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第3章 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第3章 产权理论
二、经济管制的实际效果
一项不利于产权完备的产权制度,如价格控制,往往会导 致坏的经济后果,原因在于产权往往以复数的形式出现, 并且随着合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只要政府不能做到全知 全能,限制产权的合约就是不完全的,被管制者就可以通 过反应性调整来减少管制带来的收益耗散。
三、产权制度与国家竞争力
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是一国经济增长从而竞争力的重要源 泉之一。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
对于非稀缺资源,个人可以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实际使用配 置资源,有无产权无关紧要;对于稀缺资源,通过配置产 权可以提高效率。
第五节 产权制度与经济结果
一、企业产权制度与企业经营绩效
公有制企业产权模糊的部分原因在于,国有和集体企 业不仅要从事商业生产活动,还要承担社会功能;不 仅是企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 国有企业低效的另一个原因是委托代理关系过于复杂 而产权分散的分工好处不足以弥补其产生的巨大的交 易成本。 私营企业的好处在于简单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清晰的产 权产生的巨大的激励作用。
3、公有产权与过度拥挤
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够由私有产权得到满意的控制。公 有产权会产生两种情形:一是资源的过度使用,二是资源 的使用不足。
权利的配置通常可以用来解决过度拥挤问题。
三、德姆塞茨的产权思想
1、产权及其作用
可以自由议价的交易就是两束产权的交换,商品的价值反 映的不是物品的价值而是财产权利的价值。
产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于它能帮助交 易双方形成一个稳定合理的预期。其次,产权可以有效地 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全部或者部分内在化。
2、所有制问题
产权不可以完全清楚地界定。(所有制残缺)
对人们实施专门的所有权的能力的制约,会导致他们在更 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企图使效用最大化的边际替代调整。
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外部性。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 非竞争性就已经涉及到了外部性的问题。
外部性就是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不对称地承担某一项经济 活动的成本或者收益。换言之,就是某个人的行为对他人 福利造成影响(或改善或损害)。
在面临负的外部性时,如果继续让市场来发挥自发调节的 作用,会导致社会无效率,市场失灵便会产生,这就为政 府“有形的手”进行干预提供了根据。
德姆塞茨:当内在化的所得大于内在化的成本时, 产权的发展是为了使外部性内在化。
诺思:除了技术以外,人口压力、资源的稀缺度以 及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也是分析产权 形成的角度。
巴泽尔:产权是不断产生并不断放弃的,应该根据条件 的变化进行分析。
Libecap的研究显示了另一个变量即政府在私有财产形 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阿尔钦的产权思想
阿尔钦将产权定义为“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 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1、私有产权
私有产权的强度由实施她的可能性和成本来衡量,这又依 赖于政府、非正规的社会行动和伦理道德规范。
较强的(得到有效保护的)产权比较弱的(保护不力的) 产权价值更大。
2、公司产权
在“队生产”中,产出不是每个特定投入的产出之和,而 是由一个团队生产出来的无法分解的价值。“队生产”的 价值大于单个投入的产出之和时,对于“队生产”影响较 大的专有资源的所有者应该获得剩余索取权。由此,企业 就是特有资源和受合约约束的一般性投入组合起来的团队。
第三章 产权理论
第一节 “公地悲剧”与市场失灵
一、“公地悲剧”
在经济学中,我们把公共产品的过度使用称作“公地 悲剧”。 新制度经济学提供的是一条通过产权的解决途径。
二、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的自发行为会带来过度竞争、垄断乃至宏观 经济的波动,我们将市场无法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的情 形,称为“市场失灵”。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里,一个典型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就 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 征。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市场自发调节下会供 给不足,因此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借口,即有由政 府取代市场来提供公共产品,以试图解决该领域的市 场失灵问题。
三、科斯定理的应用:灯塔的故事
被普遍认为是公共产品的灯塔服务的提供可以由私人组织 提供,即灯塔可以由私人建造、管理、筹资和所有,政府 的作用只是局限于灯塔产权的确定和行驶方面。
对于某些公共产品来说,将产权配置给国家并不一定优于 将产权配置给私人或者私人组织,关键在于哪一方受交易 成本的影响较大。
四、科斯定理的拓展与评价
张五常:在产权清晰界定和可以自由流转的情况下,如果 交易成本为零,不同的合约安排的经济效率是一样的。
莫迪利安尼和米勒证明如果资本市场是完美的,那么公司 的资本结构与其市场价值无关。
2、对科斯定理的评价
科斯定理在其自身的假定范围内是正确的,但是对于这些 假设的现实性以及交易成本的不同认知导致诸多对科斯定 理的质疑和批判。
德姆塞茨认为,恰当的产权调整能够引导人们把外部性内 部化,即让当事人自己承担自己的活动给他人带来的负面 影响。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 科斯定理及其应用
一、科斯定理一
“科斯定理”: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权利 的配置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 也就是说,如果交易的费用为零,无论初始的权利如 何分配,交易双方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最优的资源 配置状态。
3、组织的合同分析
正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交易对象性质的复杂性,在交 易过程中难免出现产权的转让无法做到清晰界定。这些未 能清晰界定的财产权利形成共同财产,会以另一方的损失 为代价而被一方过度使用。组织的作用就是要通过合同将 资源各方的未能清晰界定的权利进行约束。资源各方通过 相互的协商签约,对产出结果进行分配。
即使交易成本为零,但是如果交易双方采取策略行为,也 会导致双方无法达成帕累托最优。
科斯定理还有一个缺点,即不考虑成本和收益分配问题。
第四节 产权理论的发展
一、巴泽尔的产权思想
1、产权和公共领域 产权不是永久不变的,人们对资产的权利是产权所有 者的自我保护、他人的掠夺的可能以及政府保护的函 数。 在每项交易中,那些由于存在交易成本导致产权无法 充分界定,那么,未被充分界定的财产权利就进入公 共领域。
1、科斯定理的拓展
波斯纳定律: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 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
德姆塞茨认为政治民主的含义是当政治竞争的功能完好无 缺时,即政治活动的交易成本为零,个人对从事政治活动 的偏好与民主制度无关。
维拉“政治科斯定理”:在给定的诸如投票权、游说权等 政治权利的初始配置下和给定的宪法框架中,如果政治交 易成本为零,最优的制度将会出现而且和政治权利的初始 配置无关。
二、科斯定理二
科斯定理二是指,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产权的初始 配置状况将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
科斯定理二给我们的启发是,既然存在交易成本时的 产权初始配置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那么,产权 制度应寻求有利于曾华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权利分配。
由此,人们引入产权界定问题,提出所谓的科斯定理三: 当存在交易成本时,通过明确分配已界定权利所实现的福 利改善可能优于通过交易实现的福利改善。
三、解决的办法
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来说,传统的理论认为应该由政 府通过征税来提供公共产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公共产品的问题可以通过界定产 权等措施从不同程度上得以解决。政府所需要做的, 更多的是健全产权制度,制定法律法规,而不是直接 的干预市场经济活动。
第二节 产权及其作用
一、产权的起源
凡勃伦:所有权的产生是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为基础的,只有当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拥 有私人财产,才可能会有所有权。
决定所有权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 向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
资产的交换价值是该资产能产生的总收入和测度、控制它 的交易成本的函数。
2、排队问题:价格不是唯一的协调机制
由于交易的复杂性,市场参与者除了可以以价格和数量作 为市场调节的手段外,还有其他的调节余地。最大化意味 着这些其他的调节方式可以被有效的利用,即人们将利用 约束条件下他们所能采用的成本最低的办法来获取由管制 置于公共领域的价值。
二、产权的作用
1、产权的概念 产权,即财产权利。 ① 产权是一组权利,或者说完备的产权总是以复数形式出
现。 ② 产权具有排他性和可让渡性。 ③ 产权的核心概念是所有权。 ④ 产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⑤ 产权具有可分性。
2、产权的作用
解决“公地悲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清晰地界定产权。 产权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在于将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外部 性问题内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