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汇编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均来自2017-2018年全国各地公招教师考试,特岗教师考试真题。
2.预祝各位朋友顺利入编,成功上岸。
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时期是在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B 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C 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D 信息革命出现解析:选A。
【解析】最早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德国的魏玛政府在1619年颁布的《魏玛宪法》中,而1619正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因此,答案选A。
2.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解析:D【解析】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3.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和特色课的形式出现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拓展课程解析:选B。
【解析】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4.心理学上“水下击靶”的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解析:选C【解析】贾德提出了经验类化说,是通过“水下击靶”实验得以论证。
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解析:选A【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或教学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诊断。
按照评价的功能及用途,可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指对教育活动结果进行的评价。
本题选A。
6.成语‘百折不挠’体现的意志品质主要是()A自制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觉性解析:选C 【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
题干体现了坚韧性。
7.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体现出来的。
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内容D教科书解析:选A。
【解析】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因此,本题选A。
8.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解析:选B。
【解析】结构主义课程论是以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理论,是自本世纪中叶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课程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
因此,故本题选B。
9.《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一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伤亡事故情况的时间,应当是在每年的()A1月15日前B1月31日前C2月15日前D2月28日前解析:选B 【解析】《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一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伤亡事故情况的时间,应当是在每年的1月31日前。
10.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C.目标参照测验D.团体参展测验解析:选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常模参照测验。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水平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
本题选A。
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
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
评价标准一般是教学大纲以及由此确定的评判细则。
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标准参照测验。
11.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B 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C 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D 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解析:D【解析】活动课程是关注学生兴趣、动机和时间,体现学习者中心的一种课程形态。
活动课程有利于满足儿童的兴趣、需要,关照儿童的学习心理过程有利于加强教育与社会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活动课程不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因此,答案选D。
12.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 《学记》B 《论语》C 《大教学论》D 《普通教育学》解析:选A。
【解析】《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论语》是我国一部较早的教育资料著作。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著作。
因此,本题选A。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 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解析:选B。
【解析】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成分,情感是其核心成份。
1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解析:选C。
【解析】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外铄论的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他甚至这样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从领袖到小偷。
华生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因此,本题答案选C。
15.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 讲授法B 谈话法C 练习法D 发现法解析:A【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简洁、迅速、有效,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因此,答案选A。
16.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是( )。
A.多维思维B.自我中心思维C.可逆思维D.形式逻辑思维解析:选C【解析】理解性知识。
1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 B个体性 C教育性 D社会性解析:D【解析】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18.小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他要描述的场景,属于(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解析:选B【解析】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有预定目的,自觉产生的想象叫有意想象,小学生写记叙文前的构思是有目的且自觉产生的想象,本题选B。
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1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 知识的传授B 发展学生的能力C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解析:B【解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的统一,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在教学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题选B。
20.以下不属于学校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解聘的情形有( )A 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B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C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D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解析:选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因此,答案选A。
21.以下不属于《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中关于教师评议方式( ) A 教师评 B 家长评 C 学生评 D 校长评解析:选D。
【解析】《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第五部分(考核程序和方法)第三点规定:“学校考核小组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师德评议”,不包括校长评。
因此,本题选D。
2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规定,( )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A 综合发展B 优先发展C 均衡发展D 全面发展解析:选C。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第四章第九项规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因此,本题选C。
23.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 )A 隐私权和继承权B 继承权和受遗赠权C 隐私权和受遗赠权D 人身自由权和继承权解析: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
”因此,本题答案选B。
24.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 )A 认知过程B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C 教师与学生双主体D 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解析:选B。
【解析】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具有本质的联系。
2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劳动起源论B 生物起源C 心理起源论D 生物进化论解析:选A。
【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26.神经系统表现为强、平衡、不灵活的气质类型是( )A 胆汁质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解析:选C。
【解析】考查的是不同气质类型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胆汁质是强、不平衡;多血质是强、平衡、灵活;粘液质是平衡、灵活;抑郁质是弱。
27.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施用累能”是指()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解析:B【解析】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即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