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复习纲要名词解释一、什么是美术?(广义、狭义)P1答:它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
二、什么是造型艺术?P3答:就美术创造的形象化手段来说,造型性是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
所以又称为“造型艺术”。
三、什么是三维空间?P3答:美术又称空间艺术。
西方的美术传统,基本上按物理学的观念,把长度、高度、和深度称作“三维空间”。
四、什么是工艺美术?P4答:又称实用美术,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相结合,在工艺美术中,有形体、纹样等设计。
五、如何理解纯美术?P4答:所谓纯美术是指纯粹精神性、欣赏性的绘画、雕刻、音乐等,有时也包括诗歌。
蔡元培曾把它称为文艺美术,指明其中凝结着社会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以区别于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相结合的工艺美术。
六、什么是“具象美术”和“抽象美术”?(简答、名词解释)P5答:具象泛指表现具体的物象。
古今中外的写实主义的美术,都依靠具体可视的形态,通过事物的现象和外部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它基于具象观念上,主要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对生活中的创作素材进行提炼、概括、集中、夸张等手段,达到典型化审美目的。
“抽象”这个词,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其一,艺术家运用提炼、概括等手段,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创造艺术形象。
其二,认为抽象和具象是两个相反的意象,抽象是纯意识、纯形式的东西,但是也不绝对排斥与具象相融合,形成形式夸张的、在抽象中隐现出具象性的或者半抽象的美术。
七、什么是克莱夫。
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说?(名词解释)P39答: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
这些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八、什么是情感符号说?P42答:卡西尔作为符号论的创始人提出了这样一些有关艺术的见解:“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艺术确实是符号体系”,“艺术的真正主体应当从感性经验本身的某些基本结构要素中去寻找,在线条、布局,在建筑的、音乐的形式中去寻找”。
九、什么是异质同构说?P44答:格式塔心里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十、何谓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名词解释)P78答:所谓美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所谓认识,按照一般浅显的说法,就是一种意识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精神的作用。
十一、马克思提出的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名词解释)P82答:理论的(哲学的、科学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
十二、什么是“再现”?(名词解释)P94答:所谓“再现”,是指美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或逼真,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摹仿现实。
十三、什么是艺术典型?(名词解释)P100答:在美术中,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
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十四、什么是人化的自然?(名词解释)P115答:所谓“人化的自然”,即是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使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简答题一、美术的发生与发展?(了解)P11答:1、美术或艺术起源于制作劳动工具和使用产品,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事物,同时发展了审美意识。
美的构想欲望随着人脑的日益发达逐渐进入自觉的境地。
早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已经可以看到原始人的审美需求,他们已经能够制作美的装饰品。
装饰自己有宗教的或求偶的目的,这和美术也有关系。
从大量的,美术遗迹,如约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洞壁画,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岩画来看,最普遍的图画内容是狩猎和劳动的场面。
2、人类的祖先不但画狩猎题材,也不只是画壁画,他们同时还做粘土的小雕塑,表现裸体的人。
在欧洲旧石器时代奥瑞纳文化中发现的女裸体塑像,还被考古学家称为原始的“维纳斯”女神。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中,有两件陶塑小雕像,被定为“孕妇像”。
它的造型近似上述欧洲的原始“维纳斯”。
3、简要地说,原始民族社会的美术,多数反映社会全体人员的意志和愿望,原始性和全民性是主要特征,实用性十分明显。
到了奴隶制社会,由于阶级的分化和社会的分工作为精神创造的美术品,逐渐趋向完善和精美,并能更深刻地表达人的思想情感。
工艺美术、建筑、绘画、雕刻等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各有偏重,各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非常突出的如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其设计和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4、人类社会向高级、更高级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便日益丰富多样起来。
审美能力的培育和增长,又日渐扩大了审美对象的范围,因此美术品类和题材内容也不断地拓开,艺术水平也与日俱增,审美观念也日趋复杂,发生着多方面的变迁演化。
5、在漫长的历史中,各个时期的先进生产和技术,往往影响着美术的发展,冶铜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铜器在工艺上的成就。
6、封建社会阶级层次趋向复杂,社会分工也随着分成许多等级。
其中精神生产的分化,使美术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开始形成职业画家、雕刻家、工艺师等。
7、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上升时期的美术,曾站在反封建的前锋,形成现实主义的一代高潮,富有思想和艺术朝气,从许多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都可以看到变迁的轨迹。
8、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伦勃朗、委拉斯贵支、鲁本斯等油画大师。
各个国家的各个美术派别,交相辉映,随后又此起彼落,参差交叉。
9、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时期,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和困扰,美术上各种流派分呈,形成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的局面。
10、中国近100年来因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位,近、现代美术直到“五.四”运动前后才有明显的改革。
11、中国社会主义时代的美术,有条件遵循毛泽东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等反复的辩证运动,达到全面繁荣。
二、历史上关于美术本质论的各种解释?(简答)P25答:主要从以下三种角度进行解释:1、从美术家或创作主体的角度解释美术:a、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b、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c、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d、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e、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2、从美术家与现实的关系或主客体的关系解释美术:a、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b、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c、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3、从美术主体——形式角度解释美术a、“有意味的形式”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b、媒介说:艺术是媒介。
c、情感符号说:艺术是一种符号的形式。
d、异质同构说:用单纯的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去解释“人”和“艺术”三、如何理解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P25答:1、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
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并且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2、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
克罗齐在哲学上强调精神是唯一的实在,认为历史只是精神发展的过程,直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否认人能凭借感觉、理性和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
3、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是一种能够借助艺术创作使被压抑的性本能欲望表现出来并转移到作品中去的人,而艺术创作则是艺术家的原始性本能欲望转化到一种新的方向上去的升华过程。
4、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
游戏说看到了自由的精神创造是艺术的本质之一,看到了艺术中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看到了艺术给人的精神愉悦。
四、如何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P31答:1、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柏拉图认为,现实是美术的直接根源,“理念”(或称“理式”、“真理”)是美术的最终根源;只有“理念”才是最高的真实;一切现实事物都是摹仿“理念”的,而美术又是摹仿现实事物的,因此美术离“理念”隔着三层,是“理念”的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2、摹仿说:认为美术师是现实的摹仿。
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流行一种“摹仿说”或“再现说”,认为美术在本质上是对现实的摹仿,实际上也就是承认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映。
五、如何理解从美术主体——形式解释美术?P38答:1、“有意味的形式”说。
克莱夫。
贝尔所谓的“意味”就是指那种能够“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的、能够“审美地感人”的东西。
2、媒介说。
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
格林伯格认为现代艺术的本质依赖于它所传达的媒介手段的“客观实在的本质”的能力,媒介手段方法的经久不变正好含有艺术的自我证明,艺术批评则必须通过分析媒介被获得的方法来表达艺术的本质,从而阐明艺术自身。
3、情感符号说。
卡西尔作为符号论的创始人提出了这样一些有关艺术的见解:“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艺术确实是符号体系”,“艺术的真正主体应当从感性经验本身的某些结构要素中去寻找,在线条、布局,在建筑的、音乐的形式中去寻找”。
4、异质同构说。
格式塔心里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六、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简答)P49答:美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
(一)、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美术首先不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而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不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属于上层建筑,是竖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庞大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性。
1、首先,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美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上,是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美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