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常见病句类型

小学生常见病句类型

小学生常见病句类型
小学生常见病句,可分为文理性病句和事理性病句两
大类。

文理性病错指遣词造句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六种类型。

一. 成分残缺。

一句完整的话由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组
成( 独词句、无主句和省略句除外 ) ,其中主语和谓语是句子
的基本成分 ( 谓语是及物动词,还包括宾语 ) 。

缺少了基本成分,意思就表达得不完整,句子就不能成立。

如:
听了劳模的报告,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缺主语 )
夏天到了,同学们都积极地卫生活动。

( 缺谓语 ) 《铁
道游击队》描写了山东枣庄铁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
武装起来。

( 缺宾语 )
二.成分多余。

由于对词义一知半解或追求华丽词藻,
滥用乱用词语,使句中成分多余,意思重复,让人读起来感到
罗嗦累赘,削弱了表达效果,成为病句。

如:
我们班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能遵守纪律,认
真听讲。

( 主语多余 )
我今天真快乐、愉快。

( 谓语多余 )
全校师生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到来。

( 宾语多余 )
我因为经常锻炼,所以我的身体很健壮。

( 定语多余 )
老师非常耐心地不厌其烦地讲解这道题。

( 补语多余 )
三.成分错位。

一般情况下,句子中各成分的位置是有
规定的,其次序为: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
补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主语、谓语在后 ( 倒装句例外 ) 。

如下所示:
(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如果把应在前面的放在后面,该在后面的提到前面,句
子就不通顺。

如: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的学习成绩各科都提高了。

( 定语错放在状语位置上 )
经过学习,同学们的普遍观念提高了。

( 状语错放在定语
位置上 )
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呀 !( 表数量的定语和表性
质的定语位置颠倒 )
四.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之间在意义关系上搭配不上,
不合语言习惯。

如:
王林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

( 主语谓语搭配不当)
我们学校掀起“争三好”活动。

( 谓语宾语搭配不当)
我们要严密遵守纪律。

( 状语宾语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的另一种情况是用联合词组作为句子的成分
时,如果考虑不周,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如:
战士们冒着蒙蒙的细雨和泥泞的道路继续前进。

( “冒着”与联合词之一项不能搭配 )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 谓语之一项与
“事业”不能搭配)
五.句式杂糅。

前一句的意思未表达完又写下一句,将
本来应分写两句的话混杂在一起,使意思含混不清。

如:
我写完了今天的作业是组词和造句。

我们是生活在新社会的少年是多么幸福。

六.用词不当。

这种类型的病错在小学生中比较普遍,
可分为三种情况:
1.误用词性,用错词义。

由于对词性、词义及使用范围、感情色彩、适用对象等理解得不确切,造成词不达意,如:
我们要永远记忆老师对我们的关怀。

( 误用词性 )
晚上,我俯瞰辽阔的天空,心潮起伏。

( 用错词义 )
这学期,我们学校的操场又扩张了不少。

( 使用范围不
对)
王磊担任班长以后,处心积虑也想把班级工作搞好。

( 贬义词褒用 )
刘老师辛辛苦苦地教我们学习,人们都很爱护她。

( 适用对
象有误 )
2.滥用代词,指代不明。

如:
小红和小英是好朋友,她经常帮助她学习功课。

车上先下来一位老人,手里提着包,接着又下来一个男
孩,八、九岁,后面还跟着一个年轻人,他叫了他一声,搀
着他的手走了。

3.关系词语使用不当。

因为增强自己的体质,他一直坚持着体育锻炼。

(误用)徐进小学还没毕业,就顶着父亲上了班,所以很能干,
也能吃苦。

( 滥用 )
不管困难很大,但是他毫不畏惧。

( 搭配不当 )
不等大家到齐,就他一个人干起来了。

( 位置不对 )
事理性病错指修辞逻辑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比喻不当。

比喻的修辞效果取决于喻体的选择。


体选择不当,会使人感到不合事理。

如:
同学们都像小老虎那样,努力学习。

他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亮。

小弟弟哭得可伤心了,眼泪像小河一样往下流。

二.自相矛盾。

由于思想不严密,或词语选用不当,
造成句意前后抵触。

如:
他有时经常迟到。

没停的小雨,又下起来了。

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每个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
三四个同学在做小动作。

三.不合事理。

因为对事物本身认识不准确,所以意
思也表达得不清楚。

有的描写不真实,违反事理。

如:
抬头一看,呵,月圆如镜,繁星满天,这光明灿烂的夜景,使我产生了无穷的遐想。

除夕之夜,月光泻在地上,大地像镀了一层银。

房子很破,风从四面八方刮起来。

护士替我量了量体温,我问她怎么样,她回答说:“没有体温。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