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康主题班会教案

小康主题班会教案

体验家乡巨变,了解小康生活
滨海县第二中学卢伟
活动目标:
围绕“体验家乡巨变,了解小康生活”这一主题,敞开心扉,大胆倾诉自己心里话,写出小康是什么,引导学生形成共建小康的良好氛围。

活动重点:
1.通过书信体的方式感受“小康”,要求说得清楚、连贯、完整。

2. 了解江苏省制定的县级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活动过程:
一、课前播放《小康之歌》
二、揭示主题
1.出示问题:
(1)什么是小康?什么是全面小康?
(2)江苏省制定的县级全面小康社会标准主要有哪些?
(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哪些?
(4)自产自用的粮食、蔬菜和鸡鱼肉蛋为什么要算入农民纯收入?
2.同学们,小康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我们的家乡这几年有什么变化?和你的父母、
爷爷奶奶聊天时,通过对比过去的事,感受我们滨海的生产发展。

3讨论:
(1)、全面小康是不是家家达小康?
(2)、滨海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已经达到小康?
三、敞开心扉
1.引导学生诉说自己家的变化。

2.引导学生憧憬家乡的美好现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为实现家乡的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

四、倾吐心声
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现状,你是喜欢这要的生活还是喜欢以前的生活?2.问卷调查
我们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请看老师的问卷调查表
(幻灯片出示问卷调查表)
1、我的家庭生活。

2、说说这几年家庭生活里你家最幸福的事。

3、和你远方的朋友聊天时你是否最想对他们说家乡的变化?
4、我对家乡的希望。

认真思考5分钟,想好答案,准备交流。

3、师生交流。

在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师生进行交流,老师请三至四位同学说说自己的认识。

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进行习作指导,使其他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五、习作。

1.对家乡的热爱,我们每个同学都感到有许多话要说,现在我们就把它们淋漓尽致地写下来。

当然,当你的文章写出来后,也可以作为与家长、与朋友沟通的一座桥梁,说不定你会惊喜的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可以更美的。

2.怎么写呢?可以按调查表的顺序来安排文章,当然我也欣赏你们有自己不同的开头方式。

(举刚才学生中例子)动动脑筋,拿起你的笔,尽情对自己的朋友、亲人倾诉吧!
3.学生习作。

四、师生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