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政》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民政管理专业的重要任务是进行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街道、乡镇、社区和广大家庭。
因此,《现代家政》是民政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
它对于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强化家庭成员素质,提高人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感情伦理生活水平,建立千千万万个和谐家庭有无可取代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本课程自2007年开发成国家精品课以来,深受基层政府、社区、家政培训、教育、管理部门欢迎,也深得广大社会成员和社会人士的好评和青睐。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家政管理、家庭教育、营养饮食、社区服务、服装织物、家庭理财、生涯指导、老人护养、婚姻调适、消费策划等专业技能为重点。
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在基层政府社会管理部门、城乡社区、各类家政服务公司、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管理决策、社区指导、产业开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家庭服务等专业工作,提高人们的家庭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现代家政管理与服务在民政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家政管理的特点,准确把握、分析现代家政在社会发展运行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与促进作用,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理念,从而运用现代家政理论、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深入分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家政理论、家政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城乡基层政府、街道、社区社会管理部门、现代家政指导中心、现代家政服务部门以及个体家庭管理服务等各个职业岗位职能及各项工作的实务流程及操作方法,领会职业道德在现代家政工作实务中的内涵和作用,掌握现代家政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致力于学生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的培养,具备社会生活研究、家庭生活研究、家政学科建立与完善等后续能力。
本课程专业人才培养面向一是面向街道、乡镇、社区社会管理实务工作者、二是面向城镇社区服务中心、家政指导中心专业组织人员,三是直接服务与家庭的专业工作者。
主要职业能力方向是基层政府和社区社会管理部门家政规划发展的规划、决策、发展指导能力;城乡社区各类社区服务中心、家庭保障与服务企业实体的组织、管理、指导能力;个体家庭管理与服务的实务操作能力和服务能力。
家庭管理与服务的实务操作能力和服务能力在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2、课程的任务第一、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既是对一个社会中人总体生活水平的综合描述,同时它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十分重视家政教育,其家政学不仅研究个人与家庭生活的问题,还研究家庭问题所涉及的国家和国际方面的问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该课程的开设尤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该课程涉及营养烹饪、服装搭配与洗涤、母婴保健、老年护理、儿童教育、财产增值等科学知识和相关技能,虽然繁琐,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吃的是否营养、穿的是否得体、老人是否安康、小孩是否健康成长,收入是否能增加等,是衡量和促进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因此,培养大批掌握家政相关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千千万万家庭的需要。
第二、和谐社会生活环境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是社会的细胞。
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首先必须从家庭开始,只有众多家庭的稳定、幸福、安康,才有可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才能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紧密相关。
如老年护理、母婴保健、儿童教育等工作,不仅可以消除家庭的后顾之忧,同时有利于缓解和消除家庭、社区的矛盾,有利于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的创建。
有利于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
又如该课程涉及人际关系的调整、婚姻与家庭关系的调适,涉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等,这一切无疑对消除和缓解邻里、家庭内部的矛盾,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丰富专业教学内容民政管理专业内容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有许多课程切实符合社会的需要,如殡葬管理、老年康复、社区建设、社会救助等都已建设为国家精品课程,并且经过实践的检验,深受社会的欢迎。
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课程的开设切实符合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
现代家政课程的开设,可以进一步满足民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需求,丰富了民政专业的内涵。
不仅可以完善民政管理社区管理重点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对该专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技术、师资建设、培养方案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也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提高自身品位素质学生接受专业培养教育的同时也是提高自身品位素质的一个过程。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构建家庭。
现代家政通过家政课程的教学,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有机整合,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加强课程学生生活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为学生走向家庭,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和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婚姻家庭的现代演变以及各种不同的爱情观、家庭观、婚姻观等观念和思维相互碰撞的今天,更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现代家政》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街道、乡镇、社区社会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家庭培养社会管理、家政教育培训、家政管理与服务类人才,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爱心助人”精神和现代家政实际操作能力。
因而要求工作者不仅具有基层社会管理部门组织、指挥、协调、决策、指导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具备家政管理实物全方位的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和职业素养。
应基层社会对家政类人才的需求,我们的课程设计理念是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专业价值、强实务能力”的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确定“以工作过程为能力主线,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为课程视野”的课程设计思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这一理念,我们的设计思路是:(1)以“爱心助人”为理念,注重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的培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支柱,是人生永久的港湾。
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中国梦”的实现首先在于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
但是,自古以来,尽管人们都十分重视家庭建设,但大都停留在传统的代际教育的基础上,缺乏从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的高度为国民提供科学、专业的家政服务。
同时,尽管家政管理与服务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社会职业教育内容,但在我们国家和社会仍然没有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观仍然约束人们的思想,职业的优劣、地位的高低仍然在左右人们的就业意识,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思想素质是现代家政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家政课程内容的精髓,因而,我们的课程设计将“爱心助人”的理念,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的培养贯穿整个家政教育的始终。
(2)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使现代家政教育内容职业化家政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工作内容繁琐,涉及面十分广,技术要求全面,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如家庭理财、家庭膳食、家庭服饰、家庭保健、家庭婚姻调适、家庭法律关系、家庭教育等,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家庭养老功能的衰减;社会竞争度的加强,家庭子女教育功能的弱化;以及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家庭婚姻调适工作的增加等都成为了基层社会、基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重要的负担。
因此,社会的发展不但需要一支庞大的家政工作者队伍,而且要求家政工作者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家政管理与服务的技能和技巧。
因此,本课程的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重点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街道、乡镇、社区家政建设规划、决策能力,包括城乡社区家政管理与服务的组织决策、规划与实施;二是进行专业教育与辅导的能力,包括社区居民的教育辅导和家政从业人员的教育与辅导;三是家政管理服务内容与项目的实物操作能力。
根据上述能力的需要,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家政教育的内容趋于职业化。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现代家政教育务实化家政管理与服务是繁琐而又实在的工作,十分重视操作技能技巧,为了使现代家政教育内容更为切合实际,我们的课程设计思路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争取做到教学过程与职业的工作过程相吻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训练为主,教学过程不再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重点讲究工作过程、实践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和组合,分模块完成项目,使课程体现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使教学内容更为实用。
(4)以岗位分析为依据,使现代家政教育内容模块化从现阶段和社会发展方向看,现代家政管理与服务人才就业岗位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街道、乡镇相关管理部门,对本地区家政建设的开展、规划、决策、组织指挥专业人才,二是社区从事居民以及从业人员咨询、教育、培训、辅导工作的专门人才,三是直接从事家政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才。
根据需要,我们的设计思路是:按照行业对岗位的具体要求设计人才能力培养层次,依据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岗位职责与要求设置课程教学模块。
在内容安排上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理论说教,注重社会工作理念价值的培育、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实践服务活动,注重“实务能力、职业理念、后续发展”三项基本素质的培养。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总目标1、使学生充分认识现代家政管理与服务在民政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家政管理的特点,准确把握、分析现代家政在社会发展运行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与促进作用,运用现代家政理论、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深入分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学生在掌握家政理论、家政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城乡基层政府、街道、社区社会管理部门、现代家政指导中心、现代家政服务部门以及个体家庭管理服务等各个职业岗位职能及各项工作的实务流程及操作方法,领会职业道德在现代家政工作实务中的内涵和作用,掌握现代家政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致力于学生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的培养,具备社会生活研究、家庭生活研究、家政学科建立与完善等后续能力。
(二)分类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现代家政概念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地位和作用。
(2)了解现代家政的产生发展过程、理论和实践以及发展和变化趋势。
(3)了解现代家政学在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地的家政课程的设置;(4)了解掌握现代家庭的含义、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以及现代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5)掌握现代家庭理财的概念、特点、原则、方法以及现代家庭理财的策略;(6)理解现代家庭爱情婚姻的关系、家庭危机的处理;(7)了解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种类以及各自的生理功能;(8)了解当今世界存在的几种膳食结构模式,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9)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掌握确保健康的饮食原则,学会一些常用食品的选购方法;(10)了解现代家庭服饰的原则与搭配艺术;(11)掌握现代家庭服饰的洗烫与收藏方法;(12)掌握健康的概念、标准、功能以及亚健康的概念与表现;(13)了解现代家庭保健的原则、方法;(14)了解现代礼仪的发展、功能、特点;(15)掌握现代家庭礼仪的特点、功能以及主要内容;(16)掌握现代家庭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处理的原则与方法;(17)掌握家庭婚姻法律的主要内容以及功能;(18)了解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的概念意义特点,掌握如何解决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19)了解现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能科学地运用这些基本原则和掌握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方法;(20)掌握现代家庭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内容及要求;2、过程与方法第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行“ISAS”教学法、“服务学习”教学法,培养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认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