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财经大学新制度经济学试卷一

江西财经大学新制度经济学试卷一

试卷2: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资产专用性2.公地悲剧 3.三方治理 4.剩余控制权 5.制度供给过剩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下不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是()A.利他主义行为假设 B.完全理性假设C.机会主义行为假设 D.讲诚信假设2.企业给产品做广告可以使消费者减少下面哪一种交易费用()A.讨价还价和决策费用B.搜寻和信息费用C.防止第三方侵权费用D.监督费用和合约义务履行费用3.根据科斯第三定理,当一个企业的烟尘或有害废水损害了周围居民时,解决这种外部性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政府管制或干预B.将其合并到一个企业中C.不管不问D.界定产权让当事人自己交易解决4.依据安德森和黑尔(1975)的产权起源模型,当一种资产价值上升或外界侵权的可能性增加的时候,会使()A.边际成本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B.边际收益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C.边际收益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D.边际成本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5.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理论,对于偶然进行的混合资产的交易,与之最匹配的治理结构是()A.市场治理 B.三方治理C.双方治理 D.统一治理6.以下企业形式中,不存在由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的是()A.合伙制企业 B.不公开招股公司C.国有企业 D.公开招股公司7.以下不属于影响制度安排效率的因素的是()A.制度的“普适性”B.制度的实施程度C.制度真空D.相关制度安排实现其功能的完善程度8.以下不属于影响制度变迁的需求的因素的是()A.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得 B.技术进步C.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 D.偏好的变化9.我国各地的开发区竞争激烈,每个开发区都想更多地招商引资,因而出台各不相同的优惠措施,由此构成的制度市场是()A.完全竞争的制度市场B.寡头垄断的制度市场C.垄断竞争的制度市场D.完全垄断的制度市场10.根据布罗姆利的观点,一些制鞋者组织起来进行游说疏通以对便宜的外国鞋实行进口限制。

限制便宜进口货的集体行动如果成功的话,这种制度变迁被称为()A.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 B.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C.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变迁 D.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三、辨析题(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

每题4分,共12分)1.斯密看到了人的利己心,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地利用人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因而是完全正确的。

2.政府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的唯一作用就是界定产权,因为,有了产权的初始界定,当事人可通过产权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

3.在计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赶速度的动机,由此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相比之下,计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强烈的偷懒动机,必须对工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和指导。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假设有何修正和扩展?2.什么是科斯定理?其应用价值何在?3.为什么产权界定只能相对清晰?什么是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4.在威廉姆斯看来,交易应该如何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才能做到交易费用最小化?5.阿尔钦和德姆赛茨是怎样用团队生产理论解释企业产权结构的重要性的?五、案例分析题(前两题每题9分,第3题15分,共33分)1.我国的古币收藏鉴赏领域的资深专家陈林林讲述过这样一段收藏经历:“有一天接到一个来自郑州的电话,说发现一个金枕头你们收不收”;“以我多年的经验就判断它一定是个金锭,因为它长的和金锭比较相似,所以人们就叫它金枕头,我就马上问他,我说这个金枕头有没有刻字,他说有。

更证明了我的判断。

”陈林林隐瞒住自己的这一判断,只告诉对方将东西送过来再说。

这是一枚明朝的金锭,上面刻着“永乐十七年四月西洋等处买到九成色金壹锭五十两重”。

这些文字让陈林林感觉到这是一枚很有历史意义的国宝级金锭。

“就问他,你这个枕头什么价?对方说现在黄金要是卖到银行里面能卖到70块钱一克,这是个古代枕头你咋着也得给我加一点。

”一听到对方要将这枚国宝级文物以与普通黄金类似的价格按斤两出售,陈林林内心的兴奋一时无法自制。

“当时听了以后就想赶快要出去冷静一下,我说你先坐,我给你倒一杯水,然后出去冷静一下,要不然的话,如果让别人看出来你内心的变化的话,这一件事情可能会瞎。

”“然后说你这枕头是不是贵了,但你这要真卖给别人还没有多少人能掏的起这个价钱。

”在讨价还价的同时,陈林林抓紧时间让人准备现金,以17万的价格买下了这枚金锭。

问题:(1)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究竟是什么?(2)影响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的因素有哪些?2.在17-18世纪,英国的许多犯人被送到澳大利亚流放服刑,私营船主接受政府的委托承担运送犯人。

刚开始,英国政府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给船主付费。

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克扣犯人的食物,甚至把犯人活活扔下海,运输途中犯人的死亡率最高时达到94%。

后来英国政府改变了付款的规则,按活着到达澳大利亚下船的犯人数量付费。

结果是船主们想尽办法让更多的犯人活着到达口的地,犯人的死亡率最低降到1%。

问题:(1)英国政府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给船主付费的制度安排,导致运输途中犯人的死亡率很高,体现了什么经济学原理?(2)按活着到达澳大利亚下船的犯人数量付费的制度安排为什么可以降低犯人的死亡率?(3)该案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4)该案例还说明,有效的制度设计应该注意什么原则?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

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2.公地悲剧:公地灾难出现于共同拥有的资源由众多人使用的情境之中。

其中,每一个人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公共资源时都能获益,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如此行事,就会出现资源遭破坏的灾难性局面。

3.三方治理是依据交易双方所签订的契约,借助第三方(通常指仲裁机构)潜在的管理作用来维护交易的进行,保证契约的执行,这是由交易双方和受邀仲裁人共同组成的一种治理结构。

4.剩余控制权:剩余控制权是相对于契约条款明确规定的特定控制权而言的,是契约条款遗漏或未加规定的权利。

5.制度供给过剩:制度供给过剩是指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者是故意供给或维持一些过时的、低效的制度。

制度供给过剩显然也有短期和长期之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B B AC B A C C C D三、辨析题(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

每题4分,共12分)1.答:错。

人还有机会主义的一面,这一点斯密没有看到。

如果人人都是机会主义者,市场机制不一定能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

2.答:错。

在交易费用较大时,产权交易也解决不了外部性,这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征税和给予补贴的强制性措施解决外部性问题。

3.答:错。

在计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赶速度的动机,由此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相比之下,计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强烈的偷懒动机,必须对工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和指导。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答: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修正与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经济人假设的拓展——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

(2)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

(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

2.答:科斯定理是由三个定理构成的一个定理组。

“没有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

但是,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指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

”这是科斯第一定理。

“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这就是科斯第二定理。

科斯第三定理的表述,即: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制度安排的生产本身是有成本的。

至于选择何种制度安排取决于制度生产的成本与由此带来的收益的比较,其中,净收益最大的制度安排就是最佳的选择。

最佳的制度选择自然也意味着最大的经济效率。

科斯定理的应用价值:首先,科斯第二定理既揭示了产权界定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促进了人们对产权界定重要性的认识和对产权问题的深入研究,也为现实生活中的产权界定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效率原则,即:如果产权交易带来的净产值增长相同,政府(或法院)在选择把初始产权界定给外部性的当事人中的这一方或那一方时,应该把权利界定给能以较低交易费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方。

其次,科斯第二、三定理的提出为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措施和科学的决策原则。

3.答:为了使资产的产权完全,或者被完整地界定,资产的所有者和对它有潜在兴趣的其他个人必须对它有价值的各种特性有充分认识,这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是永远也做不到的,因此,产权不可能被完全地界定。

人们拥有一项资产,往往着眼的不是资产的所有属性,而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一个或者几个属性,当他们认为界定A属性对他是有利可图的,那么他们会尽力想去拥有资产的这个属性,因此,如果把资产的属性按照他们对主体的价值进行排队,那么产权界定就会有一个临界点。

在这个点上,界定一个属性给主体带来的净价值为零,而比这个价值更低的属性不会被界定。

也就是说,产权的界定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由于产权界定的相对性,一项资产的有价值属性总会存在未被界定的情形,因而,产权界定中就必然会存在“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是巴泽尔产权界定相对性理论的关键术语,可概括为未明确界定的处于模糊状态之产权的集合。

4.答:威廉姆森把根据频率划分的两种交易和根据资产专用性划分的三种交易进行组合,形成六种交易类型,即偶然进行的非专用性交易、重复进行的非专用性交易、偶然进行的混合性交易、重复进行的混合性交易、偶然进行的高度专用性交易和重复进行的高度专用性交易。

威廉姆森认为,对以上六种交易类型,每一种都需要配以相应的治理结构和契约形式。

他提出了如下反映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关系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非专用性交易,无论是偶然进行还是经常进行,都可以采用市场治理结构,与之相对应的契约形式是古典式合同。

对于偶然进行的混合性交易,应该采用三方治理结构,与之相对应的契约形式是新古典合同。

而对于重复进行的混合性交易和高度专用性交易,则应该采用双方治理结构和统一治理结构,与之相对应的契约形式是关系合同。

5.答:在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看来,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

团队生产一般都使用几种类型的资源、其产品不是每一参与合作的资源的分产出之和、团队生产的总产出要比每个队成员的分产出之和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