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防碰撞措施
1目的
为了加强****工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防止起重机械与机械之间、机械
与建筑物之间相互碰撞,保障各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确保起重机械的安
全使用,特制定本措施。
2适用范围
该措施适用于****工程4#机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作业。
3编制依据
3.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2《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3.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3.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DL 5009.1-2014);
3.5《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Q5001-2009;
3.6各台起重机械使用说明书;
4作业项目概述
4.1目前#4锅炉扩建端位置布置一台D1500型63t塔式起重机,固定端东侧布
置了QTZ250塔式起重机,主厂房A排外布置了一台T7020-10E塔式起重机,
#4炉扩建端酉侧布置MDG型40t门式起重机一台。
4.2D1500型63t塔式起重机布置于#4炉扩建端,距离G7轴线6m,在K3 K4
柱间,目前塔机塔身高度67m,起重臂长度70m此为动臂式起重机,工作幅
度范围为0m~70m,最大起重量为63t。
4.3QTZ250塔式起重机布置在3#炉距锅炉G7轴距离为
5.5m,距K4柱4.5m,
目前塔机高度为96.5m米,起重臂长57米,工作幅度范围为0m~55m;塔
机最大额定起重量为16t,距离63t塔吊87m。
4.4QTZ160F塔吊目前高度42m,起重臂长度为70m,目前工况最大额定起重量
为10t;该塔吊现布置主厂房A排外位置。
该塔机与#4炉D1500-63塔机(高
度67m)的中心距离为55米。
4.5#4炉扩建端酉侧布置MDG型40t门式起重机一台高度为23m,跨距42m距
63t塔吊最近距离为30m。
4.663t塔式起重机与3#机扩建端QTZ250塔式起重机存在工作范围交叉(两台
塔机中心距离为87m),QTZ160F塔机与D1500-63塔机存在工作范围交叉(两
台塔机中心距离为55m),MDG型40t门式起重机高度为23m,距63t塔吊最
近距离为30m存在工作交叉。
为此,需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加以规定、约束,
限制其使用范围或从时间、空间上错开作业,以确保各台起重机械的安全
运行,防止相互碰撞事故的发生。
塔机位置布置图见附录1。
5防碰撞措施
5.1通用措施
5.1.1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应熟知所操作机械的构造和技术性能以
及保养和维修的基本知识。
5.1.2在起吊作业前应按照本机械的保养规定,执行各项检查和保养,对制动器、
吊钩、钢丝绳以及安全装置等进行检查并做必要的试验,如有异常应在作
业前排除。
5.1.3每天作业前机械使用单位应将操作人员纳入班组召开站班会,向其交代清
楚当天的工作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每周一组织操作人员参加机械化分公
司安全例会。
5.1.4每班作业前吊车使用单位机械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周围的作业环境仔细观察
了解,核对施工区域内是否有其他单位施工。
5.1.5遇大风、雷雨等恶劣气候,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
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重吊装作业。
当作业地点的风力达到五级时,不得
进行受风面积大的起吊作业,当风力达到六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起吊作
业。
5.1.6起重机械的指挥及操作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
考试合格和有效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指挥,起重指挥人员必须佩戴印有“起
重指挥”字样的袖标。
5.1.7为防止起重指挥信号传递过程中发生歧义、避免混淆,对指挥信号用语作
统一规定:
1)吊装作业前,起重指挥人员与操作工应确认对讲机性能良好。
起重指挥
人员在发出指挥信号前,应先发出起重机械的名称信号。
在起重指挥过程中,指挥信号应重复二次。
2)指挥人员必须用对讲机、讲普通话,指挥信号要清晰、准确,否则操作
工有权拒绝操作。
3)利用对讲机指挥吊车进行吊装工作时,各台吊车必须使用不同的吊装频
道,以防止指挥信号串台,相互干扰,造成误操作;非吊装人员不得使用该频道。
4)起重指挥人员在对讲机电池报警时,应停止发出指挥信号,并做好应急
措施(如哨子、备用电池等)待更换好电量充足的电池时方可重新开始工作。
5.1.8塔吊均应保证其夜晚航标灯能够正常使用,以保证夜晚操作人员可以看到
臂杆的前方位置。
5.1.9吊装过程中,参与吊装的起重指挥、监护、操作工等不得使用手机。
5.1.10所有参加吊装作业的起重工、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施工技术交底,
明确各台吊车的运行区域和注意事项、塔吊结构及起重性能,各自岗位职
责及吊装任务,方可作业。
严禁超出作业范围吊装
5.2 QTZ160F塔机与D1500-63塔吊防碰撞措施
两台塔机的中心距离为55米,QTZ160F塔机的起重臂长70米,所运行路线
为:吊载时(建二钢筋加工场)(西→北→东)顺时针旋转,空载逆时针返
回;禁止QTZ160F塔机运行到#4锅炉钢架上方。
D1500-63塔吊的起重臂长 70m,所运行路线为:吊载时(江苏三建组合场)(西→南→东)逆时针旋转,空载顺时针返回;禁止D1500-63塔机吊重物运行到QTZ160F塔机上方。
5.2.1 当D1500-63塔机吊装必须经过QTZ160F塔机上方时,必须将吊钩小车开到
小幅度,防止与QTZ160F塔机碰撞。
确定无误后方可经过QTZ160F塔机。
5.2.2 两台塔吊不工作时的停放位置
1) 两台塔吊不工作时(包括中餐或晚餐期间短暂休息,不工作时的状态),QTZ160F
塔吊起重臂朝向炉前方向停位;D1500-63塔吊起重臂朝向扩建端停位。
2)两台塔吊不工作时,QTZ160F塔吊起重臂朝向炉前方向,采用临时抛锚形式停位;D1500-63塔吊起重臂朝向扩建端,采用临时抛锚形式停位。
5.3 #3炉扩建端QTZ250塔吊与D1500-63塔吊防碰撞措施
QTZ250塔吊与D1500-63塔吊中心距离87m,QTZ250塔吊起重臂长度为55m, D1500-63塔吊起重臂长度为70m,塔吊工作时存在工作交叉,遵循“轻车让重车”,从时间,空间上错开进行工作。
当QTZ250塔机从D1500-63塔机处
回转时,地面指挥人员必须确认条件可靠,起重臂或其中钢丝绳不与对方塔
机相碰时才能继续转向,并且塔机按响警报作为提醒对方施工人员。
5.4 D1500-63塔吊与MDG型40t门式起重机防碰撞措施
63t塔吊与40t门式起重机最近中心距离30m,63t塔吊进入门式起重机作业区域时注意避让或停止作业。
5.4.1 两台塔吊不工作时的停放位置
1) 两台机械不工作时(包括中餐或晚餐期间短暂休息,不工作时的状态),63t
塔吊起重臂朝向扩建端方向停位并在固定位置锚固;40t门式起重机停放在
固定位置上好夹轨器并拉好缆风绳。
严禁起吊重物从门式起重机上方经过。
5.5 机械运行时操作人员应精力集中,及时与起重人员沟通,遇到危险情况及时
反映,确认安全后继续动作,否则立即停止。
起重指挥人员应密切关注塔吊
运行状态,及时与操作人员沟通,当起重臂存在交叉作业时应鸣笛警示,确
认无误,缓慢转向。
5.6 当两台机械臂杆或结构件距离较近并存在碰撞可能时,操作人员应精力集中,
并派专人监护,同时各个塔机的起重指挥人员应时刻关注两台机械臂杆或结
构件间的距离,当两台机械臂杆或结构件间距离达到5m左右时,吊车应停
止回转,打开警报装置,待对方机械采取避让措施使其距离大于5m后,方
可继续回转。
5.7 当两台塔机需同时运行到公共工作区域时,起重指挥人员应加强协调,作业
时,要保持两台起重臂及其他各部件之间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m。
5.8 两台塔吊的地面、高空起重指挥,在每一次吊装作业前,应相互沟通、交流,
以便使对方塔吊的指挥人员明确自己的吊装意图、吊装运行路线、吊物起吊
和就位位置,提醒对方注意。
5.9 两台塔吊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精力集中,若发现对方塔吊有异常转向时,应
立即采取避让措施,并在到达安全位置时,通过征得起重指挥人员同意,调
转对讲机指挥频道,告知对方塔吊的指挥和操作人员。
5.10 在高度能相互错开的情况下允许高位塔机空载时将吊钩升至最高位置并确
认无碰撞危险的情况下从低位塔吊上部越过;两台塔吊在吊物状态下严禁从
对方塔吊的上方越过回转。
6.1 附录1: QTZ250塔机、D1500塔机和QTZ160F塔机立面图
6.2 附录2:各操作人员及起重指挥人员通讯录
6.3 附录3: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
6.4 附录4:重大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
附录1:QTZ250塔机、D1500塔机和QTZ160F塔机立面图
第6 页共11页
附录2:各操作人员及起重指挥人员通讯录
附录3: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
附录4:重大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第8 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