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港的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香港的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数据,以此为依据,经营者才能确定经营的目标及其辅助措施的必要程度。

还可以证明森林存在的价值,驳斥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要将森林清除,将林地移为它用的错误见解,使森林在土地规划利用中的地位更为显著。

过去,森林经营者没有认识到社会经济研究是推广林业实用技术的工具,也没有认识到它对可持续林业经营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要使林业部门对整个乡村发展都有所贡献,必须重视社会经济研究。

9 结论
对于热带国家来说,提高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科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工作是很重要的,要改变这些国家林业科技队伍一直在逐渐减少的现状,以保证不断提高科技队伍的水平,不能用素质较差的研究团体来开展研究工作,一个水平低的研究团体只能使资源越来越少。

富国能够雇佣大批科学家和科研团体,穷国没有能力这样做,只有想办法解决本国的科技队伍高水平的稳定和有效的法律保障两大难题。

才能面对可持续林业经营中更棘手的各种难题了。

可持续林业经营的研究工作才能真正的付诸实施。

(张大华 章 贝编译自R eadings in su stainab le fo rest m anagem en t-122)
香港的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香港的自然保护区制度是由英政府制定的。

在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前,不妨简单介绍一下在这个地区内建立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情况。

香港现有人口600万,被指定为国家公园的有21处,其面积为4万多hm2,占全港陆地面积的40%,此外还有14处特别地区及50处特别学术区,除大埔窖等3处外,其余特别地区均在国家公园内。

特别保护区有以下几种类型:1973年为学术研究设立的特别学术区;根据1976年颁布的野生生物保护条例设定的限制区;根据1937 1974年森林及农村条例设置的造林保护区等。

管理保护区的是农业水产部国家公园局,现在的国家公园条例不包括海域保全,但以保护海域为目的的延长海岸线保护区的法律也有提案,有3处海洋保护区被提名为候补特别学术区。

21个国家公园的面积从270~5640hm2不等,景观有丘陵地、森林、海岸线及海岸岛屿等。

国家公园的利用及开发计划由国家公园局制定,这些计划是以自然保护、宣传教育、野外游憩设施及观光为目的而制定的。

为避免非法占用公园土地,将其分为保护区和游憩区两个类型。

游憩区又分为旷野区、自然区、分散区和利用区4个区域。

利用区建有设施,供游人使用、游玩。

分散区在游客步行道等线状地区也设置了游憩设施,但通常是用来连接各个区域。

自然区和旷野区内严格控制游人观光,设施也很少,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

21个国家公园分为6个管辖区,约有1000名工作人员负责行政管理、种植、垃圾收集、巡逻、游客服务、防火和游憩设施维护等。

火灾是公园管理上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在火灾多发的冬季,每天差不多有3~6起
97
WORLD FOR ESTR Y R ESEA RCH
火情报告。

1985~1986年,有5415hm2的面积受到火灾破坏,烧毁树木542万棵。

超过以往16年造林的484万棵,另一个是垃圾问题,收集游客丢弃的垃圾成为公园管理的一件大事。

1992年约收集垃圾3710t,公园当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公园内配置了垃圾箱等,对在规定场所以外使用明火者、破坏园内设施者以及随地丢弃垃圾者科以罚金。

香港的自然景观很多,有高地、平原农耕地、复杂的海岸线、森林、山岳、草原以及湿地等等,生息着多种野生生物,有400种以上的鸟类、200种蝶类、20种两栖类、80种爬虫类,2600种维管束植物。

大埔窖特别区是香港第一大森林地带,为研究植物、鸟类、昆虫等而被指定为自然保护区。

蕉坑特别区以收藏果树类、岩石、矿石、竹类等而闻名。

城门植物园收藏有340种以上的植物。

50个特别学术区具有地理学、地文学特征以及学术价值极高的动、植物。

这些学术特别区包括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的米埔湿地,据查有近250种鸟类。

米埔的河口一带有香港最大的红树林,红树林周围和落潮后露出的沙滩成为候鸟迁徙地而闻名。

米埔不仅是鸟类的世界,还有大量的昆虫和其他动物以及丰富的植物资源。

据查,有昆虫4000多种,海洋无脊椎动物90多种及部分哺乳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

植物约有130多种,分布最广的是红树林和芦苇,约占植物分布面积的90%。

出于生态学的价值考虑,1995年米埔作为国际重要湿地被列入拉姆萨尔国际公约。

自然保护教育是国家公园计划的重要一环。

为了让人们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公园当局在国家公园内进行了各种自然环境教育计划,如研究基地、公共造林活动、清洁与绿化计划、自然观察会等,每年都有许多市民和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

目前,香港有关国家公园条例以及保护野生生物、自然保护的法律有以下几个:
(1)野生生物保护条例
保护条例规定,禁止狩猎、贩卖和出口被列入条例中的各种野生生物,禁止接近野生生物栖息地。

(2)森林及农村条例
规定,保护公有地内的森林,保护人工林和天然林免遭火灾和其他灾祸,严禁采伐、盗伐、破坏及占有珍贵品种和受保护植物。

(3)濒临灭绝动、植物保护条例
自条例公布之日起,同时取缔《华盛顿条约》清单中的有关濒临灭绝野生生物物种的各种交易活动。

(4)城市规划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特别学术区、绿化地带和海岸线保护区的使用范围。

在这些区域内的开发将受到限制。

(5)考古学及历史遗迹保存条例
指历史建筑物、历史遗迹、有考古学价值或有古生物价值的。

(6)水道保护条例
保护供水池,避免水质污染、开发及其它不恰当的利用。

香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随着经济开发区的扩展,港内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据1987~1988年的统计,公园游客达880万。

据悉,港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计划建立海上公园和海域保护区。

(李 星编译自《国立公园》,1995, N o.532)
08WORLD FOR ESTR Y R ESEA RCH。

相关主题