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技巧与流程-[1000字]管理类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技巧与流程第一部分毕业论文写作技巧1.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毕业论文依次由封面(1、2)、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可以没有)组成。
1.1论文摘要(abstract)论文摘要由中英文摘要正文及关键词构成。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一个好的摘要首先用一行解释为什么你的论文是重要的,然后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最后一句话解释你的研究的意义。
具体而言,应包含以下内容:(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2)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3)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4)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它是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因此,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也不要作自我评价,摘要的长度一般1-2段,约500字。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1)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2)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关键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信息和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
关键词的确定,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1.2正文论文正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
1.2.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研究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的必要性。
引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方向对头,研究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引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引言的字数在400-600字左右。
1.2.2 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
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
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市场分析、模型选择、量化分析等进行详细的论述.此部分为论文的核心,需要突出创新点和论文的中心研究方向。
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
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
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
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一般常见的划分方式有:(1)实验原材料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
(2)理论分析/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一般来说,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提出问题-论点;(2)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3)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1.2.3结论正文结束时,应写有结论。
论文的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结论是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过程而形成的总观点。
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2)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3)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总之,结论部分的写作要求是: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常象法律条文一样,按顺序1、2、3??列成条文,用语暂钉截铁,且只能作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文字上也不应夸大,对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注意留有余地。
结论字数以400~600字为宜。
1.3参考文献论文后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1)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2)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3)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
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
1.4附录以下内容可放在附录之内:(1) 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2) 方便他人阅读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3) 重复性数据和图表;(4) 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5) 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
当内容较多时可分为附录一、附录二,若每项内容量大,也可分章节。
当然,如无必要,这部分内容可省略。
2.毕业论文的写作构思2.2.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
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
论文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
因此,下笔写论文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
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millet)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
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
2.2.2构思论文布局,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又会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
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
有时,构思出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经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确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按照古人之“应机立断,须定一途”的精神,确定一种较好方案。
2.2.3要作读者分析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
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
就毕业论文而言,其读者对象为本专业读者,因此,构思要从满足专业需要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确定取舍材料与表达深度与广度,明确论文的重点。
如果一篇论文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几个论题,作者应分清主次,考虑如何由次要论题向主要论题的过渡,以能引起专业读者的兴趣。
2.2.4构思能力很难想象,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论文来。
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论文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在正式撰写学术论文之前,先拟制定作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是有效的办法之一。
据资料报导,世界上先拟制定作提纲,然后按提纲进行写作的科技人员,约占总数的95%。
写作提纲的作用,具体说,有以下几点:(1)写作提纲,类似一张建设蓝图,可以帮助作者自己勾划出全篇论文的框架或轮廓,体现自己经过对材料的消化与进行逻辑思维后形成的初步设想,可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如何表述一致,重点又放在哪里,哪里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解说。
按此计划写作,可使论文层次清晰,前后照应,内容连贯,表达严密。
(2)拟制写作提纲,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是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单元与相应的论点有机组织编成顺序号,工作量并不大,也容易办到。
当提纲写成后,再从总体上来。
这很象是转动万花筒,只要稍稍转动一个角度,便会出现新的图案。
提纲的调整也是如此。
应该说,高速提纲要比无提纲写好人文后再调整要轻松得多。
提纲中用以提示写作的句子,有时即可用来做论文段落的标题。
由此可见,通过写作提纲的拟制,可以确定论文的结构,使论文全篇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
(3)提纲的拟制,分为繁忙的作者与进行合作撰写的多作者。
前者,由于工作忙,时而中断写作过程,可藉提纲提示,帮助你在重新写作时立即恢复原来的思路;后者,可帮助合作撰稿人按照提纲进行分工与协调,避免由于各写各的所引起的重复与疏漏。
3.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3.3.1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开端。
能否选择恰当的题目,对于整篇论文写作是否顺利,关系极大。
好比走路,这开始的第十步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迈向何方,需要慎重考虑。
否则,就可能走许多弯路,费许多周折,甚至南辕北辙,难以到达目的地。
选题要遵循这样两条基本原则:(1)价值原则,即论文的选题要有价值。
论文价值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之分,选题时,要把应用价值摆在首位。
衡量一篇论文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之大小,应当首先看它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如何。
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题目,写出文章来最好能指导现实,为当前的现实服务。
(2)可行原则。
选题时要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主要是写作的时间、地点、环境;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的才能、学识和所掌握的材料等。
学生在选择论文题目时,必须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
即要选择那些客观上需要,主观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题目。
针对自学考试的特点,一般由指导老师提供若干候选题目,因此,学生应根据上述原则选定自己的论文题目。
3.3.2搜集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写文章不能没有材料。
论文如果缺少翔实的材料,就会像毛泽东同志曾经批评过的党八股那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像个瘪三,瘦得难看”。
写作的材料主要业源于以下两个渠道:第一,来自生活。
物流企业的生产实践是文章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学生应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与参加企业实践活动,从自己的“生活仓库”中摄取写作材料。
第二,来自书本,包括各种文献资料、报刊杂志、书籍、网站等。
材料靠自己去搜集。
如是文献资料,可按书刊名称和发行年月安排目录。
要着重搜集第一手材料,对第二手材料要查明出处、核对原著。
3.3.3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主题。
主题在文章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主题是其衡量的主要尺度。
立意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符合现实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文章是时代的产物、现实的反映,它的主题应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及发展方向。
因此,论文应牢牢把握时代脉膊,回答时代提出的最尖锐、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反映客观事物本质。
文章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映,但并不是像镜子那样机械地反照现实,而应当反映客观事物的某种本质,揭示其内部的规律性。
第三,要有独到的见解。
只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人受到启发,令人感奋,于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