沟和回 Part1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沟
缘上回
额上沟
额上回 额中回
顶内沟 顶枕沟
额下沟 额下回 外侧沟
颞上沟 颞下沟
角回
回顾大脑半球内侧面上的沟和回
Part1
扣带沟
中央旁小叶 边缘支
胼胝体
胼胝体沟
穹窿
Soft tissue Window 软组织 窗
Part1
Part1 二、MRI断层表现
• 平扫:正常脑MRI上,脑髓质信号在T1WI上稍高于脑皮质, 在T2WI上则稍低;脑脊液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脂 肪组织在T1WI和T2WI上均为高信号;骨皮质、钙化灶和硬 脑膜在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流动的血液因其“流空 效应”则在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血流缓慢或异常时 则信号增高且不均匀。
Part2
1. 经中央旁小叶上份的横断层面
中央沟 上矢状窦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2.经中央旁小叶中份的横断层面
上矢状窦 额上回 扣带沟缘支
楔前叶
Bone Window 骨窗
Part1
Bone Window 骨窗
颅底各孔、裂、管内穿行的重要神经、血管
部位 筛孔 视神经孔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破裂孔 内耳门 颈静脉孔眼动脉 动眼、滑车、外展、眼诸神经及眼上静脉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连接翼丛和海绵窦的导血管 脑膜中动脉 颈内动脉及破裂孔导血管 面、位听神经 舌咽、迷走、副神经及颈内静脉 舌下神经 延髓与脊髓在此分界,并有椎动脉和副神经的脊 髓根通过
胼胝体膝部 中央前回 外侧沟
胼胝体压部
第三脑室 侧脑室后角
Part1
下部是自鞍上池以下的层面,脑组织被大脑外侧窝池和小脑 幕等分为数块,随层面下移则脑组织逐渐缩少,不同层面的中 央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为脑池、脑干和第四脑室等的位置、形态 的变化。
视神经和视交叉 垂体
小脑幕
黑质
Part1
2、冠状层面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前部为胼胝体膝出现以前的层面,以纵行的大脑镰将 大脑半球分为左、右侧两部分,主要为端脑的额叶。
• 增强:正常脑增强MRI表现为增强后正常脑实质密度略有 增高,灰质较白质略明显。脉络丛明显强化,硬脑膜、大 脑镰和小脑幕可发生强化。
MRI常用的序列
Part1
Part2
1、头部的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2、头部的冠状断面解剖及影像 3、头部的矢状断面解剖及影像
1、头部的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1. 经中央旁小叶上份的横断层面 2.经中央旁小叶中份的横断层面 3.经中央旁小叶下份的横断层面 4.经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面 5. 经侧脑室顶部的横断层面 6. 经侧脑室中央部的横断层面 7. 经室间孔的横断层面 8. 经侧脑室三角部的横断层面 9. 经中脑下丘的横断层 10. 经视交叉的横断层面 11. 经垂体的横断层面 12. 经视神经的横断层面 13. 经外耳道的横断层面 14. 经枕骨基底部的横断层面 15. 经小脑扁桃体的横断层面 16. 经下鼻甲的横断层面 17. 经寰枕关节的横断层面 18. 经寰枢关节的横断层面
楔前叶 顶枕沟 楔叶
楔叶
Part1
3、矢状层面分为左、中、右三部分。 左侧部为基底核出现以前的层面,以较深的外侧沟和中央沟将 端脑分为额叶、顶叶和颞叶。右侧部的结构与左侧部基本相同, 且呈对称性分布。
中央沟
Part1
中部为基底核区和脑室所在的层面,以正中矢状面形成对称 关系,不同层面的中央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为基底核区和脑室系 统等的位置、形态的变化,层面周边以中央沟和顶枕沟将端脑 分为额叶、顶叶和枕叶;
1、横断层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上部为胼胝体干和尾状核体出现以上的层面,大脑半球被大脑 镰分隔为左、右两部分,以中央沟和顶枕沟将端脑断面分为额 叶、顶叶和枕叶。
大脑镰 中央沟
顶枕沟
Part1
中部为基底核区和脑室等所在的层面,由胼胝体等连合纤维 将左、右侧大脑半球连成一整体,不同层面的中央区之间的差 异主要为基底核区、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等的位置、形态的变化, 层面周边以中央沟和外侧沟将端脑分为额叶、顶叶和颞叶。
大脑镰 额叶
Part1
中部主要为胼胝体、基底核区和脑室等所在的层面,胼胝体 将左、右侧大脑半球连成一整体,不同层面的中央区之间的差 异主要为基底核区和脑室系统等的位置、形态的变化,层面周 边以中央沟和外侧沟将端脑分为额叶、顶叶和颞叶。
胼胝体
外侧沟 视交叉
内囊前肢 垂体
Part1
后部为胼胝体压部以后的层面,大脑镰和小脑幕将脑组织分 隔为三部分,以顶枕沟将幕上结构分为顶叶和枕叶。
视交叉
第二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断层影像学表现
一、CT断层表现
Part1
• 脑组织窗观察颅骨各部分均显示为高密度 影像。含气空腔呈低密度影。
• 皮质的CT值为32~40HU,髓质的CT值为 28~32HU,两者平均相差7.0±1.3HU,髓 质密度略低于皮质,易于分辨。
• 增强检查中正常脑实质轻度强化,脑皮质 较髓质稍明显 。
顶枕沟
透明隔
室间孔
前连合 终板 视交叉 漏斗
乳头体 钩
楔叶 舌回
海马旁回 海马齿状回 海马沟
距状沟
回顾大脑半球下面的沟和回
眶回 嗅沟 视交叉 脑下垂体 乳头体 后穿质 黑质 红核 中脑水管 胼胝体(压部)
Part1
嗅球
嗅束 嗅三角
视神经 视束
钩 海马沟
侧副沟
海马旁回
枕颞回
二、颅部断面的变化规律
Part1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学
Neuroradiology
戚婉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
2013.11.14
主要内容
• 头部结构的断面解剖学特点 • 中枢神经系统断层影像学表现
第一部分 头部结构断面解剖学特点
Part1
一、头部断面与影像解剖的常用基线
• (1)眶耳线(orbitomeatal line, OML) • 或眦耳线(canthomeatal line, CML) • (2)Reid基线(Reid base line, RBL) • (3)上眶耳线(supraorbitomeatal line, SML) • (4)连合间线(intercommissural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