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试题研究

高考试题研究

高考试题研究一、考纲比较:(2xx6年和2xx7年)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画线内容2xx6年无】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画线内容2xx6年无】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画线内容2xx6年无】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第一处画线内容2xx6年为“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第二处画线内容2xx6年无】对A 、B 、C 、D 、E 、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xx6年只有“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一句。

】1.理解 B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xx6年此处表达为“(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今合并,并删除“把握文章思路”】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2xx6年无】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xx6年为选考,今为必考】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2xx6年为“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今删除了“基本”和“主要”】3.鉴赏评价D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xx6年“形象”前无“文学”二字,且中间有“赏析作品的内涵”一句】⑶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2xx6年表达为“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表达句式有变化,意思不变】4.探究F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xx6年为选考,今为必考】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B Array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xx6年为“文体基本特征”,今删除“基本”二字】3.鉴赏评价D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F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⑵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二、古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B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2xx6年无】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xx6年仅表达为“筛选文中的信息”】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语言文字应用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1.识记A⑴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⑵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E⑴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⑵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⑶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原分为两条,今合为一条】⑷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画线处2xx6年为“运用”】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⑸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2xx6年六个词语中间都用顿号,今中间用了个逗号,即分为两组】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xx6年此考点排在第一项】四、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E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⑹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2.发展等级⑴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改2xx6年“内在因果关系”为“内在关系”】⑵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⑶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改2xx6年“用词”为“用语”】⑷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以上2xx7年考纲内容源自网络,可能有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正式文件为准。

方括号内【】的内容为编者添加,也仅供参考。

2xx6.xx.xx】二、近3年高考全国Ⅱ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

选文一般在xx00字左右。

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

(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xx分。

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

2、古代诗歌阅读《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总体要求为: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近五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

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

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阙的词。

3、名篇名句默写度有所增加。

从已考查过的名篇名句来看,能先为默写内容的句子在致为:①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扬正面的人格精神,侧重思想性、教育性;②写景叙事特别精妙的句子;③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

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

篇幅在xx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层级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从命题形式上看,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

第(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分值为5分,第(2)(3)题是主观题,分值均为6分;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所设的探究题,分值为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版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

“语言文字运用”题是整个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活的题目;成语考查由考查4个成语变为考查3个近义成语,2xx6年改为考查6个成语。

命题重点往往落在成语对象误用、望文生义、不合语境、褒贬失当等方面。

病句辨析题有如下特点:一是覆盖面广,考点均匀分布,尽量涵盖多种病句类型;二是贴近生活,时代感强;涉及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三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病句语病典型,尽量避免争议,所选语料大都见诸报章杂志。

语言连贯题为考查重点,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固定题型,分别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三年连续考“图文转换题”,分别涉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事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六)写作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2xx5年全国II卷作文题体现了更加务实的风格,相比2xx4年“动物园禁止游客喂食动物食物”的作文题,需要用多角度分析法进行立意。

三个角度----锐意创新、爱岗敬业、追求梦想,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相契合。

而2xx6年全国II卷的作文聚集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命题呈现如下特点:一、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二、注重思辨能力;三、引导个性思维;四、凸现理性人文色彩;五、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